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黃牛作鬥爭?手機回收平台等待爆發

和黃牛作鬥爭?手機回收平台等待爆發

導讀:那些不用了的廢舊手機,你是如何處理的?找平台回收?還是找黃牛賣掉?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人手一隻的新款智能手機背後,二手手機的數量也日益增多。

由於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及較高的客單價,千億級手機回收市場也成為創業公司追逐的對象。

除了近年來湧現出的以「愛回收」、「回收寶」為代表的C2B平台,閑魚、轉轉為代表的綜合二手平台也是其中的玩家。

記者丨藏瑾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5.6億部。現階段,每年約4億部手機被淘汰下來。與之相應的是,目前我國廢舊手機的存量在10億部以上,舊手機回收率不足2%。

艾媒諮詢CEO張毅分析認為,手機回收是剛需,也是一個大市場,但目前還是一個鬆散慢熱的小產業。究其原因是,手機回收缺乏第三方監管和背書,整體還不規範,發展還需要一個過程。

他指出,這個市場的前端是極度分散的手機消費個體,因此,樹立賣方貨源強大的信心至關重要,企業需要特別重視品牌建設;中間環節必須要有一套無懈可擊的流程,最大程度地保證規範;後端是回收市場和二手銷售渠道,銷售上要建立相對應的自控體系,出貨能力和品質都要能夠管控。

來源與去向

由於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及較高的客單價,千億級手機回收市場也成為創業公司追逐的對象。除了近年來湧現出的以「愛回收」、「回收寶」為代表的C2B平台,閑魚、轉轉為代表的綜合二手平台也是其中的玩家。

國內最大的手機回收企業愛回收成立於2011年。

其總裁鄭甫江介紹,愛回收最初從線上做起,渠道包括一號店、京東商城的手機購買入口,以及手機廠商官方商城以舊換新入口等。2013年起,愛回收也嘗試開設線下店,通過一台回收機器和兩個工作人員,在核心商圈布點。這也是愛回收與其他回收平台的差異之一。據介紹,愛回收目前保持著每年三倍的增長,今年的回收量可能達到千萬量級。

居於行業第二位的回收寶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何帆日前介紹,「2016年回收寶全年回收量在100多萬台,2017年僅上半年,回收寶的回收量已經接近300萬台,預計2017年全年可以做到700萬台至800萬台。現在公司每個月能夠保持月度30%至40%的複合增長。但是對於整個中國的手機回收市場來講,這個回收量的量級還是很低。」

那麼,回收的手機主要來自哪裡?

根據回收寶二季度的數據,經濟發達的北上廣深佔據了城市回收量TOP4,總佔比達76.74%。

手機被回收後,最終流向哪裡?

據介紹,二手手機的下游通常分為三類:

一是功能完全報廢的手機,交由具有環保資質的回收機構進行處理;

二是由下游供應商競價,進行二次銷售或者硬體拆解;

三是相對完好的,在二手平台進行二次銷售。

以回收寶為例,目前其回收的大約15%的二手手機用於二次銷售,80%通過競拍的方式流向各大線下智能機回收廠商,5%被環保降解。

回收寶副總裁王亮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手機回收行業毛利不高,在15%-17%左右;從前端的回收到後端的處理,行業鏈條很長;此外,手機回收並不是一個輕資產業務而是一個很重的業務,需要深厚的行業廠商和合作夥伴資源以及良好的運營能力。

關於行業的壁壘,鄭甫江認為首要的壁壘是回收場景的部署,包括線上準確的流量入口、線下直營門店和核心商圈業態的進駐、加盟回收的廠商的認可等。其次在處理端,對回收產品的定級,級別本身得到後端廠商的認可就是不低的門檻。此外,還有處理的效率,庫存的周轉率等。

鄭甫江介紹,在後端效率更高的企業,在前端擁有價格優勢和更大的靈活性。目前愛回收的運營中心,從上海延伸到天津、深圳、武漢和成都,能夠保證庫存日清。隨著銷量地不斷提升,毛利也由最初的五六個點,上升到去年的十幾個點,今年又會提升一點。當前,愛回收在每個月實現了微利。他也透露,公司目前遇到了一些同類企業,後者在尋求併購。

「和黃牛作鬥爭」

過去,很多手機店鋪和個人黃牛都提供回收服務,但這種老舊的回收方式因為回收過程不夠透明,沒有建立起口碑,也引起了消費者的擔憂:畢竟,通訊錄、支付賬戶、照片等隱私信息有可能會被泄漏。

「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散布在各個城市各個批發市場、火車站等地的黃牛大軍。未來,我們希望在中國幾十萬門店配上標準的舊機回收流程,做到童叟無欺,這是我們的方向。」鄭甫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王亮也指出,手機回收平台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原先覺得賣手機麻煩的人」和「覺得賣給黃牛不放心的人」。

第三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線下渠道銷量佔比77.46%。因此,從線下挖掘回收渠道也成為回收平台的共同選擇。

鄭甫江認為,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在買產品的地方進行同步回收是最好的場景,也是最為精準的用戶教育植入。

2016年,鄭甫江加入愛回收出任總裁,成立「愛機匯」品牌,通過眾包模式專註線下拓展。在線下業務布局更早的回收寶也在今年二季度將線下業務正式更名為「換機俠」,幫助線下手機門店開展以舊換新等增值服務。

