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淵深靜穆——趙朴初的書法藝術與人生

淵深靜穆——趙朴初的書法藝術與人生

淵深靜穆

趙朴初的書法藝術與人生

趙朴初(1907-2000) 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和佛教人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央常委、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副主席、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趙朴初 踏莎行·詠泰州

趙朴初從小就聰穎溫和,且富有同情心。年少就讀私塾時,常以作文表述清晰、文辭優美而受到教規嚴格的蔡少珊先生的誇獎。趙朴初成年後潛心鑽研佛學,並最終成為愛國宗教領袖,這與其母親的影響也是密不可分的。趙母篤信佛教,常帶趙朴初一起去廨院寺燒香。廨院寺的先覺住持特別喜歡趙朴初,經常誇獎他年少聰明,將來必成大器。一次,先覺住持有意要考考趙朴初,以廟中火神殿為題,出上聯:「火神殿火神菩薩掌管人間災禍」,趙朴初稍作思考,答:「觀音閣觀音大佛保佑黎民平安」。先覺住持聽了大為讚賞,此後同意將寺中收藏的經書借給趙朴初閱讀。

趙朴初 題何香凝紅梅圖 立軸

趙朴初的母親陳仲瑄的表姐關靜之住在上海,其弟關絅之是民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1920年,13歲的趙朴初離開安徽老家,來到繁華的都市上海,他受到了表姨關靜之和表舅關絅之的歡迎。關家姐弟請家庭教師輔導了趙朴初一段時間,重點補習英語。在他熟悉環境後,即讓他插班入讀蘇州東吳大學附中。東吳大學規模不大,卻培養了一批知名的學者:費孝通、李政道、楊絳等都曾在此校求學。趙朴初在附中的同學中有梅達君、孫起孟、張夢白等安徽老鄉。除讀書之外,他們也時常一起散步或打籃球。附中的國文教師薛灌英是前清貢生,對趙朴初的評價是「能寫一手好字,作文也寫得精彩」。在上學期間,每逢周末,趙朴初喜歡去新樂府聽仙霓社的崑曲演出。崑曲中的許多曲牌,趙朴初熟悉到都能吟唱,這對他後來愛寫詞曲影響很大。

趙朴初 西泠印社創立九十周年獻詞

1926年秋,趙朴初以優異成績考入東吳大學。他被選為班長,除附中的同學外,又結識了許嘉祥、蔡文達、曹浩生、王守方、陸鴻謨等,好多位都與趙朴初成為了終身好友。如若趙朴初在東吳大學讀到畢業,他可能與那個時代的精英們相似,不是去歐美留學,以實現科技救國或教育救國之夢;或者進入國民政府任職,或者創辦實業……因一點外力的干擾,人生的軌跡又一次改變方向,然後成就了世人熟知的趙朴初。第二年開學伊始,同學們注意到趙朴初沒來。趙朴初得了肺結核,經常吐血。在那個年代,即便如上海具備比較好的醫療條件,肺結核病也被視為重症。

趙朴初康復後沒再進入東吳大學就讀。關絅之看他設法尋找為社會服務的機會,又想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於是讓他去自己創辦的佛教慈善機構凈業社幫忙。在此期間,南傳、漢傳、藏傳三大系佛教的大德高僧陸續經過上海,從交往中趙朴初認識到佛教有很深的學問,是值得他研究的。某天他起草一份文件送給關絅之審查。表舅嚴肅地說:「你的國文不錯,毛筆字也寫的很好,但佛教有佛教的門徑,你要多看些佛書,才能做好凈業社裡的各項事情。」趙朴初理解這一番話的微言大義,他開始孜孜不倦地研讀佛經。年輕的趙朴初在這樣一個頗具佛教的氛圍里,不知不覺也走上了慈善為本、普度眾生的道路。

1935年秋天,圓瑛法師在上海興辦圓明講堂。經他指點,趙朴初皈依佛門,成了在家居士。在圓明講堂,趙朴初研讀了卷帙浩瀚的佛經。在經卷和高僧的影響下,趙朴初將自己在私塾和東吳大學所學的知識都融會貫通到佛學之中。

趙朴初是宗教愛國領袖,在國內外宗教界有著廣泛的影響,深受尊敬和愛戴。他佛學造詣極深,《佛教常識答問》等著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傳廣泛。趙朴初做的另一件大事便是指導並推動了《乾隆版大藏經》的再版。

除了研究佛學,趙朴初堅持了一輩子的,那就是書法。

在中國書法史上雖然出現了高僧和名居士書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於領袖地位唯獨趙朴初。他的詩詞和佛教文化知識,提升了他的書法藝術境界。他既是書法家,也是佛學家、詩人,他忠實地把佛學精粹融化到自己的書法藝術中。

