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的漢中,根本不是一座城

三國時的漢中,根本不是一座城

三國最不安分的地方,一是荊州,那是三國交兵之地;二是漢中,是魏蜀交兵之地;三是合肥,魏吳邊界。例外的是漢中,因為漢中根本不是一座城市。漢中郡是益州下轄郡,三國時大約人口26萬,治所南鄭(現陝西漢中市區),根本就沒有所謂漢中城。

三國時的漢中,根本不是一座城

爭奪漢中,陽平關始終是焦點。主流觀點認為,陽平關在今天的陝西省勉縣西咸河與漢水交匯處的連水村附近。再往西,與陽平關隔咸河相望的是走馬嶺,嶺上有張魯城。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陽平關關址在走馬嶺上,即張魯城;而在蜀漢奪取漢中以後,將陽平關移至咸河東岸的今陽平關遺址。

曹操奪漢中,從秦嶺的散關進入漢中郡,進攻陽平關。陽平關易守難攻,曹軍無可奈何。曹操正要退兵,數千頭麋鹿,深夜闖入張魯弟弟張衛的軍營,曹操稀里糊塗地取得大勝。張魯逃奔南鄭。曹操與劉備都去招降張魯,但是張魯心向朝廷,他封存府庫,說:「寧可當曹公的奴僕,也不會當劉備的座上客!」僵持一段時間後,取得了談判資本,張魯歸降曹操。

三國時的漢中,根本不是一座城

劉備發動治國之兵爭奪曹操的漢中。戰場始終在陽平關附近的八濛山、天盪山、定軍山一帶,劉備耍陰謀,一直深溝高壘,避免與曹軍正面血拚。曹操堅持一年多,心力俱疲,南陽一帶又發生叛亂,曹操遂主動撤出漢中,又把百姓全部遷出,給劉備留下一片荒無人煙的窮山惡水,還留下一個「雞肋」的典故。

魏延守漢中,「實兵外圍」,若魏兵來襲,會被堵死在秦嶺的幾條山溝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南鄭召開軍事會議,誓師出征。到了姜維時代,放棄了魏延的防守戰略,從秦嶺關隘撤出,築了漢城、樂城,此舉給蜀國帶來了滅頂之災。

三國時的漢中,根本不是一座城

鍾會提兵伐蜀,輕鬆越過秦嶺,到了漢中郡的腹地。姜維最放心的小城市漢城、樂城,鍾會圍而不攻,直接打到陽平關。因陽平關守將蔣舒投降,引魏兵進入關城,陽平關失守,魏兵抵達劍閣。漢中郡宣告陷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各州諸侯大佬,有的是刺史、有的是州牧,官職有什麼區別?
越戰期間,美軍留下數萬私生子,30年後不惜重金贖回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此事是怎麼坐實的?
他年經輕輕官封一品、成為清朝唯一的異姓王,並且世襲罔替
晚清北洋水師到底有多強大?要不是這個人,差點就滅了日本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