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Xcar汽車試衣間5 能開這種車上路算我輸

Xcar汽車試衣間5 能開這種車上路算我輸

[愛卡汽車 視覺頻道 原創]

在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私家車在數量上呈現井噴式的增長。與此同時,汽車人均佔有率頁逐年上升。有車一族的人數多了,就不乏出現一些特立獨行的人群,這群人通過對車輛的改裝來展示自己的個性。伴隨著展現個性的尺度越來越大,改裝車就逐漸演變成自己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今天的試衣間欄目帶大家看一看改裝風格中的「非主流」—暴走族。

暴走族(MAD),顧名思義,就是「失控」,在日本語當中形容不按常理出牌,不願意遵守條條框框的人群。如果要追究暴走派的起源,那就是日本江戶和幕府時代所興起的浪人(江戶時代稱人俠)群體。

浪人們可以說是一群遊走於編製之外的俠客,行俠仗義但不喜歡受到拘束,做事特立獨行,沒有階級立場(可參考動漫作品《浪客劍心》)。

而日本年輕人對於浪人的不羈與無拘無束總有一種崇拜情結(叛逆的心,年少輕狂時總會有的),於是便有這樣「志趣相投」的年輕人,三五成群,買輛便宜的二手車,例如思域、陽光之類的廉價車,在馬路上開快車,追求浪人般的無拘無束。

1959年以雷族集會的成立標誌著暴走族雛形的形成,而後1968年暴走族(羅馬音Bozosoku)正式流傳開來。

古代的浪人是行俠仗義的遊子,但以日本男性對於浪人以及武士道精神的扭曲理解而衍生的「暴走風」,則是來源起於一群所謂不為塵世所拘束的小混混。

雖然暴走族不時與警察發生衝突,甚至釀成慘劇,但暴走族的興起可以說是日本整個改裝文化的起源。暴走族是一個群體,凡是喜歡在馬路上開快車或者製造混亂的群體,都可以稱為暴走族。

所以暴走族是一個統稱,裡面包含了很多的分支。有視環城高速如無限速公路Autobahn的灣岸族(參考動漫作品《灣岸》),「VIP」風格亦是從暴走文化當中所衍生的一個派系。

日本對於汽車有著各種各樣的法律,只會悶頭飛車並且違反限速的暴走族就是「灣岸族」;違反社會正常秩序的就是黑幫「VIP」,而這種改裝風格逐漸便自成一格,獨立在暴走族之外了。

而針對改裝車外形,日本警視廳制定了一套明確的法規用來規定汽車改裝之後的長寬高等規格。但這群執意與條令對著乾的暴走族,又怎會遵守對改裝車的限制呢?

在警察們嚴厲監管下,暴走族反而愈演愈烈。比發動機蓋還長的前唇,比車頂還高的排氣管,刻意強調突出的尖銳裝飾物,都是暴走族們對制度的蔑視。

衝天炮一樣的排氣管,加上各種「魚鰭式」的尖銳飾物。總之不一定要美觀,但是一定要與交通法對著干,不然就對不住「暴走」這個稱謂了。

得益於「暴走風」的流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才能看到「豹紋版」的蘭博基尼。

相比上面那種扎眼外觀的暴走改裝,我更喜歡這種「獨眼海盜」風格的改裝手法。

我們對於暴走族的印象,大多是來自於這個「外向」、「張揚」的分支,於是他們就成為暴走族的代名詞了。

當一群叛逆青年擁有了私家車

暴走族因為造型誇張、毫無實用性以及「骯髒的政治面目」而不被大眾群體所接受,但是在全球時尚的發源地、全球音樂電影產業的中心、坐擁世界頂級娛樂產業的好萊塢,暴走族改裝車卻登上了電影熒幕,成為了美式暴力美學的代言人。

2008年8月22日於美國上映的《死亡飛車》是由保羅·安德森執導、傑森·斯坦森、瓊·艾倫、泰瑞斯·吉布森、主演的一部美國犯罪動作電影。

影片講述一場用生命做賭注的比賽,贏者可重獲自由,敗者要麼喪生於車輪之下,要麼殞命於機槍火炮的夾射之中,生死一念間的故事。

影片主角弗蘭科斯坦(傑森·斯坦森飾演)的座駕是一台2006年款的福特Mustang GT。此車經過暴走改裝後成為一台火力十足的戰爭機器。(其中搭載M134 Minigun以及MG42重機槍。)

作為反面人物的「Machine Gun Joe(機關槍·喬)」駕駛的是一台2004年道奇Ram 1500。其搭載了一台5.7L V8柴油發動機,並可最大裝載3.5t的貨物。

此台皮卡配備了4挺M61輕機槍以及車頂的6連RPG火箭彈發射器。車頭加裝的巨大「開山鏟」讓「機關槍·喬」在電影中無人能擋。

影片比賽中官方設置的關卡Boss名為「Dreadnought」。其原型為Peterbilt 359w,此車也是變形金剛電影中「擎天柱」的原型車。

如果說《死亡飛車》電影中的暴走改裝還算中規中矩的話,那麼在2015年由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出品的《瘋狂的麥克斯 狂暴之路》則是對暴走族改裝的最高詮釋。

故事講述的是人類在經歷世界核戰爭之後,倖存下來的人們分為了哥哥部落,每個部落都會將各自的汽車暴走改裝後用來掠奪為爭奪有限的淡水和石油資源。

美式大腳車」作為美國改裝文化的一個流派也曾出現在影片當中。

還記得我小學時期看過的一部名為《四驅小子》的動畫片,片中有一台叫做「大炮特使」的四驅車,就是這種前輪小後輪大的風格。片中更加誇張的設計了暴走改裝後的視覺效果。

在《瘋狂的麥克斯》影片中,幾乎每一台機動車都做了或多或少的暴走改裝,其中有摩托、皮卡、油罐車、SUV和跑車等。

具有商業頭腦的美國人,利用電影展示的手法將日式的暴走改裝文化搬上了熒幕。不可否認,觀眾對於這種「黑色搖滾式」的血腥暴力影片產生了濃厚興趣,票房也確實不錯。

遺憾的是,《死亡飛車》和《瘋狂的麥克斯》這兩部限制級影片並沒有通過審核進入中國的院線。

編輯點評:從日本「浪人」的反叛逆反演變成為今天好萊塢暴力美學的代言人,暴走族式的改裝形式逐漸被人所知。在汽車文化這種十分寬泛的概念里,永遠不會缺少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雖然這種形式我並不是特別能接受,但是文化就必須要講究一個多元化不是嗎?你們說呢?

暴走改裝卻是好萊塢的寵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卡汽車 的精彩文章:

把古董開出博物館 第四屆經典車拉力賽
賓士新款S級正式上市 售93.8-149.8萬元
賓士新款S級正式上市,售93.80-149.80萬元!
新款馭勝S350柴油版正式上市 13.58萬起
駕駛更加輕鬆 4款10萬元自動擋MPV推薦

TAG:愛卡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