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財務思維?

什麼是財務思維?

馬雲曾經說過一定不會請CFO來當CEO,但阿里巴巴CEO張勇就是財務出身。

有的人說財務太保守,也有人說財務很嚴謹,財務出身的人的思維方式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

說說自己的一點體會吧,財務工作十二年,從會計到主管,到經理,到總監。

首先,說說財務思維,個人覺得這是個很泛的叫法,不是一個專有名詞,比較難給它定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分工日益細化,財務工作包含的內容被分解到各個不同的崗位:收銀崗,資金崗,融資崗,應收會計,應付會計,總賬會計,報表會計,還有分析崗,稅務崗,成本崗,費用崗,甚至專門的開具發票崗,稽查崗,等等不一而足,都是財務工作範疇,這麼多的不同崗位,很難想像他們會有一致或者雷同的思維。

當然,泛泛而談,財務思維也是可以給個定義:財務思維的人應當有成本概念,有資金和稅務風險意識,並牢記資產=負債+權益,這是財務工作管理的明確範圍。 財務思維可能會是企業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需要的一種思維或習慣,但絕非全部,就像使用電腦和開車一樣,如果你僅僅局限於使用電腦或汽車,那可能你就只能是個操作員或者司機了。

第二,再說說從事財務工作的人有哪些思維慣性。在我還是個會計的時候,每面對一筆業務,我的想法是應該怎麼做賬,應該借什麼,應該貸什麼,科目明細是否會有錯誤或重複,輔助科目是否恰當,月底是否需要結轉或者分期,對資產負債和損益會有什麼影響。

>> 當我做主管時,我面對一筆業務會考慮什麼時候需要資金,什麼時候收回資金,可能面臨什麼樣的稅務影響,對接的業務部門需要什麼樣的財務支持和數據反饋。

>> 當我做財務經理時,我在看財務報表是否與公司業務匹配,公司當前階段是否有不可控的資金和稅務風險,下屬是否及時完成了日常工作,他們的工作分工是否平衡協調,是否飽和,工作狀態是否穩定,是否還有潛力可以挖掘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他部門對財務部門有哪些看法和要求。

>> 當我是財務總監時,我開始要求財務經理和業務部門配合開分析公司的資金迴流情況,公司的經營狀況,銀行和稅務部門的關係是不是到了要去維護的時候了,部門以及公司的規章制度是否符合當下的業務工作需要,公司的架構是否有調整的需要。

綜上,我要說的是不同階段和的財務工作者應當會有不同的思維慣性,才能與時俱進,並完成好相應的工作。

---------------------------------

當然,一路走來,我能感覺到自己這麼些年保持如下的一些習慣:

1. 關注數據,因為財務工作很多時候總是用數據說話;

2. 要求準確,因為數據是確定的東西,除非分析和評估,絕大多數時候,財務數據應該是準確的,這樣,才影響了財務工作者在工作之外對數據和準確率的要求,屬於副作用範圍,可好可壞;

3. 檢查,也源於數據準確性,面對數據和報告,總要檢查下數據的準確性和邏輯是否相符,否則,總覺得不踏實;

4. 分析,業務做的好或者不好,都要從財務角度分析一下,分析多了,就影響到生活了。在我看來,現階段,局限於大數據收集和使用的有限性,很多老闆等真正的決策者並不最終靠數據來做決定。分析多是建立於過去的數據,而未來是是一個趨勢,不確定性非常大,如果一個財務人員過於相信自己的分析,那麼,犯錯的幾率就大了。

5. 不夠了解業務前端,在預算做的不充分的情況下(即使預算做的比較細也難以避免)財務工作者很多時候是在與業務發生的結果數據相伴廝守廝混,真正全鏈條接觸和參與業務的財務工作者非常之少。而這,我估計是馬雲不希望找個CFO來做CEO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慣性思維吧,財務工作是我所熟悉的,個人覺得財務工作是有一定的進入門檻的,也就是所謂的專業性,這個門檻擋住了一部分人進入財務工作領域,同時,阻礙了更多人踏出這個領域,進入更高層次。但凡領導崗位都不是什麼專業崗位。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 優賁財稅)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熙庭--會計之音 的精彩文章:

會計人如何審核合同中的訂金、定金、押金

TAG:張熙庭--會計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