它們共同的做法是,為線下渠道提供一套檢測、回收手機的工具和流程以規範化驗機流程,並給他們一部分利潤,讓線下渠道自發推動舊機的回收。當然,商家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承擔估價誤差帶來的風險。

愛機匯先從國美、迪信通和樂語這樣的大零售商談起,而後是省級的零售商,比如湖北的工貿家電、上海的光大通信,成都的訊捷和龍翔,深圳的恆波、中域等,最後漸漸推進到三四線城市和鄉鎮。目前,愛機匯已經與10000多家客戶達成合作,合作的門店達到了70000多家。

回收寶方面也表示,這一季度加強了對門店人員的培訓,促進了消費者在門店購買新機時對「以舊換新」業務的接受度。這種情況下,今年二季度,線下回收量佔比達到53.60%,和一季度相比提升4%。王亮表示,明年「換機俠」覆蓋門店將達到2萬到3萬家。

另外,在新的渠道運營模式下,這些平台也新延伸出了手機維修、手機租賃等相關業務。6月,回收寶完成對手機上門維修平台閃修俠的A輪投資,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用戶可以享受到上門回收的服務。而愛回收也兩次投資了手機維修初創企業哐嘰。

王亮解釋,手機回收的毛利只有15-17%,這樣的利潤率無法承擔上門回收的成本。但手機維修可以上門,因為它的毛利高達40%-50%。所以,只需要讓上門維修的團隊具備上門回收的技能,同時給它們一些利益的綁定和服務的要求,就可以借用上門的物流能力,完成上門回收服務。

另外,愛回收也正在推進手機分期租賃「享換機」項目。「這是我們特別興奮的一個業務,帶來一種新的消費方式——將來用戶買手機不用為整機分期,只針對使用這一部分做分期。用戶不再為殘值買單,租約期滿後,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換新機續租、不換機續租或者買斷,這就大大降低了門檻。」鄭甫江表示,在後端的殘值處理能力強,這個業務的嫁接就很順利。

關於佔有渠道的手機廠商來說,其在二手手機回收領域目前基本選擇了與回收平台合作。夏普手機CEO羅忠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因:第一,單一回收本品牌的二手產品量不夠大,支撐不了一個銷售平台。第二,回廠要重新寫IMEI號、重新組織生產,客觀來說容易產生腐敗。

行業標準缺失

「美國目前的回收比重約為20%,中國2%甚至1%都不到。」王亮稱,讓手機用戶參與回收有三個門檻,一個是價格,二是麻煩,三是安全性。

他認為,價格不是CtoB廠商的優勢,「我們要做的是快速的、標準化的安全規範的服務。」

值得欣喜的是,用戶的消費習慣也在逐步養成。百姓網二手平台數據顯示,近期蘋果新品發布前後的12日、13日兩日,二手蘋果手機的轉手需求同比上月增加近五成,大量iPhone6S、iPhone7出現在平台個人二手市集。

對於隱私安全的擔憂是用戶選擇轉手二手手機的最大障礙。愛回收方面介紹,目前平台對於用戶隱私啟動了多重保護機制。

首先,回收的手機必須是本人出示身份證才可回收。其次,愛回收對能開機的二手手機進行磁碟複寫技術處理、不能開機的採用電流表擊穿技術,有效進行信息深度清理。

回收寶方面也介紹,其手機回收後的檢測清理全過程的都會錄像,用戶可以全程瀏覽。

張毅指出,質檢在二手回收整個交易鏈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也是交易平台自身所能夠提供的價值之一。二手手機回收、轉賣市場均處在早期階段,包括質檢等行業標準均還未確立。在早期跑得較快的創業者,有可能在制定規則方面掌握一定話語權。

鄭甫江表示,目前無論是回收產品的標準、檢測標準、還是二手銷售的標準,都還沒有規範,目前也在跟商務部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共同推動相關團體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另外,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是相對缺失的。

「如果宏觀層面在行業標準、法律法規、稅務政策這些方面有一些扶持,可能對整個產業會更有幫助。再者,企業要練好內功,組織機制能力要健全,包括處理的效率、成本的控制、流程的優化以及整個團隊的建設等等。」在他看來,手機回收不會像共享單車等行業一樣快速爆發,但是市場會被持續激發。

在商業意義之外,手機回收有巨大的環保價值和資源再利用意義。數據顯示,每噸廢舊手機中能提取出150克左右黃金,而每噸金礦石則只能提取到5克。

(編輯:黃鍇)

21君

小夥伴們,你是如何處理不用的舊手機的呢?

GIF/6K

GIF/70K

百萬讀者都在看……

錢都去了哪些城市?——資本也用腳投票(未來,這6個城市最可能成「新一線」!)

昨天,許家印超越馬雲馬化騰,成中國新首富!揭秘:地產股為何崛起?

一部256g的iPhone X,售價近1萬!成本竟然只有2700?

本期編輯 劉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入股一汽夏利?格力:以公告為準
考古學視野中的早期歷史敘述
一路向北:他們是金融精英、是連續創業者、也是北馬跑者
社科院李揚:嚴厲處置比特幣因它對實體經濟沒有任何用處
從爭相入局到謹慎看待,SaaS投資何去何從?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