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想不到她是這樣的蕭紅

想不到她是這樣的蕭紅

想不到她是這樣的蕭紅

三個小時,快速讀完《呼蘭河傳》。

不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快?

也許,由於這幾年看的書多,熟能生巧了,一些不太感興趣的段落,幾乎都是用掃描式的;但是我不怕漏掉重要的部分,拿著一支筆,在每一秒,能夠打動我的句子,都划了出來。我最擅長將書本讀薄。

又或許是,我太急迫地想了解蕭紅,她的文字,她的思想,她的童年,她的家庭,所有的一切。我都希望在她的代表作中,得到線索。

在翻開《呼蘭河傳》之前,有人說,這是一部,充滿童趣、很有愛、溫馨浪漫的作品。我也以為就是這樣的,畢竟,這是蕭紅在回憶她夢裡的童年和家鄉,必定是帶著最好的幻想的。

可是,當我讀完《呼蘭河傳》,我腦子裡留下的,更多的是壓抑和痛苦。恐怕這樣才能與她的經歷,與那個時代,相匹配。

蕭紅的文字,有那個年代作家的印記。她對大眾是悲憫,同情的,同時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幽默中,深刻地披露人的劣根性。為此,她能得到魯迅先生的賞識在所難免。他們對民族的感情,對國家的熱愛,對大眾愚昧的憤怒,是一樣的。

這麼快讀完,合上書本,我留下的是什麼呢?

開篇,她介紹,哈爾濱的冬天有多冷。她用了一個很棒的詞,叫「凍裂了」。

地凍裂了,豆腐凍裂了,人的腳板凍裂了,雙手凍裂了,井凍裂了,好像天地間的萬物,都開了口子。她將乾燥、寒冷,表達的淋漓盡致,這樣的開場,有些驚艷。

她還描述過,街上的一個泥坑

如果是我,對於泥坑,絕對想不出或寫不出那麼多精彩的話,我要佩服她的想像力,以及觀察力。

她將泥坑與與呼蘭河城裡的每件大小事聯繫在一起。比如,大家吃便宜的瘟豬肉,為了不至於沒面子,會將瘟豬說成是在泥坑裡淹死的;小學校長的孩子掉進泥坑裡了,大家說是因為校長不相信龍王,龍王發怒,懲治他們家的孩子。

雖然,這些事兒無聊至極,可能八竿子大不到一塊,卻被她寫得有理有據,好像是實實在在的樣子。

關於生死,她的冷靜甚至就像冬天的哈爾濱。

她說,

「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就算了。

老了也沒有什麼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癱著。這有什麼辦法,誰老誰活該。

病,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呢?

死,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親死了兒子哭;兒子死了母親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來哭。

哭了一朝或是三日,就總得到城外去,挖一個坑把這人埋起來。埋了之後,那活著的仍舊得回家照舊地過日子。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

她的這一段描述,簡直是哲學家。很誠實又顯得太殘酷。可是,大部分時候,事實就是如此。又或許是在那個年月,她看到的、聽到的、經歷到的悲傷太多了,所以,多一點悲傷也不會更多。

這本書中,真正最殘忍的莫過於童養媳「團圓媳婦」之死。

團圓媳婦,從一開始就受到了眾人矚目。長得高一點不行,大方一點,活潑一點更加不行。

小小年紀被當童養媳,比家裡的阿貓阿狗都難。婆婆不順心,抓起來就打。阿貓阿狗卻不敢打,因為它們有地方逃,可是童養媳沒有。

生吃帶毛的活雞,在眾人圍觀下剝個精光,被扔到鼎沸的開水裡;一條腿被擰成麻花,用鞭子抽昏是家常便飯,不到半年,一個活潑潑的十二歲女孩,就被折磨死了。

在講這些的時候,蕭紅顯得過於冷靜,竟令人毛骨悚然。

像是看穿了社會的一切,卻無力改變,只能讓自己變得更麻木一些,精神才不至於崩潰吧。

我更加理解,她為什麼會逃離家鄉,逃離她那封建家庭。

她一再表示,她的家很大,房子很多,很安靜,卻又很荒涼。

在這個家裡,只有她的爺爺,給了她溫暖。

她跟在爺爺的後頭,小狗跟著她,兩人一狗,在那個生機勃勃的後花園,她有快樂的童年。

想不到她是這樣的蕭紅

(小蕭紅和爺爺的雕塑)

在後花園裡,「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這段話,是多麼快樂,後花園也是她的精神樂園吧。或許在她後來的很多坎坷中,後花園也是她的一個精神支柱。

原以為,她會將絕望寫到底,可是並沒有。這讓我想起,她在最窘迫的時候,別人問她為什麼不自殺,她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讓她死不瞑目的東西。

這個東西,或許就是希望,就是對未來的期待。

租住在他們家草房子里,以磨粉為生的貧民馮歪嘴,他的老婆難產死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個四五歲,一個嗷嗷待哺。大家都認為,這個家庭絕對沒有希望了。可是馮歪嘴卻出人意料的堅強。

蕭紅借著馮歪嘴,說出了她的想法。

在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們都用絕望的眼光來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經處在了怎樣的一種艱難的境地

他雖然也有悲哀,雖然也常常滿含著眼淚,但是他一看見他的兒子會拉著小驢飲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著眼淚的眼睛笑了起來。」

所以,別低估女性,堅強起來,她會比男人更堅強。蕭紅就是這樣的女性,看了她的文字,我更欽佩她的才華和勇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悅慧心理 的精彩文章:

取消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才是心理發展的春天?
這是一段關於心理學家華生故事的音頻
婚姻僅僅是女人的墳墓而已
心理教師的生存現狀,您會關心嗎?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