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塵鎖紅樓:王熙鳳的善意,溫暖了三個可憐人的心

塵鎖紅樓:王熙鳳的善意,溫暖了三個可憐人的心

塵鎖紅樓:王熙鳳的善意,溫暖了三個可憐人的心

不可否認,作為賈府執行總經理,王熙鳳太過歹毒,明明厭惡賈瑞的調戲,卻不直接拒絕,反而玩起了貓戲老鼠的遊戲,讓賈瑞陷入得更深;原本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把賈璉在國孝家孝期間偷娶尤二姐之事告知賈母,由賈母來處置,偏偏親自出手,連哄帶騙將尤二姐賺進大觀園,然後各種法子折磨對方;饅頭庵老尼激將法讓她上了套,很絕情的拆散了一對苦命鴛鴦;對待下人,基本上是非打即罵的手段……

然而,拋開偏見和主觀意識上的認知,我們仍然可以看得到,人性里善的一面,也曾很耀眼地閃現在這個潑辣、惡毒的執行總經理身上,至少,漠塵以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王熙鳳的善意,曾經溫暖了這三個人的心。

第一、成為賈蓉生命中難得的一道亮光

在《賈蓉的悲劇人生》一文中,漠塵說過,賈蓉身邊不僅沒有良師益友,更無一人疼他愛他,所以,雖然是皇親國戚,享受著烈火烹油般的富貴生活,然而,竟然沒有誰能真正的憐惜和寵愛他,哪怕一點點觸動心靈的溫存,也不曾有過。

但上天總會給這樣的人留一星半點的亮光,溫暖他黯淡、凄涼的一生。況且,連秦檜那樣的人,尚有三個朋友呢。賈蓉還不至於比秦檜更慘,因此,他也還有一個「紅顏知己」曾真心待過他,這個「紅顏知己」之所以用引號,源於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一個是嬸娘,一個是侄子。如果用通俗的說法,可以把他們的關係,定義為忘年之交。但二人的年齡相仿,所以還是叫「紅顏知己」更為妥當。

說到這裡,相信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清楚我說的是誰了。是的,就是被賈母稱之為潑辣貨的王熙鳳。當然,有紅迷解讀為二人的關係不正常,是亂倫之戀。但漠塵不這樣看。首先,王熙鳳的執迷之處,在於財富,所以她瘋狂斂財;其次,王熙鳳何等精明,秦可卿如何生病又如何死去的,王熙鳳絕對一清二楚,儘管身為執行總經理,但那個時代的女人,如果不貞不潔,其下場是相當可悲的,看看金釧為何跳井,晴雯為何死得那麼快,便可知一二了。再者,王熙鳳必然熟知賈母、王夫人的手段,若她不貞不潔,不用等別人處置她,王夫人第一個就不會饒過她。

所以,王熙鳳絕不會亂搞男女關係,置自己於死地。她最大的嗜好,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賺個缽滿盆滿,她可以死在錢財堆里,卻不會死在夫妻之外的情慾中,這也是她恨賈瑞而親賈蓉的緣故之一。其二,賈蓉是寧國府公子哥,未來的族長,也就是說,在家族裡,寧國府是老大,是族長,有權,在社會上,榮國府也只是因著元妃而徒有其名,只有名無實權。身為榮國府執行總經理,自然要靠攏寧國府的人而非像賈瑞那樣窮苦又沒能力的旁支親屬。所以,王熙鳳和賈蓉及秦可卿之間是互惠互利、互相扶持的關係,比較幸運的是,在這其中,彼此都有了深厚的戰友之情及敬重之義。

因此,王熙鳳對於賈蓉,很是信任,而且以為從此不會改變。若不是發生了尤二姐之事(賈蓉挑唆賈璉偷娶尤二姐),想來這段知己真情,還是蠻讓人感動的。而賈蓉之所以依賴王熙鳳,主要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講的寧榮兩府互惠互利、互相扶持緣故外,還有一點極其重要,就是王熙鳳對賈蓉,很多時候如同一個長輩對晚輩的溺愛。而賈蓉自小沒娘,他在王熙鳳身上,看到了娘親的影子。

