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遊志 迷失北海道

旅遊志 迷失北海道

數到四,關注我

在你的夢裡儘可能游向遠方。

離開:

你的家

你的伴侶

你的孩子

你的寵物

你的財產

你的工作場所

你的同事

看你會溺亡還是生還。

——《連接篇Ⅲ》

小野洋子 作

張芸 譯

「生活是這樣子,不如詩;轉身撞到現實,又只能如是…」

忙終歸是忙的,所幸工作幾年來,每遇假期也能偷閑去個一兩次遠方。餘下日子,在冬天懷念夏天,在戈壁懷念濕地,在渾濁的北方懷念清透的南方,在現世懷念舊往。

2016年底去了北海道,本著孝順陪家人的原則,偷偷滿足小小私慾。坦白講,飛機落地一刻心裡是有一點小失落的。目之所及一片蒼茫空曠,要不是一架又一架印著日文的飛機呼嘯著降落,我幾乎以為自己不小心回到故鄉玉龍機場。來之前,是有做過攻略的。可能是日劇的濾鏡太過厚重,你能查到的所有關於北海道的信息,都帶著一層迷濛浪漫的光暈,那光暈晃得你不由自主開始幻想,直到雙腳踏上北海道土地那一刻,腦中五光十色的泡泡才開始真正幻滅。

初見小樽,天空特別低,悠長曲折的下坡路盡頭便是海,有點鎌倉的意思,但又很西化,兩側的石頭洋房令人彷彿置身南歐。不倫不類,我的第一印象。還好,酒店不錯。晚上,家人泡溫泉,我打開電視,居然搜到鳳凰衛視,正在播NHK的《紀實72小時》--。

講一個人,騎著摩托車走了很遠的路,當被問到為什麼來這兒,他笑笑說就是想來看看。第二天離開前,他主動找到攝製組,說想了一個晚上,覺得自從走上社會失去了很多東西,想要找回最初的自己。然後他帶著日本人慣有的禮貌微笑離開了這最北的地方。這時候字幕打出,「為了一瞬間的烏托邦」。看到這,我一下子控制不住跳起來,又重重的坐下,那一刻的觸動難以言喻,一部分的泡泡好像被一種難以名狀的力量再度推回到我的身體里。一定要去看看!

由於期待,我幾乎在凌晨醒來。車站很遠,要坐大概四個小時車程。上天賜給日本人的是一種被大海和地震包圍的危機感,恐懼源於此,恩賜也源於此。一月的北海道,蒼茫而寧靜,酒店門前的原始森林裡,每一片落葉都朝著日出的方向,紅松鼠在杉樹枝上來回奔跑,風從海上來,越過林端,一如日本人刻在骨子裡的性格——哀婉清寂。熱到不要命的車廂里,一邊看著窗外偶爾略過的站檯燈光,一邊想到某一部日劇里冷淡的男人說起他少時的愛情--- 一場屬於北海道的私奔之旅,乘著風雪中如迷霧般的雪國列車,帶著中二時期與全世界為敵的激烈又決絕的熱情。

幾經輾轉,終於到達傳說中的車站。嗯,如想像中一般破舊不堪。聽旁邊導遊介紹說,因地處偏僻連年虧損,三年前本計劃關掉車站,意外發現還有個女高中生要乘坐它去上學,於是便留存下來。只有固定時間的兩班車,即女生的上下學時間。後來女孩畢業,車站也隨之關閉。我忍不住笑,也太浪漫了吧,一人車站,虧日本人幹得出。

我始終覺得,旅行的快樂是任何娛樂都無法比擬的。借用博德里亞《冷記憶》里的一段話:「旅行的樂趣,就是沉浸在他人故鄉,然後又完好無缺的走出來,心中充滿快樂,任憑他人承受自己的命運。「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生時刻,都用來應付眼下,解鎖問題,馬不停蹄做出計劃和回顧,循環往複,讓人以為沒有盡頭。但還總有那麼幾個瞬間,比如里程碑事件達成時的酒後,在微醺的圓滿感里,因為抬頭看見星空,或者低頭看見燈影,就那麼兩三秒,熱血湧上心頭,讓人以為自己還有機會做任何事,去到任何地方,成為任何人。

有那麼些許片刻,或許是悠閑造就的錯覺,也敢大著膽子展開對未來最狂野的想像。不知是不是自己腦補能力過強的緣故,每次出行,都好像拍了一場電影,總會遇見可愛有趣的人和事。

北海道的溫泉設施可能不如箱根等地完備,但就溫泉本身而言,是非常棒的。酒店頂樓有露天風呂,裹著浴衣,頂著山風,那種身在熱湯,頭頂白雪的滋味,實在speechless。我和外婆比較保守,專挑晚上十點左右,人少的光景去泡露天。酒店很貼心地準備了可以下水的專用浴衣,一個老奶奶很萌的拿著浴衣一籌莫展,一邊用日語嘰里咕嚕跟我說著什麼。我二話不說乾脆利索地幫她把所有帶子整理好,幫她穿戴整齊,老奶奶一下子露出少女般羞澀的微笑,而後熱情的拉著我和姥姥一同走進溫泉。

