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鄉下奶奶和城裡姥姥,誰來帶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面前,該如何選擇

鄉下奶奶和城裡姥姥,誰來帶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面前,該如何選擇

生孩子最令人頭疼的並不是懷孕和生產的過程,等孩子出生以後,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才是麻煩的真正開始,而在這些麻煩中,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誰來帶孩子?

小王已經為這個問題頭疼很很久。他和老婆都在城裡工作,在城市裡貸款買房安了家,兩年前,他的孩子出生了。但夫妻倆都要上班供樓,平時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帶孩子,所以,孩子如何安置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小王想讓自己的父母過來幫忙。父母都在鄉下,年紀大了,也不會再干很多活,帶小孩是再好不過的人選了。但小王向爺爺奶奶提出,需要他們到城裡來幫忙帶孩子的時候,他們卻拒絕了。父母給出的理由是,他們還得在家裡幫女兒帶孩子,沒法去城裡。

鄉下奶奶和城裡姥姥,誰來帶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面前,該如何選擇

小王明白,是父母不習慣城市裡的生活,鄉下的日子閑散自在,想出門,邁開腿一步就跨出去了。孩子可以到處跑,不受拘束。若是到了城裡,成天關在高高的電梯樓里,想想都覺得憋得慌。小王無奈,只得把孩子送到了丈母娘那裡,由姥姥帶著。夫妻倆平日里各自上班,周末放假了,才有時間一起去看看孩子。

姥姥家離得不算太遠,姥姥對孩子也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都會推著孩子出去溜溜,隔幾天帶孩子去公園轉轉,天氣不好的時候,孩子出去不方便,姥姥就在家裡陪著孩子玩遊戲,或者給孩子讀繪本。小王對孩子姥姥很感激,但這種感激卻並沒有影響到他心裡真正的想法。

在小王的眼裡,姥姥帶孩子帶得再細緻,也不能一直這麼下去,把孩子交給姥姥帶,這畢竟只是過渡的法子,小王還是希望孩子能由爺爺奶奶幫忙帶,他的心裡還是有那種傳統的想法,孩子跟著自己姓,是自己家的孫子,總不能老放在姥姥家帶著吧。

他一遍又一遍地向父母提要求,隔幾天就打電話回去,勸父母過來幫忙帶孩子。大概是被他磨得受不了了,又或者是兩老自己想通了,總之,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兩老答應了他的要求。

鄉下奶奶和城裡姥姥,誰來帶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面前,該如何選擇

這樣的生活才是符合小王預期的樣子。孩子就在自己身邊,家裡有爺爺奶奶帶孩子,自己和老婆都可以安心工作,同時又不耽誤孩子的成長。可是這種幸福感持續了沒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爺爺奶奶在鄉下過慣了,現在到了城裡,人生地不熟,出門了誰也不認識,所以,老人並不願意出門,再加上兩老普通話也說不好,出門見了人打招呼都尷尬,這樣,他們就更不願意出門了。孩子成天關在屋子裡,每天接觸的人也就是爺爺奶奶兩個人,實在關不住的時候,就讓孩子看電視,或者把手機交給孩子自己掰。這樣的日子過久了,孩子開始變得沉默內向,越來越不愛和人打交道。

有一天,小王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那時孩子已經兩歲了,客人見孩子長得可愛,想跟孩子打招呼,可孩子卻拚命往奶奶的懷裡躲。客人基本都是年輕人,兩老大概是有些不自在,便躲進了房裡,孩子見爺爺奶奶躲到一邊去了,也跟著奶奶躲進了房裡,直到客人走了以後,孩子才肯從房間里出來。

小王希望孩子能在客人面前表現得活潑一點,可孩子完全不配合,這讓他很失望,也覺得有些丟面子。他不明白,孩子怎麼就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又大方又外向。他看著自己的孩子膽小而畏縮的樣子,心裡有些接受不了,卻又覺得有心無力。

鄉下奶奶和城裡姥姥,誰來帶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面前,該如何選擇

爺爺奶奶一輩子的生活習慣一時半會是改不過來了,可孩子現在正是性格成型的關鍵時刻,孩子所看到的世界會在腦海里刻下最初的烙印,周圍的人是怎樣處事的,是怎樣交流的,這些行為都會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首選對象,而孩子現在的模仿對象,只有爺爺和奶奶。

孩子的奶奶常說這樣一句話:「帶孩子能花費多少呢?孩子那麼小,能吃多少?能穿多少?」在奶奶的觀念里,帶孩子無非就是能吃飽,不被餓著,能穿暖,不被凍著。孩子能長個,能蹦躂,帶孩子就算圓滿了。

可那是以前,現在所說的帶孩子,遠不止保證溫飽這麼簡單,孩子的性格培養,孩子的習慣養成,孩子的早期教育。。。。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由誰來帶孩子?如果家裡有老人願意幫忙,那是孩子的幸運。在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之間如何選擇,除了考慮傳統的血緣,更要考慮孩子的成長。擯棄狹隘的想法,選擇更能幫助孩子成長的人來帶孩子,才是對孩子負責。如果僅僅是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的心裡好受一點,硬把孩子放在一個相對更封閉的環境中長大,這不是在愛孩子,這僅僅只是愛自己。



本文是頭條號「弘雅的秘密花園」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創文章,每日更新。在真實的生活中體味人心百態,在別人的故事中尋找育兒真諦。歡迎關注頭條號「弘雅的秘密花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