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清 禹之鼎 王翚 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紙本設色 30.8x133.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鑒賞

李圖南(生卒年不詳),字開士,號簡庵,連城(今廣西境內)人。清康熙時舉人,雍正年間以縣令赴京學習政事,任職於戶部湖廣司,後以母病歸,卒於鄉。究心治學,以反躬切己為務,認為學者惟名利之害為最大,惟有超越名利之思方可與之共學。為康雍時期名士。

本幅繪李圖南肖像,卷首王翚隸書題:「聽松圖」。下鈐「耕煙散人」印。款署:「廣陵禹之鼎寫照。」下鈐「禹之鼎」、「慎齋」印2方。末款署:「歲次丁丑小春上浣為簡庵先生布景。耕煙散人王翚。」下鈐「石穀子」、「王翚之印」印2方。左下角鈐禹之鼎「必逢佳士亦寫真」印。前後隔水鈐有「頤壽堂印」、「觶齋」、「范陽郭氏珍藏書畫」等收藏印多方。

圖中人物出自禹之鼎手筆,山水補景為王翚所繪。山水清逸,玉樹臨風,湖山幽遠,李圖南坐於樹下石上,神態安詳寧靜。據圖上王翚題可知此圖創作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畫中人面相清俊,年紀尚輕。禹之鼎在創作此幅肖像畫時年屆50歲,正是其創作高峰期。此圖主要以白描手法表現,只是在人物面部用極淡的色彩略加烘染,衣紋用筆流暢,較好地表現出絲織品的質感。王翚補繪山水筆墨松秀,揖讓有度,既突出了山水清逸之景,又將人物寄情山水的文人特質怡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圖中人物與王翚的水墨山水相配合,相得益彰,清逸之氣溢於畫卷。兩位大師之筆融於一圖,構成了一幅古代肖像畫的藝術精品。(馬季戈)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賞畫|清 · 禹之鼎 王翚《李圖南聽松圖像》卷

作品資料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號慎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入暢春園。善畫人物、山水,尤精寫真。初師藍瑛,兼學宋元諸家。肖像畫面貌多樣,對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繪人物形神兼備,獨具一格,一時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畫在清代中期有「當代第一」之譽。

王翚(1632—1717年),清代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畫有家學,初拜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後轉師王鑒,畫藝大進。經王鑒推薦,他又師王時敏。在名師的指導下,他悉心臨摹歷代佳作且遊歷山川,畫藝終登堂入室,聲譽益著。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詔入京,主持繪製《康熙南巡圖》,三年後完成,遂榮歸故里,以畫終其一生。他的弟子眾多,形成了「虞山派」,影響後世頗深。他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吳歷、惲壽平合稱為「清初六家」。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文房藏珍——精品磚硯欣賞
傅志偉行書宋詞冊
「法書精賞」明 · 陳淳《草書千字文冊》
魯迅收藏古磚及磚文拓本:「沉入古代」的「暗功夫」
饒一凡篆刻作品專場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