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解老:《道德經》第四十三-四十五章 知足不辱

解老:《道德經》第四十三-四十五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在最堅硬的事物之間縱橫馳騁也不會受到傷害;柔弱到無形無質,就可以出入各種沒有空隙的地方也不會受到阻礙,我由此而得知無為的好處。

如果以無為來行事,就可以遍及天下任何角落而不會受到阻礙,就可以讓最乖僻的人接受而不會受到苛責。聖人不言,則民眾自由爭鳴,自主自立;聖人無為,則民眾熙熙攘攘,各有所為。無為和不言之教的好處,天下很少有人能知道,能做到。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譽和身體相比,哪個對你更重要?財貨和身體相比,哪個對你更珍貴?得到和失去相比,哪個讓你更加的苦惱?

所以說,過份的喜愛,失去的時候就會無比難過;得到的越多,收藏的越多,可以失去的東西就越多。

因此,知道滿足,就不會招致折辱;知道適可而知,就不會招至災禍。如此才可以保持平靜的心態長久,健康的生命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最大的成就看起來好像總是有缺陷一樣,因為如此才可以得到不斷的成長和完善。如果被稱為完美,那它也就固定了,成了不會成長的死物,死物又如何能稱其為「大」?所以說「其用不弊」,時時更新之故。

因此最大的充盈看起來好像總是裝不滿,但正因為這樣,它的作用才不會窮盡。正如杯子如果裝滿了,它的作用也就盡了。大直若屈,最快達到目標的路,看起來反而總像是在繞彎子。大巧若拙,最大的靈巧,看起來反而總是表現得很笨拙。

我們對自然產生的素材進行雕琢,不正是因為覺得這些素材不夠靈巧么?卻不知這些素材,才是真正的至巧。我們永遠也造不出一根樹枝,一隻螞蟻。大辯若訥,最好的辯白方式,看起來反而是訥言少語。

躁動雖然可以祛除寒冷,但同時也讓人過度消耗而虧空身體。正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固然可以彰顯繁華,但同時也讓國家過度消耗而虧空國力。唯有「不欲」才可以消除躁動以溫養身體,唯有安寧才可以休養生息以蓄養國力。

「不欲」為「清」,「安寧」為「靜」,所以清靜才是天下得以安定繁榮的根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交流探討歡迎關注公眾號「道家大師兄」,歡迎互動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科學家給出答案,看完有點想哭
感悟天地自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有些人的夢境會真實發生?莊子:過去未來,本為一體
解老:《道德經》第三十四-三十六章 將欲取之
什麼才是真正的美,我們為什麼會有審美?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