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有那麼多知名童裝品牌,為什麼中國卻很少,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童裝品牌難做?

美國有那麼多知名童裝品牌,為什麼中國卻很少,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童裝品牌難做?

童裝的利潤相對很高,對設計和縫製的要求很一般,只對面料要求高一些,而且童裝的零售價不比成衣低。中國的童裝品牌其實很多,只是用心度不夠(比如特步頻頻上質檢黑榜,巴拉巴拉也有過產品不合格問題),加上流通渠道太分散,沒有形成合力,所以就沒有在消費者印象中造就像美國Carter s那樣國民性的品牌。加上當前消費需求越來越「快消化」,喜好特別分化,更難有普適性的全國品牌出現。

一、缺乏設計

中國的童裝設計師極度缺乏,品牌都沒有自己的特點,相互抄襲 模仿嚴重,無法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本土童裝品牌整體缺乏市場專業人才,對外包的投入也不足。

二、渠道選擇不對

很多本土童裝都在學洋品牌,進百貨公司,價格也接近,但是產品設計和品牌形象完全拼不過。對於市場的擴張速度達到了一個較為痴迷的地步。盲目的擴張市場所帶來的售後、服務、質量、產品的更新等等都帶來的不良的影響。其實不是沒有好產品,而是往往好產品在擴張的階段經不住對於市場份額的要求而敗下陣來。中國不是沒有好的童裝品牌,而是缺乏找准自己市場的童裝品牌。

三、消費觀念問題

國內很多父母對童裝的要求僅限於價格足夠低,因為孩子長得快,穿不了多久就要換,認為童裝是個消耗品。發達國家消費者則對童裝款式、面料安全性、舒適度更加敏感,這樣才有品牌童裝的生存空間。國內先富起來的消費者會有接近發達國家的消費觀念,但他們可能更加相信國外成熟的童裝品牌,這部分人要想買國內沒有的國際大牌也不是什麼問題,因此要想白手起家重塑一個童裝品牌很難,面對的是國際大牌的競爭。只有消費者的需求層次提高,消費觀念升級,才會帶動產業的發展。

四、價格與質量不成正比

每個童裝工業聚集地的房價都炒的離譜,用工荒導致工人工資飆升。這麼高的成本都轉接到了童裝的成本中,致使質量與價格不成正比。且這些成本還在上漲,導致價錢越來越高,但是質量越來越差,形成了惡性循環。對於廠商來說,為了應付國內各種各樣的稅費、物流、倉儲、宣傳等等帶來的壓力也就更需要降低成本。使得一批工廠死掉,又來一批,又死掉。沒有長久的企業,怎麼會有品牌?

五、產業鏈問題

美國的確很多很好的童裝,但是不是他們不想進中國,而是進不來。因為大部分童裝品牌如果沒有一個很大的集團在背後做支撐,根本無法存活。舉個例子,有一個舊金山的童裝品牌,在某年聽信忽悠進了中國,完全沒有產權保護能力的他們,不僅被搶注了商標,也被快速拷貝款式,導致半永久退出中國。反觀在中國做得好的美國童裝企業,Gap,Zara,HM都是成人裝已經為他們鋪平了道路,童裝作為副線可以踩著前人的經驗存活下來。

品牌童裝售價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

「外行人都以為童裝不過是成人裝的縮小版,只要用料好,再加上小朋友喜歡的卡通圖案就可以了。其實遠沒有這麼簡單。」其實,好的童裝品牌都會在設計時考慮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而這些無疑增加了童裝的製作成本。

設計方面

由於兒童的身材比例與成年人不一樣,所以對服裝的腰、頸、袖口等部位的設計要求較高。

面料方面

兒童活潑好動,因此童裝的面料必須具有結實耐磨、穿脫方便等特點。成人服裝則不用這麼麻煩,除了有特殊要求的工裝外,普通生活裝會更多考慮款式,其他方面不是重點。

安全性方面

我國針對童裝面料的色牢度、甲醛、PH值及纖維含量等指標均出台了強制標準。童裝企業須在生產前,將紡織面料的樣布送到國家指定檢測部門進行安全測試,合格後才可生產。成人服裝則在生產完成後,再做抽樣檢測。

工藝方面

與成人服裝相比,童裝的生產工藝更加複雜、流程較長,不少品牌的童裝為了體現童趣,在設計上採用繡花、貼花、印花、嵌線、鑲拼等工藝。然而,這樣的工藝非常耗時、耗工,是導致童裝製作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投稿&商務合作請至

童裝觀察

行業,觀點,資訊,趨勢,案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裝觀察 的精彩文章:

兒童時尚需要父母引導

TAG:童裝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