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罷工運動的「副產品」——雜誌

罷工運動的「副產品」——雜誌

雜誌(Magazine)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定期或不定期連續出版的印刷讀物,它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眾多作者的作品彙集成冊出版,包含各種內容,是一種介於書籍和報紙之間的出版物,收入來源都是廣告和讀者的購買。雜誌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罷工的「副產品」。

雜誌(網路圖)

1663年,荷蘭國內陸續發生了小規模的罷工、罷課等活動,抗議統治當局沒有關注底層人民生活。當時,工會為了及時向工人們傳達罷工最新指示,私下印刷小冊子分發給工人,指示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可當時由於工會組織力量並不強,導致很多環節出了問題,工人並不能及時跟進了解事情進展。這時,報紙也鋪天蓋地報道罷工的事情,每天關注罷工的進展,工人們只能通過這一渠道來了解罷工鬥爭的進展,但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些報紙早已被利益集團操縱,不但沒有如實反映情況,而且全是關於罷工的負面新聞。

一天,一個片區負責人羅德斯遲遲沒有接到任務小冊子,感到非常著急,只能依靠報紙獲得一些信息,但無法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偽。一天,好不容易有聯絡通訊員將小冊子送來,交待了詳盡的下一步主要任務。羅德斯不敢耽擱,當天夜裡就召集所有工人開會布置下一階段任務。可就在這時,一位工人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羅德斯先生,請告訴我們,每天不上工就這樣耗著,有什麼結果呢?我們罷工前還能勉強吃飽飯,可罷工這麼長時間,生活都無依無靠了,你還讓我們堅持,這樣堅持下去有意義嗎?」這一突然發問,讓羅德斯毫無準備,他只是一個勁強調,這樣的罷工是為了爭取更大利益,肯定會成功,可工人越來越不愛聽,最後,大家乾脆甩袖而去。

雜誌(網路圖)

羅德斯十分著急,趕了一夜直接來到罷工總指揮部,如實向總指揮凱特反映這個問題,凱特高度重視羅德斯反映的情況,立即召集指揮部所有人開會,商討解決的辦法。一位名叫錢德勒的老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現在罷工已到關鍵時期,我們有必要在每次下達任務時,向大家講清我們的意圖,並希望達到一個什麼的效果,以及下一步發展目標等,都要和工人講清楚,否則,現在市面上的報紙已被利益集團操縱,很容易給工人們造成誤導。」凱特立即同意了這一建議,並指示這些評論性的內容就由錢德勒負責,印刷負責人在印刷計劃的同時,也要將這些評論排版印在小冊子上。

凱特又特意交待,這些評論性的內容,可以針對罷工總體情況,也可以針對階段性的任務,而且,要加大印刷量,爭取每五個工人就能得到一本,就這樣,部署任務的同時加評論的冊子開始在工人中間流傳開來。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極大地提高了工人的認識,增強了信心,加強了團結,這種新的出版形式就這樣誕生了。後來,這種小冊子又得到了發展,添加了工人的決心書、宣言以及揭露當局利益者剝削內幕等,小冊子也越來越厚,越印越多,越來越受歡迎,為罷工的勝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後來,凱特鑒於這種冊子刊登記載了各種內容,乾脆給這種冊子起名叫雜誌。

1665年1月,法國人薩羅在阿姆斯特丹得到了一本雜誌,不禁為它的內容及方式所吸引。當時,他正在搞研究,他就想,為什麼不出一本由所有學者撰寫文章的雜誌呢?於是,他著手收集優秀文章,並找到了印刷廠設計了樣式,並命名為《學者雜誌》。因為首次採用Journal一詞作為刊名,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科技雜誌。

《學者雜誌》(網路圖)

中國最早的雜誌為德國漢學家郭實臘1833年7月在廣州創辦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發行時間延續5年多,版式採用中國傳統書本樣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號紀年。

後來,雜誌傳到了歐洲各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封面、內容、運行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雜誌內容又加上了配圖,越做越精美,越來越實用,就這樣,雜誌漸漸向世界各地傳開,至今長盛不衰。

參考資料:《中國期刊發展史》 作者:宋應離 2006年11月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老是打不到蒼蠅?
為何你的牙齦血流不止?
又開始嗓子疼了?我們這裡準備了一份指南
召信臣:「長藤結瓜」造福南陽百姓——「父母官傳奇」系列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