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虐貓》及其他——關於汪曾祺的文字記憶

《虐貓》及其他——關於汪曾祺的文字記憶

《虐貓》及其他

——關於汪曾祺的文字記憶

果然

「中國現代小說家中,大概只有四個人憑著自己特有的性格和對道德問題的熱情,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他們是張愛玲、張天翼、錢鍾書、沈從文。」很遺憾,夏志清的這個論斷有些武斷了。沈從文之後有他——汪曾祺。

十數年前,有兩個少女彼此很要好,看同樣的報紙和刊物,有相似的審美口味和興趣,她們課餘笑鬧的時候經常互相蹂躪,揪著對方的衣角或者弄亂彼此的短髮,叫著:虐貓!虐貓!那是表達她們少女時期最穩固友情的密語。其中一個少女現在已是一個五歲女孩的母親,另一個是我。「虐貓」,則來自於當年的《語文月刊》高中版的佳文賞析類的欄目,汪曾祺的短篇小說《虐貓》。

再往前十數年,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孩,偶然讀到了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茶峒的溪水、翠翠的故事直接流進血液里。那樣不可思議的具有長遠指向的感情,還不能被一個小學生給予精準分析。那個小學生是我。使一個人折服的最初閱讀,直接導致了對於這一類文字的執拗,那就是 「所有能發生的關係都要發生」——要讀遍他們所有的文字,要吻遍他們所有的思想。

等到我真的遍讀了他們所有的文字之後,再次看到沈從文晚年照片上給別人孜孜講解絲綢的樣子,他比所有人瘦小,花白頭髮,笑容拘謹恭謙,淚水突然不可自抑。那種帶著深沉痛苦的美好、天真情懷,那種對於各種優美事物和盤托出的赤誠熱愛,直到他老去也一絲一毫沒有損耗過。再看汪曾祺的老年照片,老頭兒的眼神銳利凜然,甚至可以說那是一種一眼戳穿脊梁骨的逼視,裡面透出一股難以說盡的滄桑和世故,即使有的是會心一笑的樣子,那眼神也還是「冷光乍出」。

沈從文和汪曾祺,在兩個不可預設的時間點,兩個文學史上的人物進入我的生命里,而他們竟然是師生關係。一切的解釋來自於兩個字:機緣。

翠翠越走越遠了,「虐貓」卻經常上演。

《虐貓》篇幅極其短小,寫作年代很晚,遠不如《受戒》《大淖記事》那麼為人熟知,卻被汪曾祺本人選入《自選集》里。雖然作者自謙自選像「老太太擇菜」,但它有獨特的價值。他以三個小學三年級的兒童為主角創作,以蒙太奇式的快速轉換,簡潔地描繪了一朵文化浩劫的惡之花。走資派和造反派的孩子沒有人管了,他們「玩貓」——虐貓,「玩死了拉倒」。剪貓鬍子,尾巴上點鞭炮,四個貓爪子上粘藥瓶蓋,最後是直接把貓扔到六樓下摔死,然後大笑。他們是天真未鑿的處子。但,無意的罪惡也是罪惡。當不自覺的罪惡發展到自覺的罪惡,人已經不可救藥地扭曲了。這種大規模的人性破壞,看起來是偶然的,卻有致命的必然性,漸漸使人發冷,帶有中世紀的陰毒之氣。

汪曾祺來自可以吃到流紅油的鹹鴨蛋的魚米之鄉。看他的文字,還有一種吃他們當地水芹的口感。但是鴨蛋和水芹之外,我印象中卻永遠只有「虐貓」!倒不是因為對悲劇的偏愛——「當罪惡被視為可完全依賴人類的努力與決心來克服的時候,我們就無法體驗到悲劇的境界了」。

但他卻可以寫得這麼輕鬆隨意,像在講鄰居家孩子們的惡作劇。到底需要什麼高度的剋制與內斂,才能做到這麼隨意呢?太多人寫起來用力過猛,痕迹笨拙。收起這樣的大力,像小貓的爪子在紙上輕輕跳過,這樣小幅的騰躍又需要有多大的世故和智慧!「感情過於洋溢,就像老年人寫情書一樣,自己有點不好意思」,這是汪曾祺對於散文創作的主張,也同樣適用於他的小說。他的小說和散文,都是恰到好處的,珠圓玉潤,爐火純青,適宜、穩妥,不蕪雜,不摻水,已經不必再去「抻一抻」,好比他自己比喻的「蘋果」,既不能把它壓小一點,也不能把它泡得更大一點。

汪曾祺自己說自己的一部分作品的感情是憂傷,一部分有一種內在的歡樂,一部分是一種有苦味的嘲謔,但總起來說「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那麼《虐貓》里,一定雜糅種種,更多的是苦味。三個孩子把貓摔死取樂是高潮,其中一個孩子的造反派父親不堪折磨,像貓一樣從六樓跳下,此為反高潮。作者一雙逼視的大眼睛,會不會浸出淚水?孩子們最後放了另外的貓,給我們些許的安慰。

我的少女時代好友,重逢時還會不會和我笑鬧「虐貓!虐貓!」?對她的孩子,她肯定不會再有這樣的身教。我也嫁作高郵婦,成為汪曾祺舊居的緊鄰,再次感嘆機緣和合的奇妙。當然,世間還真有經常發生的虐貓事件,不是天真兒童,而是成人。受刑的耶穌說,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汪氏的那枚樂觀主義的蘋果,不是時時有,也不是人人有。

我們鄭重懷念一個人,是因為他的不可多得和不可複製。這種懷念里,投入了我們對於當下種種的審慎對比之後的缺憾。我們的需要是因為缺乏。我們呼喚翠翠來潔凈靈魂,也需要《虐貓》的深刻洞察和悲憫來揭示疤痕。

本文配圖和文字以及音頻未註明作者的,敬請作者聯繫微信君加註

汪迷部落 ∣一個汪迷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汪迷部落 的精彩文章:

汪曾祺散文《五味》賞析
朱成墜 第一山
葛國順 桂花飄香
半邊嫩玉半邊金——汪氏家宴之「金絲魚片」
關於汪曾祺——給×的信

TAG:汪迷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