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盟內困,德國外患:默克爾贏了大選日子也難過

歐盟內困,德國外患:默克爾贏了大選日子也難過

默克爾  視覺中國 圖

德國將於9月24日舉行聯邦議會選舉,決定下屆聯邦政府由哪個大黨領導,是右翼保守的聯盟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還是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換句話說,是迄今已執政12年的基民盟主席默克爾蟬聯下屆總理,還是社民黨主席馬丁·舒爾茨取而代之?鑒於德國在當今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綜合實力最強,影響力和話語權最大,因而此次大選結果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舒爾茨的「新面孔」耐力不足

人們記得,今年年初社民黨原主席加布里爾主動「讓賢」。顯示提名舒爾茨為該黨下屆總理候選人,繼而召開特別黨代會「全票」選舉舒爾茨為新任黨主席。應該指出,加布里爾這樣做是出於「無奈」。因為長時間來民調結果顯示,由他領軍的社民黨競選無勝選可能。舒爾茨曾任歐洲議會議員22年,剛從連續5年的歐洲議會議長的位置上退下來。此人能言善辯,一上來就打出「更多的公平」作為其競選的核心口號。他的出現當時產生了預期中的「新面孔效應」,其個人民意支持率一度超過默克爾,社民黨的支持率也從20%左右上升至30%左右,接近聯盟黨的支持率。在此情況下,媒體對這次大選的預測不得不改變調門,不確定性陡然上升。

但是,了解德國國內形勢的觀察家指出:選情複雜多變,所謂的「新面孔效應」是否能持續,關鍵是要看競選綱領的內容是否能吸引選民。舒爾茨在歐洲層面上人際關係廣泛,但在國內缺乏群眾基礎,對國內政治的了解也有欠缺。另一方面,當時正值民眾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及其後果強烈不滿之際,致使基民盟先後在巴符州、萊法州、薩安州、梅前州和柏林市的選舉中失利,部分選民對默克爾連任三屆總理或多或少產生了某種厭倦感,而對新面孔舒爾茨的政策主張抱有期待。加之,當時默克爾忙於籌備7月上旬的漢堡G20峰會,無暇顧及選戰。但即使在「新面孔效應」鼎盛時期,社民黨的民調支持率仍低於聯盟黨約2個百分點,從未趕上或超過聯盟黨。

默克爾贏了大選日子也難過

現在大選即將來臨。期間選情已發生了明顯變化。綜合歸納各方面反映,主要表現和原因是:

第一,聯盟黨的民意支持率高出社民黨約15個百分點。如9月13日民調顯示的支持率是:聯盟黨37%,社民黨23%,左翼黨10%,選擇黨9%,自民黨和綠黨各8%。默克爾的個人支持率為48%,而舒爾茨的支持率降為22%。專家們認為,在民意支持率相差10-15%的情況下,短時間內趕超是不大可能的。

第二,基民盟不久前在石荷州、薩爾州和北威州的選舉中連續取勝,特別是在人口最多的北威州擊敗在該州執政的社民黨具有風向標的意義,反映出民情發生了較大變化。

第三,默克爾在難民政策問題上雖迄未承認犯有錯誤,但其實際行動表明已做了重大調整,如強行遣返「不合格的戰爭難民」,而由於馬其頓、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三國協作關閉了「巴爾幹通道」,自去年以來進入德國的難民已大大減少,今年進入的難民遠低於基民盟要求的每年不超過20萬人的上限。據此,基社盟和基民盟圍繞難民問題的爭吵亦已停止,兩黨商定攜手應對選戰。可以認為,難民問題對默克爾的傷害已大大減弱。

第四,選民最關心的是國家經濟狀況和自己的腰包是鼓是癟。目前德國經濟狀況良好,出口和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財政盈餘在歐盟國家中是一枝獨秀,失業率也相對較低,約在5-6%之間。默克爾2005年剛上台時德國失業人數高達500萬,現在只有250萬。老百姓對經濟狀況比較滿意,這是默克爾的最大資本。而舒爾茨在國內的政績卻乏善可陳。相反,他在歐洲議會裡的某些主張卻受到了國內民眾的詬病。

第五,當前歐盟內部困境凸顯,德國外部環境惡化。突出的表現是:歐盟一體化停滯不前,處在不知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英國脫歐談判困難重重,討價還價激烈;德俄關係因烏克蘭衝突而持續緊張,歐俄邊境地區劍拔弩張;美國特朗普的政策理念和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在國防費用問題上對歐施壓,矛盾和衝突難以緩解;德國原指望藉助土耳其合作從歐洲邊境外部堵截敘利亞難民,這個如意算盤由於雙方在人權、法制等理念上的對立而變成了相互辱罵和攻擊的噩夢,短期內難有轉圜可能。面對這一緊張動蕩的內外局勢,德國不少求穩心理濃重的民眾更信任執政風格穩健的默克爾,竟成了她的競選「優勢」。

第六,更為重要的是,舒爾茨進行了長達半年多的競選活動,仍沒有拿出能吸引廣大民眾並有別於默克爾的政策主張。在9月3日與默克爾的唯一一次面對面電視辯論中,他雖然在社會政策、勞動力市場政策和稅收政策上突出「社會公正」,並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在難民政策上批評默克爾盲目地讓大量難民湧入而沒有事先和其他歐盟成員國協商,但口氣「溫和」,缺乏凌厲攻勢,有些主張被默克爾三言兩語頂了回去;而在難民問題上,默克爾不僅以當時情勢緊迫和人道主義精神重要為由為自己辯護,而且暗示當時也得到了參與執政的社民黨的認可,使舒爾茨難以進一步指責其錯誤。

綜觀迄今的競選形勢和民調結果的變化,以及公眾輿論的評論,人們普遍得出結論:聯盟黨的得票率將大大高於社民黨,默克爾連任下屆聯邦總理或已無懸念。除非選舉前夕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並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而其責任完全由默克爾或聯盟黨負責,否則社民黨難以改變結局,但發生這樣事件的概率極小。

現在的問題是,聯盟黨的得票率雖會超過社民黨,但不可能擁有足以單獨執政的絕對多數,為此必須聯合一、兩個小黨或與社民黨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但據各方反映,大多數選民現在不希望看到再次成立大聯合政府,因為兩大黨聯合將在議會擁有60%左右的議席,這意味著反對黨無法制約政府行動,不符合西方民主制度的要求。

種種跡象表明,聯盟黨傾向於與自民黨聯合執政,如還不夠多數,則將吸收綠黨入閣,組成「黑黃綠」聯合政府,這將使政府工作更加複雜困難。另外,默克爾連任下屆總理,不管和哪個政黨聯合執政,內外政策上難有根本性變化,但由於上面提到的內外困境和挑戰,日子將不會好過。

(作者系原中國駐德國大使)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徐家匯掀起「美食嘉年華」
洛馬推出LM系列衛星平台
上海天文館施韡發現一顆系外新星:尋找過程像「大家來找茬」
谷歌人工智慧負責人說「毫不擔心」AI威脅:將革新人類產業
湯姆·漢克斯:演員是無我之人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