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半馬和每天五公里哪個更牛逼?

半馬和每天五公里哪個更牛逼?

米線前段時間迷上了跑步。

他說:你知道什麼叫熱愛么?熱愛就是朋友圈都在轉《驚呆!妙齡少女胃裡都是蟲子原因竟是因為吃米線!》,我依然在咱們學校門口要大鍋米線吃。

後來無數磚家證明「米線是塑料袋做的或者吃了肚裡生蟲」的說法是假的,不過從另個方面來講,米線愛吃這道美食是真的。實際上,他對其他食物的渴望也是熾熱的。這也直接導致他居高不下的體重和亮起赤字的各項生理指標。大學的時候我經常叫米線一起跑步,他始終意興闌珊,經常走兩圈就盤腿到操場上玩起手機。

直到他對半馬莫名其妙的著迷。

畢業以後見面機會不多,只是偶爾和米線通話或者視頻聊聊。有天聊天,米線細緻的詢問我關於跑步的相關事宜,並且表達了極其想要征服「半程馬拉松」的想法,原因是他覺得同事拿到的那塊半馬獎牌特別酷炫。

米線:林桐你經常跑步,你跑半馬啥感覺的?

我:屬實說么?我沒跑過半馬。

米線:你跑步這麼多年沒跑過半馬?多沒勁啊?

我得說米線做什麼事的爆發力還是很好的,想做的事情都會儘快盡好的去準備。我幫他制定了短期的身體適應計劃,對於長期沉醉於高能食品的入門級跑者來說,這種適應性訓練往往都很難承受,沒想到米線不但堅持下來,似乎還真的喜歡上了這種釋放和減壓方式。朋友圈打卡的距離從三公里到五公里、十公里、十五公里、二十公里。

沒多久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半程馬拉松的比賽,完賽之後把金燦燦的獎牌拍下來發給我說:「嘿,看見沒兄弟,跟哥們看齊吧,順利完賽,獎牌到手!」

可沒幾天他又給我發信息:

「我咋最近心裡這麼空落落的」

「我是不是該準備下一個半馬了?」肆

那個當下覺得有很多話想跟他講,微信上打了很多字又全刪了。我想了想,按下一行字:「獲得感和好勝心不能撐起生活的所有快樂」。

發過去以後我遐想起自己跑步整個歷程:從第一次跑步開始也三年多了,到現在一共跑過四百多公里也不算很遠。一開始只是偶爾想出出汗散散心,後來慢慢就享受戴上耳機穿過夜幕與世隔絕的抽離感。在這段時間,是只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去思考白天很難靜下心思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於我而言這可能是唯一不用去跟別人爭搶的時間:當白天疲於應付著學業工作的期許和壓力、人際關係的虛偽和瑣碎,能夠有一段時間可以赤誠的跟自己袒露內心都變得很奢侈。

所以我極其珍惜這段時光,心情好就多跑一點,身體疲憊的時候就少跑些。五公里、十公里已經足夠清理一天的思緒,暢快的沖個熱水澡就可以安穩的躺在床上看書準備休息。我偶爾想過以後的某一天要完成一個半馬,但是絕不會強迫這個念頭在腦海中生根發芽干擾我每天享受耕耘這片自留地。

一路跑下來,真的很快樂也很充實。

GIF/1K

活在當下的時代,每個人都試圖以最快的時間、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快的收穫。當然要承認這種「獲得感」可以讓靈魂得到滿足和麻痹,就像米線對那塊半馬獎牌的痴迷一樣。可當每個人眼裡都是各式各樣的目標:小學生就是要削尖腦袋擠進重點小學、初中生就是要考入重點高中、高中生眼中似乎只能有211和985、大學畢業選擇工作的時候最好是穩妥、穩妥的工作意味著門當戶對的相親、結婚以後的目標就是培養一個可以被社會定義為「優秀」的孩子,循環往複。

一輩子的快樂就註定鑲嵌在這種無止境的追逐中么?

那又該怎麼和自己的內心握手言和?

當「跑步」,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也開始被人為的包裝和衡量起來——今年的北京馬拉松比賽,17萬人報名卻只有3萬個名額,入場名額都被黃牛炒到天價。可回到最本質:它只是跑步而已。

我越來越無法界定「米線從一個抵觸運動的肥胖青年變成通過鍛煉拿到半馬獎牌的跑者」這件事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他確實階段性減肥成功了,可他卻很快陷入了追逐的虛無和空洞當中。就好像追求到了一個極喜歡的姑娘,卻突然意識到自己只是享受到追逐的過程而不是這個姑娘,這絕不是正常的,可這種心態就像充斥在空氣中的灰塵一樣隨處可見,以至於我們都習以為常了。

我沒跟米線探討過為什麼他會覺得,我每周跑二三十公里的享受感和快樂會不如他手中那塊突擊鍛煉拿到的獎牌,可能具象的物件更能讓現代人滿足吧。置身於一個快速發展、社會資源的爭奪圖窮匕見的社會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優渥的生活質量自然要擠過擁擠的人潮才能獲得。只是,如果,人生中尚有一絲空地或者不足為外人道的快樂,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別被追逐的心態吞噬了最珍貴的東西。

---感謝關注林桐五日談---

---我們下一個五天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桐五日談 的精彩文章:

她就是北馬那個女超人呀!
十月賽事延期的馬拉松最全列表

TAG:林桐五日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