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孩子,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Hey~

我們又見面啦~

GIF/176K

2017.09.20

開學了。

朋友圈裡看著都是幸福滿滿的開學季。

看到小小的身體背著書包,弟媳婦拍下侄兒歡快地離開家,沖向學校的背影,配上文字:小小讀書郎,新的旅程開啟,靜待花開。

這是幼升小的孩子。

看到遠在黑龍江的文友,拍下她的侄兒西瓜哥的,一身白衣校服帥帥的,回頭咧嘴一笑,露出兩個缺門牙,萌萌的,可以想見這姑姑滿心的愛。

這是小升初的孩子。

同學的孩子考上了高中,文友的兒子考上了大學,他們的朋友圈裡,充滿著軍訓的激情。

字裡行間,圖片畫面,無不浸潤著父母對孩子的希冀

一切的一切,都多麼的充滿朝氣和希望

但是,卻在開學的幾天,聽到兩個不好的消息,很是痛心。

一個是某學校門口發生了一起車禍,原因,竟然好像是剛入學的高一孩子,路上帶著耳機走,沒有注意到危險的來臨。

另一個是某高三的學生墜樓,警方排除他殺的可能。

這話說的很含蓄,排除他殺,那就是自殺?

作為一個家長,最怕聽到這種話題。

雖然跟他們素不相識,但是,我也是母親,陪著孩子從幼升小、小升初、中考的一個個關口闖過,深知,這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父母和孩子都投入那麼多精力,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這位才從中考衝出來的孩子,還沒有來得及振翅高飛,卻意外因為戴耳機邊走邊聽,倒在這車禍中。

無法想見,家人有多痛苦,心都碎了。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如果中年喪子,從此成了失獨家庭,這是怎樣的一種悲痛?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希望。

但是,生命卻又如此脆弱。

可能就會因為一場車禍、一場考試,一個小舉動,一個疏忽,讓一個家庭墮入萬劫不復的悲痛中。

昨天晚上,開車回家的路上,見前方一個車子開得特別慢,占著中間的車道,慢騰騰的。

我向來開車是極有耐心的,也憋得沒法,還是超過去看下怎麼回事?

結果一看,手機屏的熒光映在司機的臉上,他,左手扶著方向盤,右手舉著手機在眼前,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馬路殺手們,你們的手機真的這麼吸引人嗎?

再想玩手機,請不要在開車的時候耍。

你們這是開著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啊,不是窩在你家沙發上,旁邊是時速至少40-50的汽車,若出事情,可能就在一瞬間!

受傷的,是幾個家庭!

我一下子想起那個戴著耳機出車禍的學生孩子了。

想起那些下了晚自習騎著自行車回家的孩子們了,不由一陣緊張和心疼。

雖然知道學生們學習辛苦,想聽音樂放鬆一下,或者覺得戴著耳機挺酷,但是,最好不要在公路上走路或騎車時戴耳機

因為,上學、放學路上的危險,無處不在。

即便是你們自己注意,還有那麼多馬路殺手,我還看到過幾次邊騎電瓶車,邊看手機的例子。

萬一出了事情,是對一個家庭的巨大打擊。

一定對自己的家庭要有責任感。

責任感,不論是行人還是司機,都是隨時要考慮到的。

今年應該是看到有幾個學生自殺的例子了。

一個是前面說的剛上高三的孩子,還有一個是今年高考,沒有被理想的學校錄取的高三孩子,也跳樓自殺了。

心真的很痛。

有多重要的事,比生命更重要?

有些也許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有些也許在乎別人的評價,甚至,我們家長,也在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每月被各種分數和排名刺激著,攀比和被攀比著。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出色,也許就會在孩子面前念叨,你看人家誰誰考了多少,誰誰考的985或者211的名校,你怎麼就沒怎麼長進?

分數成了孩子們的財產,分數高的便是高富帥,分數低的好像只能自慚形穢。

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們也像大人一樣,用財產的多少來看高或者看低自家父母,是不是更加可悲呢?

如果當孩子們的生命不能承受這種壓力而逝去時,那些分數、排名又有什麼意義呢?

多年來的辛苦、奮鬥、打拚、沖關都將付之東流

天下父母,最希望的還是有一個積極樂觀、快樂向上、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一定只去追求成績好。

孩子們,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請務必珍惜、保重。

因為你們的生命不僅僅屬於你自己,還屬於你的父母、你的家族,所有愛你的人們。

世人們,沒有什麼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請務必少一些開車陋習,看到孩子們,腳下的油門稍微放緩一點,開車的注意力集中一點,晚上開車不要開著大燈射花人的眼。

不要開車時玩手機!

不要開車時玩手機!

不要開車時玩手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因為,可能你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動作,都可能給一個家庭帶來滅頂之災。

切記,生命,真的很脆弱。

THE END

此處為招募:

一氫教育公眾號招聘作者啦!

如果你有很好的文字能力

對教育及其周邊現象有敏銳洞察力

歡迎聯繫我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頻陪伴 的精彩文章:

那些「狼孩」是如何養成的?

TAG:同頻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