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洗牌or蛻變,民促法給培訓機構帶來了怎樣的「抉擇之戰」

洗牌or蛻變,民促法給培訓機構帶來了怎樣的「抉擇之戰」

本文共5790字,預計閱讀6分鐘

9月1日開學後的一個星期,杭州某培訓機構的李校長自從收到網傳的整改消息之後,幾乎每天都是憂心忡忡,消息裡面提到,「場地不足500平的培訓機構將被直接取締,同時責令機構一周之內退還學生所有學費。」讓李校長感到焦慮的是他的辦學機構只有200平米,學校地方不大,主要從事書法、美術素質教育培訓。

新民促法自9月1日實施之後,各地開始同步民辦學校的落地配套政策,對培訓機構的影響也不例外。業內觀點普遍認為,民促法實際上影響的是學歷制學校資產,對培訓機構利好。其實,民辦培訓機構面臨的變化也是暗潮湧動,如培訓機構與教師的角色轉變,資本化變動,教育資產證券化等。

《民促法》修正案和《分類登記細則》規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其中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在民政部門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或在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登記為事業單位。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設立,《分類登記細則》中規定,「正式批准設立的營利性民辦學校,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的管轄許可權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也就是營利性教育培訓機構要進行企業法人登記,需要獲得辦學許可證;登記的負責部門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9月初,國家工商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有關通知,規定營利性民辦學校名稱登記管理辦法,其中包括文化教育類民辦教育機構(含培訓機構/學校)、民辦高中、民辦幼兒園等登記細則。在此之前,國務院一直未發布專門針對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辦法,但授權了上海、浙江等地試點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由此出現很多以公司形式註冊的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而這些培訓機構大多數都未獲得辦學許可證。

民促法的促推下,多地整頓之後給行業帶來哪些思考?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及機構里的教師如何應對角色轉變?是否加快教育資產證券化的步伐?

第一部分:風雨整頓後的思考,教培行業難規範?

「在上海『轟轟烈烈』的培訓機構整頓行動中,居委會大媽代表了重要角色,穿梭各大社區小巷,暗中觀察那些不起眼的培訓班/培訓機構,然後秘密上報……」知情人向鯨媒體如是描述。根據上海市教委截至7月份的數據,502家從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開展學科類和學科延伸類培訓的「無證無照」教育培訓機構已進入逐步關停階段。

不單是上海,杭州或許還將開始「整頓之風」,如此大動干戈,是要對K12課外輔導機構進行大洗牌?對此,浙江大學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華向鯨媒體坦言,「不清楚政府有沒有洗牌的謀劃,但整治將產生類似的作用。」他表示,整治以後,民辦培訓機構將更加健康,中小培訓機構只要依法辦學,規範辦學,創新教育產品,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事實是否如想像中那麼簡單?整頓之下給行業留下了哪些反思?

·民辦培訓機構的角色轉變?

民促法實施之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可以獲得營利性民辦機構的身份,簡單而言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將更具公司色彩,具備融資上市等多種選擇。業內人士表示,絕大部分的培訓機構都會登記為營利性,可能會享受營利性的稅收優惠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提到,在民促法實行分類管理之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可以註冊為企業法人,也可以註冊為事業單位;分類管理之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有兩種選擇,可以成為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按照新民促法進行工商註冊,以營利性民辦學校方式註冊。反之,登記為非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按照各地相關的規定落實相應的政策優惠,如稅收等。

雖然各地開始逐步落實民辦學校的配套機制,但是民辦培訓機構畢竟不同於民辦學校,吳華直言,「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出台相應的實施意見。」

那如何定義傳統公立學校與現在民辦培訓機構的角色和定位?陽光教育校長呂福生認為,兩者之間是不能進行比較的,不論是從國家的角度還是大眾的角度,大家認為真正的教師,真正的教育機構還是主要存在於公辦學校。「國家把民辦培訓機構當作教育機構來管理,可是在收費、稅收方面以企業身份來對待。」

他還補充到,「社會地位層面無法進行比較,但在角色定位層面上,他們確確實實是在做教育,不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培訓機構,他們只是盡到了自己的教育責任。」

·辦學許可證之困??

據了解,民辦教育實行分類管理之後,各地對非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註冊登記沒有分歧,基本的做法是,申請登記的非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先要經教育行政部門或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批,獲得辦學許可證之後,再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或者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

如此看來,這個環節始終都要圍繞「辦學許可證」,如果辦學許可證的審批受到影響,機構則要陷入「兩難之地」。目前各地對於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登記、註冊存有不一樣的意見。

據熊丙奇觀察,目前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是,設立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按照《民促法》的規定,需要經過教育行政部門或勞動行政部門審批,獲得辦學許可證;