比如,王熙鳳可以很隨意的罵賈蓉,就如賈母說王熙鳳是潑辣貨,王夫人罵寶玉是個孽根禍胎,是混世魔王,也很像現在的家長,有時候對孩子罵道:小兔崽子,又作什麼?這種罵,是一種親近,一種溺愛。正所謂痴愛生嗔恨,就是太愛你了,愛到對你充滿了種種期待,一旦你並非如我期待的那樣,就有了嗔恨。於是,體現在語言上,就像王夫人罵寶玉是個孽根禍胎,如王熙鳳罵賈蓉「放你娘的屁」,亦是現在的家長罵孩子「小混蛋」、「小兔崽子」。

雖然整治賈瑞是不仁義的,但從王熙鳳找賈蓉及賈薔去對付賈瑞來看,王熙鳳對賈蓉是相當信任的,這一份信任,是賈蓉生命中最難得的一抹暖陽。試問,誰不希望被身邊人信任?

可是,身為父母,賈珍和尤氏,對賈蓉何來的信任?賈珍是非打即罵,因為繼母的身份,尤氏對賈蓉是疏離和淡漠的。妻子秦可卿之於賈蓉,不過是從未紅過臉罷了,這不等同於愛和信任。其他人,更不用提了。只有王熙鳳,給了賈蓉親人之間的親近之情和信任。以至於知道賈蓉幫賈璉偷娶尤二姐時,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哭過鬧過之後,再看見賈蓉,不覺間眼睛又紅了。這是一種挖心割肉的痛,是對賈蓉的失望,卻又不忍再去抱怨。

因此,王熙鳳成了賈蓉生命中極其難得的一道光亮,又因為賈蓉,其妻子秦可卿,也有幸喚醒了王熙鳳心底隱藏的另一份柔情。

第二、為秦可卿短暫的一生,送去最難能可貴的情意。

王熙鳳對秦可卿的好,以及她們之間的閨蜜情,大抵是被所有讀者所承認的。就連貼身助理平兒,在得到薛姨媽派周瑞家的送來的四枝宮花時,都深知王熙鳳和秦可卿的關係,擅自做主替王熙鳳送兩枝宮花給秦可卿。而在秦鍾進寧國府時,王熙鳳又非常主動地提出要見秦鍾,這個時候,又是平兒準備好禮物送過來。尤其秦可卿臨死之前,日理萬機的王熙鳳仍能每天派人去看望秦可卿,並經常親自過去。

而秦可卿死時,獨託夢給王熙鳳,話語中不僅表露了兩個人的感情之深厚,也讚賞王熙鳳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更託付王熙鳳為賈家子孫後代提早預備個出路。

然而,秦可卿是用命換來了賈府人人愛她疼她的境況的。她必須操心費神處理好與所有人的關係,這就導致了她「見了人有說有笑的,他可心細,不拘聽見什麼話兒都要付量個三日五夜才算。這病就是打這『用心太過』上得的。」費心神,便是拿命換。以至於,又傳出關於她與公公賈珍的流言蜚語,最終喪命。即使不上吊,秦可卿的性格也可致其丟掉性命的。

所以,秦可卿這短暫的一生中,雖得了所有人的疼愛,卻無一是真心實意的。所有人之所以疼她愛她,源於她為人處世達到了所有人的滿意。只有王熙鳳,最知秦可卿心事,卻一如既往的關心她,真正的奢望她能好起來。

漠塵始終認為,賈珍與秦可卿的事情,王熙鳳必然知曉,況且焦大還那麼明目張胆的罵出來「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種話,別人都清楚意有所指,王熙鳳更明白。

真正的朋友,不是錦上添花,也不是因為你的好而愛著你。真正的朋友,是雪中送炭,是明明知道你所有的缺點,卻依然善待你並真正的發自內心的疼惜你。王熙鳳或許不是懂得情與愛的人,但她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卻給了秦可卿最真心、最難能可貴的情意。

