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一引其綱 萬目皆張 破解「產教融合」難題

一引其綱 萬目皆張 破解「產教融合」難題

產教融合已成為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原則。但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如何實現教育與產業的一體化發展,將專業鏈和產業鏈真正融通?如何做到校企協調互動、建立協同育人長效機制?如何保證產、教雙方共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生產效益?如何將理、實有機結合,使教與學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怎樣破解這些難題?邢台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積極而有成效的探索。

產教融合的頂層設計:專業集群對接區域產業

打造品牌專業,構建國—省—校三級專業體系。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及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學院建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6個國家重點專業,會計等2個中央財政支持服務產業專業,市場營銷等8個河北省示範專業,立項建設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等13個校級重點專業,構建了國家、省、校三級骨幹專業體系,形成了以汽車、機制、服裝、信息等骨幹專業為龍頭的專業發展品牌梯隊。

對接區域產業,構建「一體兩翼」專業布局。學院以深化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對接先進裝備製造業構建了汽車、機制、電氣3個優勢專業群,對接生產性服務業構建了信息、財經、物流3個優勢專業群,對接創意設計產業構建了服裝設計、藝術設計2個優勢專業群,形成了「以服務先進裝備製造業為主體,生產性服務業和創意設計產業為兩翼」的專業格局,提升了學院與京津冀新興產業的匹配度,增強了服務京津冀經濟發展「新動能」。

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高端定製聯姻央企外企

實施高端定製,培養汽車專業傑出人才。適應京津冀汽車產業高端品牌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學院投入5000萬元資金,建設26000平方米協同育人中心,與戴姆勒—賓士、捷豹—路虎、上汽通用、一汽大眾、東風標緻等8個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開展「高端定製」項目。在人才培養上校企聯動,學校專業課程和企業認證課程融合,技術規範協同;學校教師與企業技師融合,同步培訓聯合授課;學校教學場地和企業生產環境融合,校企任務對接;校內考試評價與企業考核認證貫通,助推學生職業成長;校企文化貫通,強化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每年汽修專業近400名學生進入訂單班,訂單班95%學生在畢業時通過企業初級認證,入職兩年後約50%的畢業生通過企業高級認證,成為技術能手或業務骨幹;2016年訂單班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次、二等獎4次;汽修專業教師30餘人次參加企業培訓及企業講師資質認證。

突出雙元主體,培育現代學徒工匠精神。作為教育部門遴選的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院與新興集團際華3502合作開展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現代學徒培養,簽訂校企生三方協議,明確「學生學徒雙重身份、教師師傅聯合執教、學校企業共同育人」合作模式,雙主體育人,實施「悟」「精」「承」三段遞進培養。「悟」是通過入職培訓、輪崗實踐、寫周記等體驗式學習,讓學生「悟人、悟事、悟己」,培養良好的職業工作態度;「精」是通過大師一對一指導、企業課程學習、車間實習等途徑,實現「精技能、精業務、精管理」,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崗位能力;「承」是學生獨立完成企業「量體定製」等任務,實現「傳承企業文化、傳承軍工精神、傳承工匠精神」,培養紮實的職業素養。2016年學徒制班協助公司完成了火箭軍軍服生產、職業裝設計、高級定製等任務,多名學生獲得「新晉員工比武標兵」稱號,學生逐步成為企業發展的儲備人才;兩位學生晉級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賽項國內十強。

產教融合的優勢集聚:強化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

搭平台建團隊,構建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的有效載體。成立河北省高校汽車工程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邢台市職業服裝服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市級科技服務平台10個,組建河北省紡織服裝職教集團等省市級職教集團4個,市級職教廣場1個,校企共建創意設計產業協同創新實訓中心等國家級別、省級實訓基地16個,培育科研創新團隊9個,設置系部科研崗位教師15人,形成省、市、校三級科研創新服務平台體系。通過選派優秀教師和業務骨幹參與企業科技項目開發、技術援助,協助其成果推廣,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產學研得以深度融合,在促進學校技術技能積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服務區域經濟,打造技術技能創新與服務高地。學院緊貼區域產業發展需求,以服務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重心,打造技術技能創新與服務高地。一是創新科研體制機制,釋放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活力。對外以骨幹專業對接區域產業,對內出台或修訂科研管理制度,設立科技發展基金等百萬專項經費,獎勵應用創新及成果轉化。以項目為抓手推進技術服務,輻射市域內6個省級工業區,在縣域工業區建立技術服務站,促進當地中小企業技術升級。二是以研發室運作模式,在技術支持與服務過程中反哺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以電氣工程係為例,每年3月面向全系選拔優秀學生進入研發室,組成師生協同創新的工作團隊。學生在專職教師指導下深度參與應用技術研發、企業技術服務,在真實科研項目中「學做」實戰,實現了傑出人才培養,專業對口率達85%以上,就業初期薪酬平均每月達4000元以上。學院還引進了鑄力科技(河北)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校內設立企業研發分部,雙方共同組建研發與技術服務團隊,共同解決企業技術難題。