第二種意見是,設立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與設立營利性的舉辦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不同,舉辦學歷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需要辦學許可證,而進行非學歷教育培訓的營利性教育培訓機構,不必像設立非營利性教育培訓機構那樣要求獲得辦學許可證,但需要工商部門在登記時徵詢教育行政部門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根據教育部門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決定是否登記。此即為上海實行的登記方式。

第三種意見是,不必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勞動行政部門審批,或徵詢意見,而直接由工商部門按企業登記辦法登記;在登記後,對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項目實行備案制。

熊丙奇則更傾向於第三種採用備案制的意見,「備案制是把教育培訓項目向工商部門備案,對合法的培訓項目,監管部門並不干涉,只有違法、反科學的培訓項目監管部門方可叫停,但卻有利於監管部門掌握培訓機構的經營狀況。」他表示,備案制是實施風險保證金制度、學雜費專用存款賬戶監管制度極為重要的配套制度。

第二部分:重新定義輔導機構教師身份,師身也要「堂堂正正」?

·輔導機構教師的角色轉變?

根據中國教育學會此前發布《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很多教師普遍沒有正式編製,缺乏行業認證體系;其次輔導機構教師人員流動性大,普遍素質參差不齊;與此同時,工作壓力和強度大、工作投入和回報不符等情況普遍存在。

民促法施行之後,會給輔導機構教師帶來哪些影響?據了解,今年9月新民促法正式頒布實施,第一次明確民辦學校和教師具有與公辦學校和教師同等的法律地位,其中民辦學校就包括了民辦培訓機構

近日,在教育部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的《中央有關部門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任務分工方案》文件中,鯨媒體注意到,一些對民辦教育教師利好的信息,例如鼓勵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享受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的人才引進政策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時報社研究所所長王習農表示,修訂後的民促法首先對輔導機構教師的地位進行了肯定。「民辦教育將進行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管理,『規範』將成為主要趨勢,而這個規範既包括對機構辦學、經營方面的規範,也包括對教師教學等方面的規範。」

王習農補充到,「民辦培訓機構教師的社會地位在法律上是與公辦教師同等的。他們共同關係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民辦教育本身就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兩者聯動發展。今後,公辦、民辦教師的合理流動也是有可能的。」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王文源則表示,新法新政對民辦教育的影響會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包括民辦教育財產權、民辦教育法人屬性權益、民辦教育舉辦者的合法權益、民辦教育公共財政扶持政策、民辦學校稅收優惠政策、民辦學校教師的社會保障、民辦學校監督管理事項等等。

·逐步規範輔導機構教師??

在規範輔導機構教師標準方面,我們可以關注到一些信息,例如,2016年10月,中國教育學會研製並發布了《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標準(試行)》和《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水平評價標準(試行)》兩個文件,逐步建立起了初、中、高三級輔導機構教師的專業水平等級認證體系。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念魯表示,目前中國教育學會正在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合作,逐步建立起行業規範機制,開展並建設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的第三方質量認證和評估體系。

中國教育學會還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輔教認證考試基地、輔導機構教師專業電子檔案庫。楊念魯提到,「我們作為學術組織起的是輔助作用,管理的職能由政府負責,我們輔助有關部門對全國輔導機構教師實行統一規範管理。同時逐步將中國教育學會輔導機構教師專業水平等級認證工作發展成為輔導教育行業的專屬教師職稱體系。」

此外,鯨媒體還了解到,包括新東方、卓越教育在內的一些機構在教師培訓與發展方面擁有自己的評價標準與體系。隨著輔導機構的發展,很多機構都在著手制定培訓機構教師標準,不過他們是否可以立足於行業並形成規模效應,還是要考驗其公信力與落地的執行力。

在機構教師評定標準的助推下,輔導機構教師的評定面臨很多機遇和挑戰。趙爾迪曾向鯨媒體表示,「當行業里有了標準化的培訓課程與培訓考試之後,教師就可以通過準備考試獲得很多東西。老師也可以沿著這個標準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這是整個過程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對機構和社會來說,對龐大的教師群體,家長如何知道老師具備這樣的教學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還需要注意的是,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可能對小機構不是很利好,機構需要在培訓老師方面花費更多成本,教師的准入門檻也提高了。在民促法的逐步規範下,培訓機構市場也可能會產生諸如輔導機構老師認證、或者輔導機構教師培訓等商機。

第三部分:營利性培訓機構難獲暴利?

·選擇營利性或將實現暴利??

當培訓教育機構選擇營利性之後,可以轉為企業身份進行正常融資與上市,那是否會更容易實現暴利?

