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冠心病都穩定了,為啥還要長期吃藥?主要有這3個目的

冠心病都穩定了,為啥還要長期吃藥?主要有這3個目的

病例故事

馮某,男,58歲,因運動、飽餐或迎風快走的時候出現咽部緊縮感,停下運動後1-2分鐘上述癥狀緩解,於是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冠心病,勞累型心絞痛,醫生經過藥物治療後,患者仍有上述癥狀發作,於是建議患者進行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現在左前降支這支血管的近段有95%的狹窄,醫生在此處植入了支架,血管狹窄消失,患者癥狀完全緩解。

出院的時候,醫生給開了一些藥物,建議有些藥物可以在門診隨訪的時候根據情況減量或停用,但是有些藥物需要長期服用。

很多患者都會疑惑,感覺自己沒有什麼不舒服了,病都治好了,為什麼還要長期用藥呢?

冠心病患者病情穩定仍需繼續服藥,有以下幾個目的:

預防支架內長血栓

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後,需要服用某些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例如,冠心病植入藥物塗層的支架後,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1年,目的是預防支架內長血栓。1年後,支架內被正常的血管內皮覆蓋後,發生支架內長血栓的危險大大降低,此時就可以停用氯吡格雷這類藥物了。

緩解殘存癥狀

患者還有一些病變較輕的血管,不需要放支架,也無需「搭橋」,藥物治療控制癥狀就可以了。醫生用藥的目的是緩解殘存的癥狀,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改善生活質量。

防止冠心病惡化

還有些藥物是用來預防冠心病進一步發展的,血管內的斑塊不要再繼續長大。醫生希望用藥讓斑塊保持穩定狀態,不要破裂,因為斑塊一旦破裂就會引發血管內血栓形成,阻塞血管腔,引發惡性事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因此,醫生有些藥物讓患者長期服用是用來防治病變繼續進展,預防不良事件發生的。

可見,冠心病控制穩定後,有一些藥物是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疾病進展和疾病再發。

作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特瑞姆心律之聲 的精彩文章:

024期:世界上第一個剖宮產的孩子原來是這位皇帝!
學習心電圖的三個錦囊(一)
166期:房撲!從病因到治療,學完本文你就懂了
164期:這種多源性房速需要治療嗎?
1924年得主:威廉·愛因托芬-心電圖之父

TAG:哈特瑞姆心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