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色釉瓷器種類有幾種?

單色釉瓷器種類有幾種?

單色釉又稱一道釉,是通過釉藥中各種成分不同的著色劑,在高溫之下發生化學反應得到不同的顏色,用以裝飾瓷器表面的工藝。單色釉瓷器指單純以顏色為裝飾的瓷器。

以釉色作為裝飾是瓷器工藝中最早的裝飾手段,早在東漢就出現了以鐵為主要呈色劑的青瓷和黑瓷南北朝時期,白瓷成功燒造,到唐代則已出現南青北白、如冰似玉的邢窯和越窯名品。宋代是單色釉瓷器的繁榮時期,所謂五大名窯均為單色釉瓷器,各以具有特色的釉色和質地擅名。元代以後彩繪瓷器後來居上,發展迅猛,但單色釉瓷器仍不斷發展在工藝上屢獲突破,至清代,更集大成,形成了絢爛多彩的單色釉品種,成為景德鎮官窯的四大名瓷之一。

清代單色釉的燒造尤以雍正時期最為鼎盛,其品種之富、水平之高均達到了歷史頂峰。根據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陶成紀事》所載,此時已能燒制出多達五十七種釉彩,其中有三十七條是專講單色釉的,可見當時的盛況。

雍正時期的單色釉器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紅釉系

有銅紅、金紅和鐵紅之分。銅紅釉,又稱祭紅,是以氧化銅為呈色劑.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燒成。對於燒造溫度和窯內氣氛的控制要求極嚴。歷來是單色釉中燒成難度最高的品種。明宣德以後銅紅釉的燒制幾乎失傳,到了康熙時又有了恢復和發展,至雍正這種名貴而難度極高的釉色才達到了最成熟的階段,燒制出華麗幽靜,失透深沉,呈色均勻的霧紅器。

清-乾隆 祭紅釉盤

金紅又稱胭脂紅或胭脂水,是一種在色釉中摻入萬分之一、二左右的金為呈色劑於低溫彩爐中烘烤而成淡粉紅色的名貴釉種。金紅釉的燒製法是在康熙晚期從國外傳入,而盛於雍乾兩朝。而雍正金紅釉器尤以釉色鮮嫩柔和,精緻動人,充滿了纖巧綺麗的女性美和濃厚的浪漫色彩。成為雍正器中最名貴,最受歷代藏家推崇的品種之一。

清雍正 胭脂紅釉小盤

鐵紅釉又稱礬紅、珊瑚紅釉,是以氧化鐵為呈色劑,在低溫氧化氣氛中燒成的一種微帶橙黃的磚紅色釉。雍正時的珊瑚紅器釉層薄透而均勻.有明顯桔皮紋色調沉著光潤精美,呈現出富麗堂皇精緻典雅的宮廷氣象。

清康熙 珊瑚紅釉碗

青釉系

以鐵為呈色劑燒造的高溫青釉器和以銅為呈色劑燒造的中溫青瓷。前者有粉青,冬青和豆青之分,顏色由淡而漸深。後者有孔雀綠、瓜皮綠、翡翠綠和松石綠等,尤以後兩種為貴。

粉青釉。為生坯掛胎,胎中帶灰,入窯經過1180--1230攝氏度高溫還原焰燒制而成。由於石灰鹼釉高溫下粘度較大,即高溫下不易流釉,因此釉層可施得厚,使器物的釉色通過適當的溫度和還原氣氛達到柔和淡雅的玉質感。粉青釉的釉層中含有大量的小氣泡和未熔石英顆粒,它們使進入釉層的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從而在外觀上形成一種和普通玻璃釉完全不一樣的藝術效果。

清-雍正 粉青釉長頸瓶

冬青釉。明永樂時所創。色澤較重,釉色青中閃綠,蒼翠欲滴;釉質肥厚,多小氣泡及垂流現象;釉層均勻,釉面玻璃質強。宣德冬青釉,釉色有深有淺,深者青翠,淺者如新鮮青豆色;釉面無桔皮紋,釉質瑩潤無氣泡,色比豆青淺,釉薄而堅,肥潤無開片。

清-乾隆 冬青釉柿形水盂

豆青釉。其釉色為青中泛黃,釉面光澤比粉青、梅子青弱。明代豆青色釉燒制水平趨於平穩,基本色調仍以青中閃黃為主,而青色比以前淡雅。清代豆青釉淡雅柔和,色淺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綠中泛黃,釉面凝厚。清代燒造豆青釉的同時,還在釉上施以各種色彩入窯二次燒造,淡雅的釉色襯托下的色彩,更加艷麗嫵媚。