趙朴初在書法藝術上由傳統走向創新。其一,家學淵源,受到直接熏陶、教育,特別在詩詞、書法方面由啟蒙到成才,這對他後來的發展和成功影響至深。其二,作為一代佛教領袖,與佛教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佛教的禪理與書法理論的結合,對他的影響是全方位,也是多層次的。趙朴初曾告誡書法界朋友,他是把「書法當成一門學問,一種科學」來看待的。趙朴初行書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用筆上無論起筆、收筆,都做到了認真嚴謹,起筆藏鋒,行筆中鋒,筆有力度。每件作品,從開筆到收筆都進入佛教禪理之境界,平和之氣韻,布局氣度大方自然,風格通篇一致。

趙朴初的行草書法與其他書家有很多不同點,尤其是晚年書法作品,具有濃重的禪理。他的書法立軸或橫幅,通篇觀之如金石鋪地、字距、行距、布局疏朗別緻,字字獨立,上下呼應,意連筆不連,氣貫通篇。啟功先生在《趙朴初詩詞手跡選》後記中寫道:「朴翁擅八法,於古人好李泰和蘇子瞻書,每日臨池,未曾或輟……」趙朴初的書風與蘇軾的書法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趙朴初少年時習二王及唐楷,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古今這兩居士所追求的書法藝術境界十分相近。蘇東坡在《次韻子由論書》中云:「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趙朴初在論書詩中寫道:「門前流水尚能西,東坡所羨差堪及」。如此的閑適心境與蘇東坡「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的審美取向可謂異曲同工。

以趙朴初的大智慧,對於傳統書法的研究博採眾長,取精用宏。趙朴初在紀念弘一大師圓寂50周年時說:「弘一書法是大師自己的造化,那是大師熔鑄各家以後心血書就的精神瑰寶。有人一定要找出弘一書法的師祖,就像在書史長河中尋覓相同的石頭,何苦呢?」這也算作是旁人將趙朴初書體類比於蘇軾書體的自我旁白。

趙朴初的書法大致有兩種面貌:一為題寫匾額的榜書,一為紙絹上所作之行草書。其榜書於端凝莊嚴處浸透著深韻,氣象淵深靜穆,用筆穩健舒展,字體右肩略聳,呈現振奮之勢。而於紙絹上所作行草書,無論巨幅寸箋,皆自可觀,看似平常流麗,實則包容廣大。細細審視,其書皆八法悉備,點畫起訖分明,映帶生姿,神完氣足,骨肉停勻,筋脈相連,舒展大方,無絲毫側媚之態。趙朴初用筆恪守中鋒,外宕而內實,極耐品味,所謂百鍊鋼化為繞指柔,指此不謬。其章法疏宕流暢,收放自如,極富書卷氣,散淡天真處可追晉人,整飭謹嚴處類唐人,縱意恣肆處直逼宋人堂奧,而又純乎自運,若強歸於某家某派,終有臆測之嫌。趙朴初的書法氣象端嚴,神態溫婉,一如其人。靜心品味其妙處,真能牽人心魄,啟人遐想之思、振奮之心。

1977年,北京書學研究會成立,趙朴初被推選為會長。1981年,在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趙朴初又當選為書協副主席。1983年,趙朴初當選為西泠印社名譽社長。至1993年,在西泠印社成立90周年慶典大會上,趙朴初被選舉為第五任社長。因公務繁忙不能前來,趙朴初特賦詩一首:

長我三歲西泠社,我未及見諸長者。

每到孤山意愴然,不思缶翁思秋白。

秋白不為浙皖拘,心觀無常行菩薩。

邁古騰今思不群,游刃恢恢念天下。

應知印人有異才,當因其小觀其大。

風流儒雅有傳人,九十年來印學興。

畢竟丁吳功偉在,護持文藝重西泠。

趙朴初以博大的胸襟,提出篆刻應有的時代內涵和創作方向,對印學的發展表明了其重視的態度。1996年,趙朴初得知因故停刊的《西泠藝叢》即將復刊,欣然應允擔任顧問,修書致賀,並寄來5000元,為其復刊盡一己之力。1997年,西泠印社籌建印學博物館時,他親自上書力薦,待其落成之後,並題寫了館名。開館之日,趙朴初專門發來賀電,語重心長地指出,印學博物館的建成對弘揚我國悠久深厚傳統文化、促進我國金石篆刻學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998年秋,西泠印社成立95周年之際,再次當選為社長的趙朴初因病不能前來,特撰長聯與同人共賀:

百千萬里風舉雲騰石鼓堪歌喜憑印學心相印;

九十五年燈傳踵接斯文未墜結集孤山德不孤。

趙朴初生前立下遺囑,其遺體凡可移作救治傷病者,請醫師盡量取用。他在遺囑云:

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2000年5月21日趙朴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他的靈塔坐落於杭州北高峰北麓法華寺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是活的 的精彩文章:

這麼虐狗的求婚,誰都想要國學是活的
一首詩唱盡女人的全部心愿
教師節視頻:感懷師恩網路書香·節日讀書

TAG:國學是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