尷尬么多少是有點的,說好日本人的拘謹克制呢?一秒尷尬轉身被眼前震撼打破,大片大片的白雪如奶油一般覆蓋著阿寒胡,湖面不時升起幾束煙火,低低照亮一小片夜空,煙火散去,星星便一顆一顆蹦出來,大的讓你懷疑自己的眼睛。我們三人靜靜看著,不時相視一笑。老奶奶講日文,我就用簡單的英文回應,神奇的是,竟然可以理解對方的意思。她頑皮地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我笑了,也許她在表達,如此美景死而無憾吧。

再度安靜了片刻,老奶奶輕聲唱起了鄧麗君的《空港》,也是一首恰好我會的日文歌。管他標準不標準,我跟著唱起來。純粹的靜謐中,只有來自山川湖海的萍水相逢之人,在一處美景唱同一首歌,什麼文化衝突語言障礙,這美景為你我共有,人世間恩怨與此處無關。

日本老人其實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都很好,好似年輕時過於刻意拘束,上了上歲數突然像是返璞歸真到了童年。我在盥洗室見過一個佝僂腰身,卻不忘掏出洋紅色口紅補妝的老太太,還見過走在路上,坦然無畏背著hellokitty口金包的老爺爺,他們好像到了一定歲數才開始活得明白,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哎喲,我這耳朵眼睛可聽不到,也看不到啊!遙望眾生,無知無覺,無言無畏,由此生髮出的坦蕩,多麼誠實美好!

想來同樣印象深刻的還有那個居酒屋的年輕老闆。住在釧路的一晚,呆著無聊突發奇想拉著外婆去居酒屋。一來北海道的海味久負盛名,二來也想小酌一下讓幾天奔波舟車勞頓的外婆睡個好覺。熙攘了一天的主幹道已入深眠,可每條小街卻是一番低調的喧鬧。街上三兩行走於夜色中身穿長風衣手提公文包的上班族,樓宇間儘是密密麻麻的霓虹logo,隨意靠近一家裡面的氣氛都甚是火熱朝天。唯一 一家不需要等位的居酒屋熱情的迎我們進去,有人殷勤地跪著幫我們脫外套,還沒坐穩,泛著泡沫的茶水已經擺在桌前。

在電視機里相撲的吶喊聲中,老闆走到格板前雙手環抱全神貫注,食客們一邊用餐一邊盯著電視偶爾助威幾聲,恍然間覺得像是一大家人圍坐在家中用晚餐,溫熱的幸福感在寒冷深夜撲面而來。不知是耳環戴的過於招搖,還是點的食物對於二人而言過於豐盛,總之我們成功的引起了本在隔板後忙碌調酒的店家老闆的注意。那老闆目測年紀和我不相上下,甚至更小,白凈清秀,瘦削的身體撐起來一件印著青波紋的和風襯衫,頂著個花了很多時間打理的泡麵頭,兩道彎眉打了雞血般上揚,見我看他,便回應一個禮貌的微笑。

在國外我一向臉皮厚的可怕,想都沒想,就用英文跟他討酒。他愣了一秒,用濃重的日本口音英文教育我說:不適合喝酒哦,實在要喝的話,就喝茶。我固執的用手指戳了戳梅子酒,一臉不甘。沒想到他同樣固執,比劃半天,漲紅了臉,估計是想表達的意思過於高級以至口舌被陌生單詞絆住,無法陳述。好在,牛扒煎的足夠嫩,鮭魚肉香撲鼻,就連旁邊作為裝飾的晶瑩剔透的鮭魚籽,都很想一口吞下去,算了,沒酒也談不上遺憾。

我外婆吃的顧不得說話,已經很撐,還在默默往肚裡咽。結賬的時候,小哥抿著嘴跑過來,遞給我他的手機,我看見上面有一句話,是用內置詞典翻譯過來的:「牛肉美味,三文魚美味,都是好吃的,不要喝酒,讓你的舌頭感受。」我頓時忍俊不禁,怎麼那麼可愛啊!!作為回報,我用簡單的日語道了感謝,讚美了食物。

我們走出門沒多遠,聽見身後有人輕聲喊「橋豆麻袋」,本能回頭,發現是老闆帶著他的兩個可愛店員小妹。他們笑眯眯追上來,雙手捧著兩根上面畫了笑臉和日文的香蕉,還沒等我鞠躬他們就害羞的跑掉了。那場景特別日劇。風好像大了起來,打在臉上,很冷,又不是很冷。閉上眼,我,與身邊這些,走在路上的日本年輕人之間的界限彷彿消失,我們都是地球上的一個小點,努力的滑動著自己的軌跡,偶有交集。我們都還沒有被社會定性,也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

我們被時代推著往前,接受變化並尋找同類。生命實在是太過薄脆的東西,並不比一株植物更經得住年月風雨,用對自然傾心的眼反觀人生,使我越發覺得陌生人間情誼的難能可貴,人與人湊巧的藤葛時有發生,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湊巧是不會再有的。

離開北海道,

日子終要繼續。

辭了舊歲,

願生活依然有酒有肉有希望,

如詩,如歌,如理想。

謝絕轉載

About Marina Lo:

學過畫畫中文系畢業喜歡心理學一不小心進入媒體圈的花藝設計師

MarinaLo花藝品牌主理人

喜歡旅遊,喜歡手作,喜歡慢節奏,分享生活中的美好與不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rinaLo 的精彩文章:

TAG:Marina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