產教融合的教學創新:推行分流分類小步快進

分流分類培養,促進學生更佳發展多元成才。適應區域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以差異化、多元化培養為導向,以培養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在智能製造、建工等專業群內實施了「分流培養、分類成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參照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專業群設置高素質技能型、技術型、國際化或創新型拔尖人才等不同類型定位;開發「共平台+多方向」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專業群共享課程平台和多方向課程模塊;精準實施針對性、定製化培養模式,使學生獲得了適合其個性的更佳發展,促進了「人人成才」。

任務鏈小步快進,提升學習效能和學習質量。面對企業技術進步對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更高需求,學院探索了「任務鏈小步快進」教學模式。該模式採用BAG法開發工學結合課程,對綜合任務進行細化和分解,形成由簡單到複雜的任務鏈條,老師由扶到放,學生小步快進,有效解決了學生課堂學習狀態不佳的問題,提高了綜合學習能力,提升了技術技能水平。

產教融合的學習革命:校企共建共享在線課程

校企共建共享,助力產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合作企業人才和技術優勢,共同開發課程。以「發動機拆裝與構造」課程為例,學院與中鑫之寶合作,採集企業真實案例,開發課程任務,梳理知識技能樹;深入企業現場,聘請企業一線技師進行微課錄製,保證了課程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並實現了課程的校企共享。學院現代學徒制、專業實習學生在企業通過在線課程實施自主學習;合作企業運用在線課程培訓新員工,如中鑫之寶利用共建課程已進行3批60人次新員工培訓,邢台藍池集團5批200人次新員工培訓;學院作為國家中高職師資培訓基地,運用在線課程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培訓近300人次。通過產教深度融合,學院在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方面不斷積累經驗,並在校內外實現推廣交流。

實踐混合教學,助力個性化教與學。面對生源類型的多元化的現狀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實施翻轉課堂或混合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學習。2016年,學院投入100萬元重點支持「高職高專英語」「發動機拆裝與構造」等15門SPOC建設,實踐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學生通過觀看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線下,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課堂任務、互動測評。實現了學生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隨地學習,做到了將課堂「放在桌子上、裝進口袋裡」。截至目前,學生用戶超過6000名,訪問量達100萬次,SPOC在線使用時數達80000小時。

邢台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產教融合難題,通過近三年的創新實踐,切實提升了產教融合的實際效果,提高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2015—2017年學院承擔橫向技術服務項目143個、縱向科研項目215個,到款900餘萬元,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5項、各類專利273個,科技服務平台、成果數量和項目經費均位居河北省高職院校前列,其中專利數在河北省高職院校排名首位。國家級別職業技能大賽新增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國賽獎項達到33項,建成1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穩居河北省首位;在企業經營管理沙盤競賽等行業協會主辦的有影響力的國家級別大賽中獲得一等獎6項,省級別比賽中獲得一等獎14項,其中機制專業學生在河北省製圖與構型能力大賽、三維數字化設計大賽中連續兩年包攬前五和團體一等獎。2015—2017年在河北省內就業的畢業生均佔64%以上,產學合作企業錄用頂崗實習畢業生比例達到92%。畢業生以過硬的業務素質、職業能力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學院先後獲得「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2014年全國大學生就業優秀組織高校」等榮譽稱號。2017年學院被教育部門評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邢台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馬東霄)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1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精準家長會滿足家長個性化需求
提升思政課獲得感的「四個導向」
家庭教育其實專業性很強
茅家琦:金陵讀史七十年
老師教學生製作手工作品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