第三、面對打秋風的劉老老,王熙鳳表現出最大的善意。

這一天,極其平常,賈府沒什麼大事小情,很是悠閑。就連執行總經理王熙鳳也有空並且心情極好地接待了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劉老老,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的老寡婦劉老老,因家道艱辛,不得不厚著臉皮,來賈府撞大運,看看能不能打來秋風。所謂打秋風,就是藉助各種名義或關係討取錢物,也叫「打抽豐」。

不管王熙鳳是真心,還是僅僅因為那一天心情極好,總之,來打秋風的劉老老,不只是見到了賈府的「真佛」王熙鳳,還得了足夠庄稼人生活一年的20兩銀子,屬於滿載而歸。而這不算什麼,最難得的是,王熙鳳又額外給了一串錢,讓劉老老打車回去。更可貴的是,王熙鳳處處照顧著劉老老的尊嚴,而不似平常那般勢利眼的姿態看人。

且看原文: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那灰,慢慢的道:「怎麼還不請進來?」(這裡擺出主人的姿態,並無不可)……鳳姐忙說:「周姐姐,攙著不拜罷(見到劉老老,很體貼的告訴周瑞家的攙著,不讓拜了)。我年輕,不大認得,可也不知是什麼輩數兒,不敢稱呼。(很有禮貌的說明自己不敢稱呼的緣故)」

鳳姐笑道:「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呢,說你們棄嫌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那起小人,還只當我們眼裡沒人似的。」(很客氣,說出了並不是不拿你們當回事,而是不大走動,不熟悉)劉老老忙念佛道:「我們家道艱難,走不起。來到這裡,沒的給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爺們瞧著也不象。」鳳姐笑道:「這話沒的叫人噁心(很有意思的話,卻無形中給劉姥姥台階下)。不過托賴著祖父的虛名,作個窮官兒罷咧,誰家有什麼?不過也是個空架子。俗語兒說的好,『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呢,何況你我。」(何況你我,每次讀這四個字,心底就流淌著一股暖意,鳳姐是多尊貴的一個人兒?此時卻把自己和劉姥姥放在一起,說你我。)

這裡鳳姐叫人抓了些果子給板兒吃(不忘了照顧到小孩子),剛問了幾句閑話時,就有家下許多媳婦兒管事的來回話。平兒回了,鳳姐道:「我這裡陪客呢(此刻體現出鳳姐最大的善意),晚上再來回。要有緊事,你就帶進來現辦。」

……劉老老會意,未語先紅了臉(窮苦人也有自尊)。待要不說,今日所為何來?(很是為難)只得勉強說道:「論今日初次見,原不該說的,只是大遠的奔了你老這裡來,少不得說了……」(好不容易有勇氣說出來了,卻被打斷)剛說到這裡,只聽二門上小廝們回說:「東府里小蓉大爺進來了。」鳳姐忙和劉老老擺手道:「不必說了。」(已經明白了劉老老的意思)一面便問:「你蓉大爺在那裡呢?」只聽一路靴子響,進來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段苗條,美服華冠,輕裘寶帶(漠塵私以為,之所以忽然插進來這一段描述,或許僅僅是為了體現鳳姐對劉老老的善意及體貼,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理,沒有對比,就看不出真心假意)。劉老老此時坐不是站不是,藏沒處藏,躲沒處躲。鳳姐笑道:「你只管坐著罷,這是我侄兒。」(再一次的,給劉老老台階下,很體貼劉老老的為難之處)劉老老才扭扭捏捏的在炕沿兒上側身坐下。

……這劉老老方安頓了,便說道:「我今日帶了你侄兒,不為別的,因他爹娘連吃的沒有,天氣又冷,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說著,又推板兒道:「你爹在家裡怎麼教你的?打發咱們來作煞事的?只顧吃果子!」鳳姐早已明白了,聽他不會說話,因笑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了。」(鳳姐的善解人意,由此體現出來,也給劉老老留了體面)因問周瑞家的道:「這老老不知用了早飯沒有呢?」劉老老忙道:「一早就往這裡趕咧,那裡還有吃飯的工夫咧?」鳳姐便命快傳飯來。(體貼入微,照顧得很是周到)

