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中國漆器丨犀皮漆的製作工藝,看完想轉行

中國漆器丨犀皮漆的製作工藝,看完想轉行




安徽黃山,一個鍾靈毓秀的地方

這裡有著古樸的徽州建築


也有隱藏在白牆黑瓦里的工藝大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甘而可


和他的犀皮漆工作室就坐落於此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享有漆器文化的國家


數千年來


漆器從日用之器到無用之美

一直承載著中華文明中的雍容華貴




犀皮漆不描、不刻、不畫


將變幻莫測的紋理藏於大漆之中


有著獨特的肌理之美








自南宋時期就作為貢品為皇家所御用


平常人家連見到都很難


各代工匠更是將犀皮漆複雜的製作工藝


視為不傳秘法




甘而可 沒有師承於誰


全靠著自己一股子的執拗


一切從頭學習


一個人踩著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

找回了犀皮漆製作工藝


他說







做一件漆器,完完整整的步驟


需要至少耗費一年的功夫


從畫稿的那一刻開始


就要做到零誤差







老楠木或者老銀杏樹的木頭

是做木胎的好料子


甘而可打從年輕時期就是個很好的木匠


做起木模來自然得心應手







調漆包上夏布之後


刷上生漆和古瓦灰製成的漆灰


聽起來多容易


殊不知生漆過敏有多麼難熬


癢到無法入睡也只能咬牙堅持







層層裱布,層層批灰


陰乾重複


重複再陰乾


幾個月的等待,幾個月的重複


一點兒不能著急




之後便是關鍵的打捻


絲瓜絡粘上硃紅色的漆


輕起慢捻,隨著呼吸慢慢點綴


犀皮漆的「犀皮」成敗與此







等埝完全乾透


才可以刷上不同顏色的色漆


反覆塗刷15次,漆層也只有1毫米厚


陰乾再塗


反覆塗40遍







在看客都已經失去耐心了的時候


甘而可還是慢條斯理


像個讀書人一樣


慢慢為胎器貼上薄薄的金箔


滿屋子的金粉瀰漫


預示著犀皮漆器即將涅槃重生







終於


決定犀皮漆器成敗與否的打磨工序


還是來了







四層漆加起來也只勉強夠一張紙的厚度


力度過大一切前功盡棄


力度過柔漆器的紋理顯露不出來平凡無奇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甘而可的淡定自若


14年練就的力度掌控


在沖水的那一刻讓我們見證奇蹟








最後的拋光,

就是休閑的玩鬧


甘而可用自己布滿滄桑的手


來來回回摩挲


他說




唯有手掌的肌膚與經驗


能感應漆面推光的溫度與頻率


方能形成細膩、晶瑩的表面質感











「你今天做不了最好,沒關係的,還有明天;明天做不了最好,也沒有關係,還有後天,甚至是一輩子。

只要你堅持做下去,最有一天,會成為最好的。

一生做一件事情,應該可以做好的




匠人之心,方成絕世之美。







如果最東西的文章,你讀完後有所收穫,記得右下角

點個贊

喲。



最話題討論




你家那邊有什麼特殊的工藝?




歡迎在文末評論區留言








?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數百件全球極致單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東西 的精彩文章:

女人如何為自己加分?【最東西8006】
如果靈魂看得見,它應該是一顆鑽石的模樣【8064】
累了就停下來歇歇,給自己打打氣,再和人生較較勁【最東西2063】
萬無一失,保價2000美刀的自行車鎖【最東西6018】

TAG:最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