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愛過」,所以拉黑!

因為「愛過」,所以拉黑!

拉黑,是一個哲學問題。圖/ifeng

文 / 阿餅

開門見山,喜歡就處,不行就分,喝點熱水,重啟試試。

豆瓣網上有一個「史上最沉默小組」,創建於2007年1月5日,成員有23482人。迄今為止,沒有人發表過一個小組話題。

在眾多聊天軟體中,有一個功能是不能隨便加的:「已讀」。如果非要加的話,應該再推出「已讀已讀」功能,讓對方知道我已經看到了你「已讀」了,然後再「已讀已讀已讀」……很好,中間再插入「對方正在輸入」「對方已撤回」「評論已刪除」……無需多說,就可以通過對方「已讀」幾遍、等待「正在輸入」多長時間等判斷對方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了。

網路聊天早已成為新時代社交的一部分。圖/《黑鏡》

熱文《新世紀社交禮儀》中列舉了實用的詞例:如何表達笑?——「呵呵」是想挑事,「哈哈」意味著「滾」,「哈哈哈」是「好無聊」,「哈哈哈哈」是敷衍。想表達真的好笑,就用「哈哈哈哈哈哈哈」,疊詞越多越好。當然也不能多到刷屏,那是另一種搞事。

在如今的日常社交中,這樣的「潛規則」還有很多。幼兒園級別的辭彙,甚至不需要任何言語,卻蘊含了更耐人尋味的表達。不過,不懂、搞錯了也沒關係,喜歡就處,不行就分,喝點熱水,重啟試試。

在微信上,私聊、群聊、發朋友圈、點贊等社交行為都有微妙的潛規則。圖/視覺中國

「輕社交」下的朋友圈沒有朋友

心理學家喬治·萊文傑(George Levinger)提出人際關係發展的五階段模型:相識/吸引、關係的建立、加固/延續、惡化、終止。

互聯網時代虛實結合的「輕社交」將這個過程大大簡化、縮短——用最少的精力去維護一段並不深厚的感情,是通信技術和生活方式進步的必然結果。它固然使得我們聯繫朋友的方式更加多樣更加便捷:懶得打字、抽不開手的時候發段語音,不想電話打擾可以等對方上線收閱後再回復,而且還不用話費,確實比傳統的電話加簡訊模式方便很多,這些交往方式悄悄成為年輕一代的主導人際模式。

互聯網改變了新一代年輕人的人際模式。圖/視覺中國

工信部2014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有12.35億人使用移動通信服務。從台式機的MSN和QQ時代到移動微信時代,「你好,在嗎?」已經成為最容易引起警戒心的開場白。我們越來越禮貌。沒有特別正式重要的事情,一般不用見面聊天;沒有特別緊急繁瑣的事情,一般不用電話;簡訊已成為快遞員、銀行信息和垃圾小廣告的陣地。

每個人的手機里通常有至少一百多個電話號碼,幾百個QQ、微信好友,通過「掃一掃」「搖一搖」「約」「附近」「左滑右滑」等快消社交,還能更輕鬆地獲得新的社交對象。當對方通過你的好友請求後,從開場白的第一句話到友盡的最後一句話,再加上取關對方所有的社交媒介,可能不需要活太久就能有幸見證。這種友誼關係是如此虛幻卻實在。

虛擬世界的「好友」數量不斷增加,但真正的朋友有幾個?圖/《黑鏡》

我們經常聯繫的人不會超過十個。「朋友圈」有了字面意義以外的許多定義:五花八門的微店代購、早已不再聯繫的同學、為工作所需而添加的陌生人、名存實亡的群聊,還有45°仰望著你的大頭自拍、每天背單詞的打卡截屏、沒人點開的小視頻、來源不同的公號文章分享……

不過,相比真實生活的種種人際問題,這些五花八門的存在造成的困擾並不算大,甚至會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娛樂性所在。

心情好,你可以輕鬆地給予反饋——點贊和評論;心情不好,你可以視而不見或設置屏蔽。畢竟我們都在同一個表演劇場,互相成就了一個貌似熱鬧的自我世界的中心。這些反饋與被反饋的互動變成了一場有意的展示,多少有些虛假性。但在虛擬世界裡,這種虛假顯得很真實。

虛擬時代的社交關係有點假。圖/《她》

「輕社交」又拓展了你的關係網與世界觀

「輕社交」即superficial social interecourse,直譯就是「膚淺的社交往來」。這不像貶義詞。

《群體性孤獨》作者、社會學家雪莉·特克認為,我們對於社交媒體的使用,以及對社交媒體上形成的關係的認識和維護,還處在嬰兒期。我們並不真的知道如何有意識、有意義地與人互動。在她看來,這種保持多線程的「輕社交」,是我們對掌控的渴求,「我不會過度專註於某一段關係,我隨時有很多退路」,本質上是尋求安全感。

「愛過」。圖/《她》

從成年早期開始,特別是25歲以後,我們的朋友就不可避免地持續脫落,契機往往是人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戀愛、結婚、生娃等。與此同時,我們交朋友的難度又明顯地增高了。如果所有社交都像以往那樣,「不簡訊,不網聊,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五里路,去牽你的手」,估計很多宅男宅女已經徹底沒有社交了。

互聯網時代的「輕社交」自帶技術含量,跟其他科學一樣,降低了成本,是現實社交行為的一種補充,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它給予我們一個建立家人、親密朋友、熟悉同事等熟人圈子的「強連接」以外的契機。

朋友真是一個圈?圖/視覺中國

理查·柯克與葛雷格·洛克伍德合著的《超級關係》中提出,弱連接最奇妙的地方是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維持關係。遠方的某人可能擁有實用資訊,只見過一面的泛泛之交,或者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陌生人,很可能拓展你的關係網與世界觀。這種情況類似於你年幼時在操場上玩耍,走向另一個玩伴,問他/她是否可以和你成為朋友。

最後,請慎用「拉黑」功能。據說這是「愛過」的另一種表述。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499期

點擊封面圖即可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你追求的身體健康,包括牙嗎?
這位已為人父的中年歌手,可能是最懂嘻哈的華人
十大最土大學社團:想擁抱熱血青春,請盡量遠離它們
AI走進企業,這也許是新一次產業革命
對不起,我是來看評論的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