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二戰回憶錄奪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曾經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 回憶丘吉爾的崢嶸歲月
他曾經在雅爾塔會議上和前蘇聯領袖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坐在一起合影,也曾經在二戰期間以首相身份率領英國奪得二戰的勝利,其中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更是堪稱傳奇。戰後,他埋頭撰寫回憶錄,憑這部著作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就是溫斯頓·丘吉爾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圖片署名: 東方IC) "
丘吉爾1874年11月出生於英國牛津郡,父親曾擔任財政大臣,母親則出身於美國一個富豪家庭。作為貴族家庭的後裔,他年僅7歲時便被送到寄宿學校,1888年入讀哈羅公學,1893年成功考入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1894年12月畢業,次年即加入了女皇第四輕騎兵團。1896年,丘吉爾隨部隊一同被調往印度。(圖片署名: 東方IC) "
在印度期間,丘吉爾花了大量時間來閱讀歷史、哲學書籍,並數次參加採訪軍事行動,出版了一系列著作。1899年,他前往南非採訪第二次布爾戰爭,不幸被俘,但他在同年12月越獄成功,名聲大噪。1900年,丘吉爾成功當選為下議院議員,當選後未出席國會開幕大典,而是前往美國等地遊覽訪問,1901年回到倫敦,由此步上政治生涯。(圖片署名: 東方IC) "
成為下議院議員後,丘吉爾在政界大展拳腳,1911年被任命為第一海軍大臣。1914年7月,一戰爆發,英國海軍作戰不利,丘吉爾備受排擠,最終辭職出走,只保留下議院議員身份。1917年,他重返政壇,卻因種種原因而跌落在其政治生涯的最低谷。但是,他憑著自己出眾的政治智慧和深刻的遠見,意識到綏靖政策將對英國不利,甚至公開抨擊綏靖政策。(圖片署名: 東方IC) "
1939年,二戰爆發,納粹德國開始進攻波蘭。戰爭爆發數小時後,時任英國首相的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召見丘吉爾,並於幾天後任命他為第一海軍大臣。由於戰事進展不順利,張伯倫請丘吉爾擔任首相,並向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提出辭職。1940年5月,丘吉爾以首相身份組成了戰時內閣,發起了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先後發表了多次講話以振奮士氣。(圖片署名: 東方IC) "
同年8月,英德兩國空軍展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場大規模空戰,不列顛戰役打響。丘吉爾率領英國軍民以頑強意志抗擊德軍,直到英國奪得了不列顛戰役的勝利。之後,隨著戰事變化,丘吉爾不僅始終堅持對抗納粹,還積極開展外交,出席了包括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在內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商討戰後世界局勢。1945年,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丘吉爾向英國人民宣告,英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圖片署名: 東方IC) "
二戰結束後,戰時內閣解散,丘吉爾在同年7月的大選中落敗後,正式卸下了首相職務,開始撰寫二戰回憶錄。1951年,丘吉爾再度出任首相,兩年後憑二戰回憶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1954年,由於年事已高,丘吉爾辭去首相一職。1965年1月,他因病去世,享年90歲,英國為其舉行國葬儀式,超過100個國家的政要出席了葬禮。(圖片署名: 東方IC) "
圖為1956年丘吉爾和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合影,左四為丘吉爾。(圖片署名: 東方IC) "


※美國大蕭條時期四大「人民公敵」: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無惡不作,最終被FBI抓獲
※圖解美國大蕭條時期:始於噩夢級股災「黑色星期二」,直到二戰爆發時美國經濟仍未復甦
※圖解美國「伊朗門」事件:曾是和「水門事件」一樣轟動的政治醜聞,被稱為「真實的謊言」
※玩的就是心跳要的就是抓马!图解魔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紀念世界上的另一位「鐵娘子」:她將一生都獻給了以色列,曾為報復慕尼黑慘案主持制定暗殺計劃
TAG:掌上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