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虻,愛與恨的矛盾體

牛虻,愛與恨的矛盾體

作者介紹

張樂,山東青州人。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二學生,平時喜歡讀書看報,上課之餘喜歡寫點文章。對《紅樓夢》特別感興趣,經常寫一些評論文章。

編審:紅柳

牛虻,愛與恨的矛盾體

文/張樂

一直以來,都很羨慕敢愛敢恨的人。

青年時期,他是亞瑟,一個天賦異稟的年輕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無憂無慮,沐浴在愛的光輝里。他最敬愛的人,蒙泰尼里神父,無微不至地關懷著他。他們一同向上帝祈禱,一同討論哲學,一同出遊收集植物標本······他們之間的感情,即使含有欺騙的成分,卻是真正的父子之情。

當時的義大利,被分裂,被奴役,深深地沉浸在黑暗的漩渦里。受到青年義大利黨的影響,亞瑟立志解救義大利於水火之中。當他發現兒時的玩伴,瓊瑪,他親切地稱呼她為吉姆,也是青年義大利黨的成員時,他多麼高興啊!因為當吉姆是一個難看的小姑娘時,他就開始愛她了。

天真的亞瑟,覺得作一個虔誠的教徒和一個為義大利獨立而奮鬥的人,這兩者是不矛盾的。他甚至認為,在所有的革命家當中,最偉大的是基督。因此,他堅信他所敬愛的神父,與他的理想有著某種內在聯繫。他期待著與神父一起,拯救破碎的、專制的義大利。

然而,人總不能一直天真下去,人總是要成長的。而成長,有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亞瑟的成長,打碎了他所有愛的幻夢。直到這時他才明白,他一直以來珍惜的愛,只不過是飄在空中虛幻的泡泡罷了,雖然五彩斑斕,卻是風一吹就無情地破滅了。

亞瑟被新來的懺悔神父欺騙,出賣了自己的同志,也因此被心愛的瓊瑪誤會。此後,他發現自己是蒙太尼里神父的私生子。十幾年的相處,原來是一場騙局!於是,他的夢醒了,他明白了民族獨立與教會統治是勢不兩立的。

於是,如同鳳凰涅槃,他偽裝了自殺現場,隻身逃到了南美。鳳凰浴火化為灰燼,亞瑟的浴火則更為痛苦。他為甘蔗園裡的奴隸幹活,受到所有人的嘲笑;他被火鉗毒打,勉強撿回了一條命,卻變成了殘廢;他在雜耍班子里做過小丑,活生生的、痛苦掙扎的靈魂系在扭曲的身軀里,在眾人面前冷得瑟瑟發抖。除了勇氣,他身上能被打碎的地方都被打碎了。但是,壓迫越多,反抗就會越厲害。青年的亞瑟完全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牛虻」。在他的身上已經看不出愛的痕迹了,或許已經深深地埋藏進心底,永遠窒息在那暗無天日的地方。只有深深的恨意,陪伴在他的身旁。他餘下的生命,只是為與教士鬥爭而存在了。

他恨蒙太尼里神父,不只因為他的欺騙,更是因為他是教會勢力的代表。不錯,他本人不是一個惡棍,但他是惡棍掌握在手中的工具。他的善良,會使許多同志相信教士中還有好人,會讓很多同志懷疑是否需要堅決地反抗。於是,他運用最厲害的武器——嘲諷——來對付神父,既鼓舞了同志,又使得神父的佈道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

他恨瓊瑪,因為當初就是她,用一巴掌把他趕進了地獄。他冷漠地對待她,狠狠地諷刺她。當看到她手拿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時,無情地在她的傷口上撒鹽,「這就是被你害死的那個人嗎?」

然而恨,始終還是來源於愛。牛虻可以把愛藏在心底,卻掩蓋不了它們的存在。他可以欺騙別人,卻欺騙不了自己的內心。

他愛蒙太尼里神父,也期望得到蒙太尼里神父全部的愛。「您的上帝是一個騙子,他的痛苦全是做戲!我才有權贏得您的心!」「這個虛偽的受難者,他在十字架上被釘了六個小時,而我在十字架上被釘了五年!」他不願與上帝共同分享神父的愛,不願意接受教士的恩惠。最終,神父放棄了他。但是,愛一旦流露,就如決堤的洪水,一發而不可收。他整夜的哭泣,熾熱的淚水像火一樣炙烤著他的心。

對瓊瑪,他始終保持一種淡淡而持久的愛。當他知道瓊瑪因為往事自責到滿頭白髮時,就原諒了她。就義前,他在給瓊瑪的一張紙條上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你不用為了一記耳光這樣的舊事而傷心欲絕。當然打得很重,但是我也承受了許多別的打擊,我還是挺過來了,甚至還回擊了幾次。」他希望瓊瑪不再自責,繼續與教士作鬥爭。

「如果我必須去死,我會把黑暗當作新娘。」牛虻最終還是犧牲了,留下一首小詩:不管我活著,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牛虻,快樂地飛來飛去。

蘇格拉底曾自比為牛虻,他說:「我像一隻牛虻,到處叮人,只是要求你們,不分老少,不要只顧肉體,而是要保護靈魂。」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當時社會弊端進行針砭。牛虻也是如此,在義大利這隻牛周圍飛來飛去,只求能夠驚醒沉睡著的它。

和我保持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痴紅初語 的精彩文章:

塵鎖紅樓:這五種原因,致使晴雯職場失利
夢中一直有你,顰兒
【燃藜說紅】走近史湘雲
魏黎小小說二則
勇闖日軍司令部的女人

TAG:痴紅初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