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2000萬份外賣!天量外賣垃圾誰來處理?

每天2000萬份外賣!天量外賣垃圾誰來處理?

有沒有人想過,我們每天要外賣產生的垃圾有多少?這些外賣垃圾無論質量好壞,都難以回收,和其它他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處理,嚴重加劇了環境負擔。

每天超過2000萬份外賣,用掉的餐盒摞起來足以從地球到國際空間站轉3個半來回,塑料袋可覆蓋168個足球場……我們每天吃外賣產生的垃圾竟是如此巨量,令人驚嘆!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包含了剩菜剩飯、沾了油污的外賣餐盒連同塑料袋,無論質量好壞,都難以回收,只能和其他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處理,嚴重加劇了環境負擔。

外賣每天用的塑料袋可覆蓋168個足球場

一個工作日中午,記者在北京金融街一家金融公司總部樓下採訪發現,一過11點半,外賣小哥就絡繹不絕地到來,一直持續到大約下午1點。高峰時,幾乎每兩三分鐘就會有新的外賣送過來,經常是四五名外賣小哥同時在等待客戶取餐。

譚小姐說,公司沒有工作餐,周邊的飯店也少,很多同事午飯主要靠外賣解決,「吃完就直接扔到垃圾箱里,雖然也知道這樣不環保,但也沒辦法。」

9月15日,在北京朝陽清潔焚燒中心,工人在抓取垃圾焚燒。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根據公開數據保守估算,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三大平台的日訂單量在2000萬左右。一個訂單至少包括2個餐盒、1個塑料袋,按照每個餐盒平均6厘米高計算,每天所用餐盒摞起來足以從地球到國際空間站轉3個半來回;按每個塑料袋0.06平方米計算,一天消耗的塑料袋可鋪滿168個足球場。

本月初,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收到了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重慶綠聯會此前起訴餓了么、美團和百度外賣三家平台,理由是外賣產生的垃圾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要求三家平台為此承擔責任。

「沾了油的餐盒都不能賣,只能丟掉」

這些包含了剩菜剩飯、塑料餐盒、塑料袋的外賣垃圾是如何處理的?

在北京市金融街一家綜合性辦公大樓的垃圾中轉站,每天負責清理垃圾的游師傅告訴記者:「一般塑料瓶什麼的可以回收,但沾了油的餐盒都不能賣,只能丟掉。」這些無法回收賣錢的塑料垃圾會被運至西單清潔站,在這裡,也不會進行任何分類,垃圾在壓縮與裝運後被運往垃圾轉運站。

記者隨後來到北京市馬家樓分選轉運站,從各處環衛中心運來的垃圾要依次經過人工和機器的分揀,篩選出大件物體、瓶子、金屬等。記者看到,外賣垃圾早已散布在其他生活垃圾中,人工難以再特意挑揀出來。

9月15日,在北京馬家樓分選轉運站,工人在進行人工手選。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馬家樓分選轉運站黨支部書記杜建剛表示,外賣垃圾一般可歸為資源類和焚燒類兩種,不過對於哪些外賣垃圾屬於資源類,哪些屬於焚燒類,則需要專業人士來判斷。

「目前外賣包裝的材料多種多樣,從低端的發泡塑料,到相對安全的聚丙烯,再到可快速降解的秸稈或紙質包裝,不一而足。但即使是性價比高且可回收利用的聚丙烯餐盒,實際的回收率也有限。」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介紹,可回收的餐盒一旦混有不可回收材料,都需要分揀處理,油漬污物需要清洗,回收環節成本很高,外賣垃圾因此往往會直接歸到生活垃圾中。

朝陽清潔焚燒中心總工程師陳輝告訴記者,該焚燒中心是2014年開始建設的,設計日處理垃圾量為每天1800噸。去年投入使用時,所負責地區的垃圾產生量每天就增加了2000餘噸,其中外賣垃圾的增長尤其明顯。

提供可循環使用的包裝進行垃圾分類

「外賣平台某種程度上是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利,因此從技術到管理,平台都應該承擔起責任。」馬軍認為。

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負責人安妮等人建議,外賣商家可以提供可循環使用的竹筷、紙袋,從根源上減少垃圾產生量,但成本增加是很現實的問題,這就需要舉平台之力推廣。

近期,美團與餓了么相繼在下單確認頁添加了「無需餐具」備註選項,並制定了中長期的環保計劃,包括免費向商家提供環保餐具試用並統一對接優質環保餐具供應商,為承諾使用「環保餐盒包裝」的餐飲企業點亮環保標識,制定外賣行業環保自律公約等。

9月15日,在北京馬家樓分選轉運站,垃圾中混雜著不少一次性飯盒。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據記者了解,已有部分商家有了環保意識。北京西單附近一家餃子店的負責人王耀峰告訴記者,自家的餐盒是找正規廠商定做的,可重複使用,也會讓周邊的老顧客帶著自己的餐具來拿餃子。

譚小姐認為,平台推出不需餐具的選項,作為消費者是很歡迎的,因為筷子完全可以自備,不過要減少包裝飯盒的使用量就很難了。「好辦法就是用環保材料或可重複使用的包裝,這樣我們吃完還可以收起來繼續用,多花些錢也願意。」

除了減少不可回收材料的用量,可回收的材料如何實現二次利用同樣重要。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朱芬芬建議,可以效仿國外的做法,在餐盒表面添加可撕掉的一層材料,以便回收時迅速將餐盒與油污等分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侯紅表示,從長期來看,有效的垃圾分類體系是外賣餐盒回收利用的必要前提。「日本一些民眾會自己清洗好,再分門別類地放進垃圾桶或送到超市,但這建立在成熟的垃圾分類的意識與機制之上。」

監製:霍小光

策劃:劉江、楊麗萍

文字記者:汪奧娜、馬曉澄、張超

文字編輯:楊麗萍

攝影記者:鞠煥宗

視頻編輯:張文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視點 的精彩文章:

政治局會議研究擬提請十八屆七中全會討論的文件
他被縣委書記打成貪污犯,全家遭殃!15年後真相大白!
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比起他們來我太幸運了
今日白露:一個美好的節氣,一個容易讓人傷感的節氣
今天,我們如何過七夕?

TAG:新華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