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進蘭州城,每人賞一個好老婆」,這個軍閥的動員令帶勁不?
98
在戰爭題材電影中,有一類鏡頭通常都會出現,而且重點表現——統帥的戰前動員。其實,有的時候真實的動員比電影里的動員還帶勁兒。不相信?那麼來看看。
某軍閥準備攻打蘭州城,為激勵士氣,搞了一場戰前動員,其中一句話把士兵們忽悠得嗷嗷叫:「弟兄們!努力打進了蘭州城,每人賞給一個好老婆,再給你們一盞上等的大煙燈。」老實說,如果我在現場,也會嗷嗷叫,沒辦法,「人生在世,財色二字」。搞這次動員的只是西北的一個小軍閥,名字倒不錯——黃得貴。
現在的蘭州城
要說最著名最接地氣最煽動的動員,大概還得數二戰中的巴頓,今天看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20年後,你會慶幸自己參加了這次世界大戰。到那時,當你在壁爐邊,孫子坐在你的膝蓋上,問你:『爺爺,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幹什麼呢?』你不用尷尬地咳嗽一聲,把孫子移到另一個膝蓋上,吞吞吐吐地說:『啊……爺爺我當時在路易斯安娜州鏟糞。』與此相反,弟兄們,你可以直盯著他的眼睛,理直氣壯地說:『孫子,爺爺我當年在第三集團軍和那個狗娘養的喬治˙巴頓並肩作戰!』」
巴頓
巴頓是出了名的好戰分子,沒有仗打就渾身不舒服。小心了,因為美國現任國防部長馬蒂斯就是「當代巴頓」,總統特朗普曾解釋為什麼提名此人當國防部長:「很多人說他是最接近巴頓將軍的人,這就是我們需要的。」馬蒂斯長期在海軍陸戰隊履職,戰前動員上也很有一套。在著名的費盧傑巷戰前,由於美軍不能依靠精確制導的高科技優勢(武裝分子混在平民中),而只能打最原始的巷戰,信心不足,馬蒂斯於是這樣鼓舞自己的弟兄:
「要向世界證明沒有比海軍陸戰隊更好的朋友和更強的敵人」;「將軍們得到了太多關注,但傷員名單中沒有幾個是將軍,普通士兵們才值得關注。」
老外的動員牛,咱們的動員就不行?太行了,而且是優良傳統,從湯武開始就帶了一個好頭。為了消滅夏桀,湯武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動員,這就是著名的「湯誓」,《史記》里有全文記載:
「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台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舍我嗇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眾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
這段話有些生僻字,而且語言風格與今天區別很大,需要「翻譯」一下。這次動員主要有下面兩層意思:
第一層,利用「天」:不是我要滅夏桀,而是天要我去滅它。幹什麼都講究名正言順,而且古人迷信天,湯武用「替天行道」做借口,蠱惑性很強。
第二層,利用「恨」:夏桀太殘暴,把大傢伙逼得沒活路了,都恨死他了,盼著他早死,為此不惜同歸於盡,現在我就帶著大家去干這票。
然後是著名的鳴條之戰,搞定。
塔山阻擊戰
哦對了,最後得專門說一說塔山阻擊戰中我軍的動員,簡直是簡單粗暴但效果極佳:「同志們,大家要吃飽,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後一頓飯了。」


※康有為怎麼死的?說出來丟死個人,與一個不雅部位有關
※文化名人剛買首都房就遇城陷,題詩於牆:倭奴雖猖獗,異日上東京
※此人一無軍隊二無地盤三無大洋,卻當了4年最大的軍閥
※大軍閥深夜查崗發現哨兵睡覺擬責罰200軍棍,哨兵說了6個字免
※林彪元帥的書法手跡罕見曝光難得一見
TAG:腦洞大開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