……劉老老已吃完了飯,拉了板兒過來,舔唇咧嘴的道謝。鳳姐笑道:「且請坐下,聽我告訴你。方才你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又一次,給劉老老留了體面)。論起親戚來,原該不等上門就有照應才是,但只如今家裡事情太多,太太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是有的。我如今接著管事,這些親戚們又都不大知道,況且外面看著雖是烈烈轟轟,不知大有大的難處,說給人也未必信。你既大遠的來了,又是頭一遭兒和我張個口,怎麼叫你空回去呢(此鳳姐之善意)。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作衣裳的二十兩銀子還沒動呢,你不嫌少,先拿了去用罷。」(不管這二十兩銀子是不是太太給丫頭們作衣裳用的,但總之,是沒動的一筆錢,及「你不嫌少,先拿了去用罷」這句話,可看出鳳姐的素養。對比現代人捐助或送給親友的舊衣物,要麼是自己嫌棄的,要麼是隨隨便便送人了,要麼就是臉上帶著笑,眼裡暗藏蔑視的給人,要麼就是必要顯擺一下自己的善良,四處宣揚,要麼便是跟受助者說一些邀功的話。也就是說,大部分捐助者,極少像鳳姐這樣,處處照顧到受助者的尊嚴,讓受助者感受到體面。)

那劉老老先聽見告艱苦,只當是沒想頭了,又聽見給他二十兩銀子,喜的眉開眼笑道:「我們也知道艱難的,但只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呢。憑他怎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壯哩。」(此話極不雅,也難聽)但:鳳姐笑而不睬,這笑而不睬,看似無情卻有情,再次給劉老老留了體面,照顧到她老人家的尊嚴。其實,劉老老未嘗不知這話難聽,想必話一出口,就有所覺察了,可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如果沒有素養的「真佛」,必然拿話回應,不管這回應的話是好聽難聽,都足以讓劉老老難以自處,想她劉老老已經八十來歲,若不是太艱辛,又怎肯放下尊嚴,乞丐一樣的求助賈府?而鳳姐能夠顧及到劉老老的體面和尊嚴,這份善意不可謂不大。

鳳姐道:「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這二字極好,維護尊嚴之妙詞)給這孩子們作件冬衣罷。改日沒事,只管來逛逛,才是親戚們的意思(當劉老老是自家親戚一樣的邀請)。天也晚了,不虛留你們了(此一誠意)。到家該問好的都問個好兒罷。」一面說,一面就站起來了。

其實,王熙鳳這短暫半生,不只是對以上這三人表現出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情,她對孤苦伶仃的黛玉、對忠誠不二的平兒、對自己的女兒巧姐、對婆婆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煙,都付出了真心實意。然而,最令漠塵感動的,是她放下身段,以最大的善意,招待了打秋風的劉老老,所以,留餘慶恩澤了慘遭被賣的巧姐,最終得到了劉老老傾盡家產的救助,從此平平安安度一生。

這也是為什麼屠殺一輩子的人,一旦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的緣故。因為手握屠刀的人,平時都狠毒、奸詐或惡到極致,但是,無意中覺醒並決定以善待人時,這個善意將是非常大的,而其從善的決心也較一般人更為堅定,正所謂業力不敵願力,有再大的業力,只要願力大過業力,便立地成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心無塵 的精彩文章:

塵鎖紅樓:晴雯這類人,如何縱橫職場無往不利?
塵鎖紅樓:淺談寶黛釵的修行之路
塵鎖紅樓:趙姨娘的好命,連元春都比不上
塵鎖紅樓:湘雲,也是有命無運的女子
塵鎖紅樓:從秦可卿和香菱際遇,看釵黛之命

TAG:蓮心無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