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質量管理:家庭 VS 企業

質量管理:家庭 VS 企業

管理者的作用便是在於制定經營的宗旨、設定可以衡量的目標並採取必須的行動來完成這些目標。雖然我們一般認為,管理乃是用於依法設立的公司或組織,不過在其他的地方也得管理。

舉例來說,管理家庭就是一種很困難的工作,所以很少人在這方面完全成功。那極少數確實達到他們期望成果的人,可以解釋為是偶然的成功,如果考慮到古往今來活過的億萬人,那我們就知道成功的人是多麼的稀少了。

管理家庭與管理企業

就管理而言,家庭面對著3項主要的障礙。

第一項障礙

家庭組織成員之被納入家庭,都沒有經過一般組織機構所用來甄選員工那套評估心理測驗,或者任何其他技巧測試。因此,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一個未知數。

第二項障礙

你跟家庭多多少少是粘在一起無法分開的,如果你的3歲小孩讓你感到很頭痛,你沒有辦法把他開除,或者把他從窗外丟出去。家庭管理者對於家庭成員的控制,有其感情和環境的基礎,而感情和環境卻都是一直在改變的。

第三項障礙

家庭的管理者以及家庭的本身,事實上對於管理家庭都沒有受過培訓。他們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衡量家庭生活的表現,除了依靠他們有限的經驗以外。家庭管理者被要求提供經濟、安全以及教育活動,而這些是過去沒有辦法通過經驗或學習而能學得的東西。一旦他們學到如何來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們又已經日落西山,被迫不得不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讓兒女們去管理自己的家庭。

家庭和企業的運作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兩者都是人性導向的,而兩者的進展中有某些層面是很難加以衡量的。家庭管理者對一切事情的衡量都是根據管理者個人的標準,因此,被許可的活動總是遠遠落後於潮流的。孩子們所喜愛的是一種音樂,而大人所喜歡的又是另外一種。

所謂衡量,變成為一種定義、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期望。每一代的成員應該得到什麼?作為家庭的成員之一,他們可以從家庭獲得什麼權利?他們應對家庭貢獻什麼?在家庭愈富足之後,這些要求都有了改變:老祖父可能覺得他有權利騎著耕田的馬帶著兩個小孫子去上學;孫女兒可能覺得每一個長到16歲的孩子都應該有他自己的車子;認為有權處理一切家庭事宜的媽媽,也可能覺得她應該受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不斷的讚賞。

所有的人都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觀念。有些人認為,社會應該為他們的物質和精神幸福提供某些東西;也有少數的人可能認為要達到這些目標,他需要完成什麼事情,或者他們應該給予他人什麼東西。

家庭在設定目標、衡量表現以及完成工作上有許多困難。所有的人類都是一樣,均面臨著溝通的困難,這種困難由於感情的牽扯而變得更加複雜。

質量管理以往一直被視為是一種主觀性的工作,難以加以定義和衡量。這是因為它一直都被簡化為成果導向的過程,而不是一種有計劃的過程。正如家庭管理者的老生常談所云,如果你不寵小孩子而用具有愛心的培訓來撫養他們,那麼他們長大就會成為有用的人;企業管理的老生常談也說,如果你心存善良,你便能生產出質量。

我無意嘲笑這些平凡的道理,因為它們並不完全是錯的。但你可以從經驗中得知,大多數的父母親都認為,他們在許可情況的範圍之內,給了孩子最好的撫育。我們常常自欺欺人,認為我們的後代如果真能聽我們的話,他們的將來會更好。然而沒有人知道什麼是能夠保證他們的兒女變好的方法,因此,父母親只能盡其所能,聽天由命。

今天,質量管理已經變得十分重要,而不能交給命運去決定。因為在稅負沉重、會計方法讓人摸不著頭腦、通貨膨脹像滾雪球一般以及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之下,質量很可能是我們控制利潤的最後機會。然而,質量如果要成為「同級事項中的首要事項」,管理層必須有一套衡量和控制的方法。你應當不會奇怪我已經發展出了一套這樣的系統吧!

明日預告:

第三章 質量管理成熟度方格——不能交給專業人員

權威評語

美國《秘書》雜誌

「克勞士比是全球最知名的工商界哲學家,是他推動了全球的質量運動。」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如有需要,聯繫我們

GIF/1K

動動手指,分享或點贊優秀文章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量與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質量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