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場機械化進程,燃燒的鋼鐵洪流

戰場機械化進程,燃燒的鋼鐵洪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堅固的野戰防禦塹壕體系和混凝土防禦工事,使得戰爭有利於防守一方。坦克作為其單一而特殊的目的即為步兵在受到前沿戰壕和鐵絲網後的步槍、 機槍衝擊時開闢道路而出現在戰場上。

坦克是一種極具進攻性的近戰武器,自一戰投入使用以來,以其強大的火力、優秀的裝甲防護能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發揮出了強大的地面戰場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地面戰場的顯著特點就是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和裝甲車,實施寬正面、大縱深、高速度、多梯次的猛烈進攻。

「 閃擊」戰法是德國 「 坦克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倡導的,古德里安主張大量集中使用坦克。他認為:坦克只能用於進攻,不能用於防禦;坦克 「 只准集中,不準分散」;裝甲師可用於第一梯隊實施突破,並高速向縱深發展,絕不遷就步兵的進攻速度。

1943年7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決戰在普羅霍羅夫卡爆發。 決戰的一方是德軍裝甲兵老將霍特和他的 400多輛 ( 門)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100輛是世界第一流的 「 虎」式坦克,官兵雖疲憊不堪,但鬥志不減。決戰的另一方是蘇軍坦克新秀羅特米斯特羅夫將軍, 他的坦克第5集團軍因斯大林格勒之役非凡戰功而榮獲「 近衛軍」 稱號,有750輛 ( 門)坦克和自行火炮。官兵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兩股鋼鐵洪流在普羅霍羅夫卡遭遇。

當德國黨衛軍裝甲第2軍的3個師 「 帝國師」「 、「骷髏師」、「 阿道夫 希特勒師」的 「 虎」式「 、豹」式坦克和菲迪南式自行火炮, 拖著高入雲霄的煙塵向普羅霍羅夫卡滾滾而來的時候, 與奉命實施反突擊的蘇軍坦克第5集團軍相遇。羅特米斯特羅夫立即下令給德軍以迎頭痛擊。蘇軍充分發揮了T-34型坦克機動性能好的特點,沖入德國坦克群,進行近戰,以彌補在裝甲防護和火力上的不足。 蘇軍的T-34中型坦克、KB型重型坦克和CY-85型自行火炮,發出狂暴的吼聲,以50公里的最高時速, 風馳電掣般地沖向對面德軍坦克, 很快打亂了德軍坦克的隊形,使整個戰場呈現出犬牙交錯的態勢,在方圓15 公里的戰鬥地區內, 雙方1200輛坦克展開了慘烈的 「 肉搏戰」。

交戰中,進攻、防禦、迂迴、包圍、反衝擊、抗擊反衝擊等各種作戰行動交織更替, 甚至出現了蘇軍坦克兵在炮彈打完後, 以自己的坦克開足馬力向德軍坦克撞去的壯烈之舉,激戰一直持續到夜晚。

德軍最後支撐不住了, 在經過8個多小時的血戰之後,扔下熊熊燃燒的350多輛坦克,傷亡1萬多人後匆匆退去。蘇軍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也損失過半。 血腥大戰過後, 戰場上遺留了700多輛坦克殘骸, 這些殘骸有的死死撞在一起,有的炮塔被掀掉, 有的車體被擊穿, 有的已被炸得面目全非,被燒焦的屍體遍地皆是。 目擊和參加這次戰役的倖存者都異口同聲地回憶道: 這是一次特別殘酷和激烈的真正規模的坦克決鬥。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 蘇軍的損失雖超過了德軍, 但戰場的勝利者是蘇軍。 以此為轉折點, 蘇軍乘勝轉入進攻,奪取了庫爾斯克戰役的全勝。 從此, 蘇聯紅軍牢牢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場坦克戰, 這場戰鬥預示著機械化戰爭以新的面孔展現在世人面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 的精彩文章:

IOT手環結合機械臂/激光/鏡子與舞者
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發布 徐工入圍十強
出口機械設備的外貿業務員該如何在展銷會上介紹自己的產品
4D機械原理動態圖來襲,一張就夠你看一年了
摩登上海,匠心智造-虹橋傢具展上演「機械之爭」!

TAG: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