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當心育兒壓力的負面影響

當心育兒壓力的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嬰幼兒正式進入學齡期前,家庭是他們各方面發展的主要場所,父母是他們主要的影響者,在嬰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嬰幼兒時期是各種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父母對嬰幼兒大腦、認知、情緒等方面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父母要重視育兒壓力對孩子的影響,包括對執行功能的影響。

幼兒執行功能,是指幼兒對自己思想和行為進行有意識控制的心理能力。執行功能也稱為認知控制,是自我調節機制的一部分,包括一系列技能,如情緒情感的控制、問題解決能力、抵制干擾和適應變化的能力。

執行功能發展良好的孩子擁有更持久的注意力,將來能更快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環境中,對課堂知識的記憶能力更強,且更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善於運用分析等方法解決人際問題,更好地參與到與他人的合作學習中。

影響孩子執行功能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在學齡前階段,父母的育兒壓力及互動行為,對孩子執行功能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要重視親子互動對孩子執行功能的影響。

適當壓力提高能力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這句話有其存在的道理,因為根據心理學上的「壓力—績效」模型,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個體的潛能。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壓力,多半是對自己的育兒能力不足或得不到豐富的社會資源的支持而表現出的焦慮和不安,是一種情緒體驗和狀態。然而,這種體驗和狀態並不會持久存在,它會隨著父母育兒知識的增加、育兒能力的提高而逐漸降低,甚至消失。

有研究表明,適度的育兒壓力與育兒成效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壓力越大,育兒成效越顯著。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父母,他們有知識、有文化,育兒壓力能夠激發他們的育兒潛能,並從中體會到育兒的成就感和樂趣。

另外,父母感到育兒有壓力也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壓力源於承擔,大多數年輕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育兒壓力感。這是因為他們正在努力承擔為人父母的角色,他們也想主動融入孩子的教育中去,這說明父母的育兒意識在進步。這不僅能提高父母的育兒能力,強化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也減少了隔代教養帶來的育兒問題。

事實上,許多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家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育兒壓力。所以,有壓力並不可怕,適當的育兒壓力能夠幫助父母更快地適應其家長角色,實現自我成長,但要警惕壓力過大。

警惕壓力負面影響

父母的育兒壓力要保持一個「度」。如果育兒壓力過大,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就會暴露出許多負面情緒,甚至出現一些不當的育兒行為。

第一,父母的育兒壓力會通過影響他們的情緒,進而影響孩子。

皮質醇是腎上腺里一種主要的應激激素,它能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機體能很好地控制皮質醇的分泌和含量,但它易受壓力、營養、睡眠質量等因素的影響。一旦機體的皮質醇含量長期超過正常水平,就會對孩子認知等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父母育兒壓力過大,在照料孩子的事情上難免會有所分心,容易導致父母忽視或遺漏孩子在飲食、睡眠、認知發展等各方面的細節。營養攝入不足或睡眠質量差不僅影響大腦功能區的發育,也會使皮質醇的分泌紊亂。

父母的育兒壓力會使他們的精神過於緊張,精神緊張狀態下,父母會變得暴躁、易怒。而這種負面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孩子處於父母消極情緒的籠罩下,情緒長期受到壓抑而無法宣洩,皮質醇的分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孩子不僅無法從父母那裡學習如何管理情緒,還有可能學習模仿錯誤的做法,這於孩子的情緒認知發展極具危害。

第二,父母的育兒壓力會影響父母的育兒行為。

父母長期感到育兒壓力過大,在育兒過程中使用懲罰、責罵等消極行為的可能性就更大,孩子會表現出畏縮、懦弱、不自信,或出現兩極化性格,孩子也有可能會模仿,變得既內斂又具攻擊性。

父母的育兒壓力過大,會導致他們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表現出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或缺乏耐心等,或對孩子的需求不予回應,甚至忽略,極大地挫傷了孩子的認知積極性。孩子的小腦袋中總裝著「十萬個為什麼」,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提問和需求不予回應或馬虎應付,孩子得不到父母有效的回應,久而久之,他們愛好發問的天性被慢慢磨滅,不利於孩子個性和認知的發展。

正視壓力平衡適度

父母的育兒壓力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父母長期的育兒壓力既不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會導致孩子出現過分壓抑、失落等消極情緒,對其認知和社會性發展極其不利。

父母要警惕育兒壓力對孩子執行功能的負面影響,要學會評估自己的育兒壓力,能正確感知目前的壓力是否「適度」,避免出現壓力的兩極化。父母的育兒壓力過小,對孩子的發展放任自流,這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也是極不利的。

父母要控制育兒壓力對心態的影響,盡量避免將自己由育兒壓力引發的消極情緒傳遞給孩子,更不能將撫養孩子的壓力歸因於孩子身上。

父母要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調節內心的育兒壓力,將壓力轉變為動力。父母要善於尋求身邊人的幫助,如向長輩、鄰居、朋友等討教育兒經驗,增強自己的育兒信心;父母還要多多閱讀育兒書籍、雜誌、報紙等,豐富自己的育兒知識,提高育兒能力。

有時候,父母的育兒壓力往往與自己不切實際的育兒期望有關,這多是因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高估孩子的發展水平,而當孩子無法達到自己的育兒期望時,父母就會對自己的育兒能力產生懷疑,由此引發育兒壓力的失衡。

減輕諸如此類的育兒壓力,父母一要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具有階段性,任何違背孩子發展規律的拔苗助長的行為都不利於其身體、認知等的發展。二要儘可能多地與孩子交流、互動,了解孩子的發展能力。不排除個別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確比同齡孩子發展得好,父母可以適當提高自己的育兒期望,但要循序漸進。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1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他用生命捍衛兒童權利
高校高端智庫聯盟公約
朱九思:怕並努力著
在熟悉的地方發現風景
智慧教育呼喚新的教育智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