清乾隆 豆青釉鼓釘罐

孔雀綠釉是用硝和石末配製而成,石末即石英砂。孔雀綠釉色有深淺兩種:深者色蔥綠,釉色鮮明艷麗;淺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綠。若將孔雀綠敷蓋於青花上,則青花色調變黑。

清雍正 孔雀綠釉荷葉形洗

松石綠釉亦稱「秋葵綠釉」。松石綠又叫秋葵綠,是清雍正時期創燒的綠釉新品種。現代配方系用硫酸鋇、碳酸鈣、硼酸等配製而成。其呈色為淡黃色中微微發綠,與綠松石色澤相似,故名「松石綠」。

清雍正 淡松石綠釉淺浮雕夔龍紋盌

高溫青釉瓷器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單色釉品種,歷代俱有名品,但只有到了雍正,窯師們才真正成功地掌握了青釉的燒造技術。雍正青瓷色調清新柔和質地光潤如玉,意境幽遠,氣質高華。例如上海博物館藏著名的雍正窯冬青釉印花雲龍紋大缸.高達45厘米.腹徑則達62厘米如此巨制,依然保持造型規整,釉色穩定一致這在龍泉窯極盛時也是無法成功的。

藍釉系

有霧藍、天藍、天青之分。祭藍是一種含百分之二左右的氧化鈷的失透釉,在高溫還原焰中燒成,色相沉穩肅穆,均勻滋潤釉面有明顯桔皮紋,與同期之霖紅釉很相似。

天藍釉則是一種含氧化鈷在百分之一以下的高溫釉,釉面細緻勻凈無開片,玻璃質感強,發色柔和淡雅,清新雋永宛如雨後之藍天。

清雍正 天藍釉花觚

天青釉比之天藍釉更淺色相呈淡藍中微現青綠色,粉嫩柔和,似是仿宋汝釉而來。自宋迄明代有作者,至康雍集其大成,幽雋淡永兼而有之。

清雍正 天青釉菱花水仙盆

黃釉系

有澆黃、檸檬黃之分。澆黃釉是以氧化鐵為呈色劑在氧化氣氛中燒成的中溫釉,創燒於明宣德.堅實牢固不易剝落,且呈色鮮潤嬌嫩,恰如雞油,故又稱之「嬌黃「、「雞油黃「。因 「黃「「皇』『諧音,故明清兩代燒制之內外純黃釉之器亦是帝後專用,弗能偕越。

清雍正 檸檬黃釉盤

雍正窯澆黃器,釉色較康窯稍淺,勻凈明亮.光潤無紋,呈半失透狀,胎骨均極精細。檸檬黃又稱淡黃,乃雍正窯創燒,是一種比澆黃更為淺淡的中溫釉,其釉色鮮嫩如洗嬌媚可人,釉面光潔明麗、勻凈柔和,屬雍正窯粉色釉系中的另一名貴品種。

仿宋釉系

有仿宋五大名窯器及仿龍泉器。宋代名窯諸色釉器自古便是收藏家們極其推崇的,各朝各代也極力仿燒,到了雍乾兩朝,復古之風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自皇帝開始至窯師均孜孜不倦,舉凡宋代五大名窯、永宣佳器均在列。唐英在《陶成紀事》中列載的三十七條單色釉里,有過半是關於仿古釉的。雍正窯的仿古釉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其中又以仿鈞釉和仿官釉最為成功。這些仿品中爐鈞和茶葉末最為藏家們稱道。

清乾隆 爐鈞釉膽瓶

爐鈞釉為雍正窯創燒乃是仿燒宋鈞釉的一種窯變花釉新品種,因是在低溫爐中兩次烘烤而成,故稱。其釉面肥厚瑩亮,釉內結晶體呈深淺不一的紅紫、藍、綠、月白等色,自然流淌交融激蕩。

清乾隆 茶葉末釉小瓶

茶葉末釉釉面呈失透狀是釉中的氧化鐵、氧化鎂與硅酸化合而成的結晶黃綠摻雜神似茶葉細末而得名雍正器釉色多偏黃俗稱「鱔魚黃『』

藏品要求:

1.徵集範圍中國書畫、油畫版畫、名人信札、官窯瓷器、名珍玉器、紫砂錢幣、佛像、精美擺件、翡翠珠寶等,要求品相美觀完整。(有殘缺或修補明顯的藏品不在此次徵集範圍);

2.藏品尺寸長寬高一般不大於40x50x60cm(字畫除外),重量不大於10k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品收藏圈 的精彩文章:

清宮十大畫家 冷枚畫選
近現代書畫鑒賞與辨偽——齊白石書畫鑒賞與辨偽

TAG:藝術品收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