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八十分的期許 一百分的人生

八十分的期許 一百分的人生

今年9月1日,女兒成了一名小學生。開學後第一個周末的晚上,她簡要總結道:上學真是件幸福的事兒——小學生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學習,很酷;小學的學習內容比幼兒園更豐富、更有趣、更好玩,很棒!

我有點意外,有點驚喜,但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迎合現實多無奈

這是一個集體焦慮的時代,而中國父母的焦慮恐怕在全世界也算是典型的。很多孩子尚未出生便被家人規劃好了人生:從蹣跚學步時便開始的早教班,到漸漸不勝枚舉的興趣班、輔導班;從擇校的殫精竭慮,到中、高考的酸甜苦辣……一個孩子的身後,往往是全家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謀劃與付出。

不管孩子自己的想法如何,太多的孩子被家長賦予了一百分的期望,卻未必會有一百分的人生。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牛蛙之殤》的長文在網上引起熱議。文章的作者是上海一位68歲的退休教授。據說上海有4所民辦名校是家長眼中的「香餑餑」,能考入的孩子是「牛蛙」,沒考上的就是「青蛙」。於是,由於家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態,這位退休教授的3歲外孫,尚在懵懂狀態就被推向小學招生考試備考之路。經過3年拉鋸戰似的各類輔導學習,這孩子沒有實現家長最初的期望,而且不堪「牛蛙教育」的重負而患上了抽動症,報名入學時連遭多所小學拒絕。眼見孩子入學無門,全家只好決定離開上海出國移民。

熱議此文的網友對城市激烈的幼升小之戰充滿憤憤不平。但在我看來,這個孩子才是最可憐的。雖然作者最後無奈地寫道:「小時候拼學校拼成績,長大拼工作拼家庭,老了拼孩子拼出息。最後拼來拼去,沒有拼出一個完整的世界,更沒拼出一個完整的自己。」然而,他們的做法恰恰是迎合了這個自己都反感的社會現實。

大學教授、公務員、海歸,這個家庭的絕大部分成員都是現在所謂的精英階層,卻沒能基於孩子的優缺點進行因材施教,而是按照社會規則對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進行設計規劃。在現實的重壓下,他們對孩子進行了百分之百的規劃,一切都看似無懈可擊,準備充分,卻令孩子不堪重負。

即使他們選擇了移民出國,但如果依然抱著焦慮的心態,在新的國度按照新的規則再次對孩子進行高標準的設計、高要求的規劃,孩子會有釋放的空間、無拘無束的成長環境嗎?

接受現實不焦慮

不知道我們的身邊有多少家長像《牛蛙之殤》中的家長一樣,給予孩子太多的期望卻收穫了更多的失望。也不知道我們的身邊有多少無助的孩子,在漫長的「成才」計劃實施階段,獨自面對寂寞和孤獨,去實現自己還不理解的所謂一百分的宏偉人生藍圖。等待他們的,是璀璨的輝煌人生,還是黯淡的漫長歲月,絕非自己拚命努力就能決定,更不是家長督促付出能換來的。

一直以來,女兒性格開朗樂觀,每時每刻都充滿著求知的慾望。而且她開始小學生活以後,我們與孩子進行了認真的溝通,綜合考慮各種情況以後,為她分別報了中午的小飯桌和放學後的託管班。原本以為她會有一段時間不適應,沒想到她卻樂在其中。我們全家似乎並沒有幼升小的過渡期和焦慮感,孩子很適應,家庭生活狀態一切照舊。

但女兒同學的家長們卻並非如此:有的家長為了能細緻地照顧孩子,包括託管班每天接送6趟,苦不堪言,身心俱疲;有的孩子入學後便開始生病,連續多天請假;有的孩子上課睡覺或不遵守上課紀律,被老師約起單獨談話;有的孩子丟三落四,家長成天跟著整理與督促……家長的焦慮真切地暴露無疑。

記得女兒上小學之前,小學老師提前去幼兒園給全體家長開了一次會,開場白就是:接受自己孩子普通的現實。然而,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這個現實恰恰是最不能接受的。即使理性地認為自己孩子的天分只有八十分,但大部分家長認為教育的意義恰恰是改變孩子普通的事實,使之更優秀更出類拔萃,能達到一百分。

於是,怪圈開始循環:孩子八十分——家長不肯承認、不肯面對現實——加大教育投入——孩子依然八十分——再加大教育投入……在如此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其精神狀態可想而知,其未來的人生之路也能想像。成長不可重複,倘若層層壓力使孩子精神崩潰,童年還能再來一次嗎?

普通人生也幸福

換個角度想想,讓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充實度過八十分人生的每一天有何不可?坦然面對孩子的不完美、不優秀,讓孩子努力揚長避短,豈不是更智慧的人生態度?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個被他人感念對社會有用的人,豈不比萬里挑一的社會精英更重要、更實際?如果說一定要有一百分的人生目標,就鼓勵孩子有期許、有夢想,讓那個美好的未來吸引孩子不斷努力、不斷奮鬥,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

更何況,八十分的期許未必收穫八十分的人生。中美兩國教育界都曾發現了有趣的「15名現象」,即將來在社會上最有出息的,往往是班裡考試成績排在15名上下的學生。學生時代的不完美可能被看作八十分,然而卻能走出一百分的人生。可見人生之路充滿各種未知。除了智商,還需要情商,需要毅力、品行、機遇等一系列內因外因,需要漫長歲月里不斷調適、不斷成長,絕非家長主觀設計並強力執行就能過得幸福。

一百分的分數不等於一百分的幸福,別人眼中的完美與自己心底的滿足不是一回事。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教給孩子的,不是取得考試滿分的技巧,而是愛與被愛的能力,是充滿感恩看待世界的心態,是充滿智慧面對艱難困苦的豁達……有了這些,即便前行的路上遍布荊棘也能甘之如飴,回頭看才會幸福溢滿心頭。

女兒有個畫畫的小本子,她每天都要哼著自己喜歡的歌兒,一臉幸福地在上面塗塗畫畫。有一次我問她:「你每天都這麼高興,是因為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嗎?」

她說:「我覺得活著就是無比幸福的事情。」這是一個6歲孩子的表達,我覺得很完美,一百分。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師大報社)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1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作業設計可借用「系統工程」智慧
精準家長會滿足家長個性化需求
提升思政課獲得感的「四個導向」
一引其綱 萬目皆張 破解「產教融合」難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