根據騰躍校長社區發布的《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藍皮書2016-2017(K12卷)》數據,目前教培行業進入整合調整期,自2014年起成立的培訓機構超四分之三,十年以上的培訓機構僅佔12.1%。其中,31.2%的機構年凈利潤在20%以上;34.1%的機構今年無法實現盈利,其中有13.8%的機構虧損,20.3%的機構凈利潤持平。

熊丙奇向鯨媒體坦言,「教育培訓機構選擇營利性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這麼暴利可以獲得很多資金與收益,教育培訓機構還要解決企業現金流的問題,實現盈利實際上非常難。」他舉了一個例子,「有很多一對一的教育培訓公司,實際上活的都非常艱難,在線教育培訓領域賺錢的少之又少,因此資金經過中國教育概念股在國外發行之後,投資教育並不能馬上獲得暴利。」

此外,對培訓機構的整治,也會對行業規範起到一定作用,這種整治有利於高教育行業的准入門檻,但有一點對培訓機構是利好的,就是不允許公立學校的老師出來辦班,以免造成不正當競爭。」騰躍校長社區創始人常筠如是說。

「這對中小機構而言,實際上是一個機會。」呂福生校長繼續補充到,「任何行業的大變局都會導致原來的一些龐然大物轟然倒下,而能夠把握趨勢的機構就可以脫穎而出,這既是一個挑戰,也需要看培訓機構如何把握。」

雖然杭州等地正在面臨嚴峻的整治,但一位杭州培訓機構校長則大膽猜測,「估計目前管理部門和培訓機構都在處於觀望狀態,如果沒有辦學資質的機構一定要取締,存留的機構估計所剩無幾。」

新民促法下,各細分領域面臨著哪些機遇?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周喆曾在演講中表示,在非學歷培訓與職業教育領域,其公司制非學歷培訓企業登入A股條件成熟,預計最快完成IPO;在學前教育領域,學前教育普及和普惠制政策已明確,可以變更為營利性幼兒園,被A股公司收購;在義務教育領域,以VIE或者香港上市為主流;在高中與高等教育領域,其規模較大、收入穩定、利潤率較高,需與義務教育實體切割,而後變更為營利性學校。

熊丙奇提到,目前可以關注的細分領域是學前教育、K12學科培訓教育與繼續職業教育。「學前教育肯定是早教培訓,現在魚龍混雜的情況比較嚴重,這與行業特點息息相關。」

·加速教育資產證券化??

相比於處在國家學歷教育體系的民辦學校,身處非學歷教育體系的培訓機構似乎成為民促法最大的受益方,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之後,是否更有利於機構加速資產證券化?

周喆曾表示,目前最可能直接實現A股上市的是培訓機構,集中於非學歷培訓、職業教育或補課類培訓機構。他還表示,「我們認為它們可能是最符合新《民促法》所規定的一些法人責任的機構。當其把自身業務規範後,它們是最符合上市要求,且能最快通過上市途徑實現資本運作的企業。」

除了直接IPO實現證券化,周喆還提到,還有一條重要的途徑就是資產重組登陸A股市場。其中,資產重組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其中採用現金收購手段的交易,未來估計將非常活躍;一類是重大資產重組。「針對教育企業的監管會更加嚴格,過會難度較大。」

常筠認為,目前線下K12機構擁抱資本的情況比較少。「教育機構跟互聯網公司不一樣,如果純線下機構發展的瓶頸不是錢,不是資本,是人。機構其實是要把股份分給能幹事的人,而不是給不干事的投資人。」

她還表示,收購本身有一定的困難,如果被上市公司收購,需要重新核算利潤,但小機構在財務方面並不是很規範。如果按上市機構要求來算機構的利潤,是沒有太多利潤的,沒有太多利潤給的估值就不會很高。」

在財務審核方面,周喆也表示培訓機構普遍存在賬務處理落後的問題,「一是政府補助的賬務處理不恰當、相關資金入表後分類不清;二是教育公司重現金流和出納,而輕財務核算。普遍缺少先進的財務系統支持,多採用手工做賬的粗糙手法,導致問題頻發。」

吳華也曾提到,「教育板塊的市值會達上萬億元規模。」對於鯨媒體此次採訪,他表示,「培訓機構上市將會增加,板塊效應會增強,但隨著同類上市公司增加,估值會下降。」

K12培訓機構的野心開始「蠢蠢欲動」,紛紛向A股看齊。前不久,龍門教育欲通過科斯伍德登陸A股市場;明師教育終止掛牌新三板,也是打算登陸A股。A股大門堂堂正正向營利性培訓機構打開之後,老牌機構擁抱資本的動作會不會更多?

關注鯨媒體,回復藍皮書了解購買《中國中小學創客教育行業藍皮書(2016-2017)》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鯨媒體 的精彩文章:

2016年直營幼兒園單園收入95.06萬美元,紅黃藍還要跨過哪些坎?
君嶺Dreamlink Edu完成近億元 B 輪融資;中教控股擬赴港上市;VIPKID單日營收突破6500萬元
熊劍明:玩轉AR,「小熊尼奧」偏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資本布局如火如荼!新東方、好未來、51Talk等6家中概股最新財報透露了這些秘密……
雄鷹教育、東聯教育等發布2017半年報;融聚鄰里獲數千萬融資;佳一教育增資全資子公司

TAG: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