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動不動就對孩子說狠話,只會適得其反

動不動就對孩子說狠話,只會適得其反

前天,小白和往常一樣坐公交車回家。公交車行駛到中途某個站點的時候,一位媽媽領著一個約莫四五歲年紀的孩子上了公交車。

由於公交車上已經沒有多餘的座位了。於是,一位年輕小夥子主動將座位讓了出來。那位媽媽表達謝意之後,就讓孩子坐了上去。孩子坐穩之後,那麼媽媽要求孩子跟小夥子道謝。小傢伙很聽話的跟小夥子道了聲「謝謝叔叔」。於是乎,周邊的人紛紛對這對母子的做法流露出讚許之意。

但是,這種好感並沒有持續下去。從小孩坐下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媽媽的聲音就沒中斷過。「你別踢著旁邊那阿姨.......」「能不能坐好了,不要亂動......」「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在這些話語中,重複率最高的一句應該就是「媽媽不要你了」。

聽到這句話,小白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小白這才想起來,小白的表姐也總愛跟她的孩子說這句話。

和這個小孩一樣,表姐的孩子也異常的調皮,好動。每次小傢伙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的時候,表姐就會威脅他說「你要是再繼續那樣,媽媽就不要你了。」

兩位媽媽的初衷都是希望通過這句話讓孩子停止不好的行為,對孩子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有趣的是,小白髮現,當這兩位媽媽在生氣之下說著這句狠話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將這句話當回事,該搗亂的還繼續搗亂,一點也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絲毫沒有被威脅的跡象。

不僅如此,小白髮現,這類動不動愛說狠話的媽媽除了說狠話對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之外,她們對孩子發出其他指令的時候,孩子也並不把她們的話語當回事,有時候甚至會和家長對著干。你說不讓他亂動,他不僅要亂動,而且還要比之前動的更厲害。也就是說,媽媽們的話語已經對孩子失去了約束力。

說到這裡,小白不由得想起來《狼來了》的故事。這些動不動就撂狠話的媽媽像極了故事中那放養的孩子。當媽媽第一次說出狠話的時候,孩子可能真的相信「如果他繼續頑皮的話,媽媽可能不會要他了」,也會因此有所收斂。但是,當媽媽動不動就拿出這些狠話來威脅他的時候,孩子就會對這句話產生免疫力。時間一久,他們就會發現,媽媽說這句話只是嚇嚇他們而已,並不會真的採取行動的。於是乎,媽媽就成了那說謊的放羊的娃,漸漸地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她們的話語自然起不到威懾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身邊那些不大訓斥孩子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卻格外的挺好懂事。當小傢伙們作出一些出格的行為的時候,往往只要家長們一個眼神,孩子就立馬會變得中規中矩。

所以說,想讓孩子聽話,家長們一味的說教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孩子的某些行為其實只是偶然做出的,如果家長直接忽視的話,孩子很少會再次重複那個動作。但是,如果家長過分的關注或者刻意的放大,那麼只會讓孩子對這個動作產生興趣,從而變得更加惡劣。

有些媽媽們要說了,孩子做錯事要是不說,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任由它發展下去的話,會對孩子很不利。其實,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說教而是父母的以身作則。父母只要做好了榜樣,那比多少大道理都來的有用。那些從來不訓斥孩子卻能將孩子教的很好的家長,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妙招,而是因為他們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例如,文章開頭說的那位家長。雖然她一直很想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她自己就沒有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她在不停的訓斥孩子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公交車裡的其他人。自己都沒有做到的事,怎麼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孩子是最喜歡跟樣學樣的。當孩子坐姿不老實的時候,家長若是在旁邊端端正正的坐著,孩子自然也會嘗試著糾正自己的坐姿;當孩子喧嘩吵鬧的時候,家長對此不作任何回應,只是安安靜靜的坐著,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鬧騰的興趣了.........孩子對那些不好的行為樂此不疲,是因為這些行為成功的引起了家長的注意力,如果家長對此直接忽視,孩子們也就會對這些行為失去興趣。

想讓孩子聽話,並不是說狠話就能辦到的。家長們只有以身作則,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樣,家長的話語才會對孩子產生約束,才能讓孩子們信服。孩子自然也會朝著好的方面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