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札記一:學而

《論語》札記一:學而

圖片音樂來自網路

《論語》第一章《學而》主要是說孔夫子當年的教學目的、態度、宗旨、方法等。從前的讀書人把它圈起來一條一條地讀,以致出現了不少以偏概全的誤解。很明顯,從前的讀書人把《論語》一刀刀地砍開然後七零八落地讀的方法是錯誤的。而今天,我們就要把摒棄朱熹式的讀法,把《論語》完整地,系統地讀一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記得初中時的課本註解說,「不亦說乎」中的「說」為通假字,即為「悅」,也就是高興的意思。當時老師解釋說:孔夫子說,做學問並隨時去練習它,不是一件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訪,不也是一件開心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並不心存怨恨的人,不就是君子嗎?然而說句實話,當年讀書時並沒有什麼不亦說乎的感覺,不亦苦乎倒是有幾分。而偶爾當有遠方的朋友來訪,而自己卻正當財政赤字,經濟上捉襟見肘,卻硬要擺一副不亦樂乎的嘴臉出來。我覺著虛偽非常,因為明明是不亦慘乎卻偏要勉強自己不亦樂乎。如果孔老夫子真的是這樣教育後人,那也太不通情達理了。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中的「慍」無外乎是心有怨恨不得言之意。咀嚼著這句話,心裡忽地閃過一種情形:假若自己非常非常真誠地對待一個人,而那個人卻欺騙了自己,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那麼自己應該怎麼辦?難道真的要如朱熹老儒所說的那樣,不對他進行任何報復(這個理智,我認同),就連在心裡自己難過一下也不可以(這個我就做不到了,我是凡人,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總難免)。我覺得這樣做就像是欺騙自己。孔夫子他能被世人尊為聖人,他應該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他的思想應該不會如此膚淺。

我以為「學而時習之」重在「時」與「習」,說不說倒是次要。古人讀書是很講究的,總喜歡沐浴後,穿戴莊重,然後焚香捧書而讀。那讀書的時間也很講究的吧,一定會打記憶最好的那個時間去讀。而所為「習」也並非古人所說的練習之意。而是指要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拿去用。知識本領只有常用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如果永遠都停留在理論階段,除了紙上談兵,夸夸其談之外,恐怕也沒什麼用。現在那麼多的學生選擇出外務勞,而不願留在學校多讀點書就是因為他們看到很多人大學畢業後卻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價值。而這或恐原因出在他們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不能以致用。而且我也以為,學問不一定要從書上獲得,有很多上了年紀的沒有讀過書的老人他們都知道怎麼去作人做事,而且都做得很對很恰當,我以為這就是學問。是做人的學問,而這些學問是這些老者用他們幾乎一生的人生經驗去積累總結出來的。是直接從實踐中得到的學問,無比的真實與真貴。

關於學問,想再嘮叨幾句。有某些人以為讀了很多書能寫出一手好文章就是學問好。然而我以為這是錯誤的。因為學問是在思想上,而非書本上。能寫好文章的人充其量只不過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然而文學是不能和學問畫等號的。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斗大的字不識一筐的老者也可以有學問,只要他們品性善良,道德高尚,做人好,做事對,那麼他就是一個有學問的人。而這些學問就是孔夫子在《論語》中所講究的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個人的學問。

做學問,就要做真學問。而真學問只有真人會做,相對而言,做假學問的人就是假人了。我們國內的學術造假的聲名甚是遠播。而透過這一現象,我們用膝蓋想想也明白高校之內不乏假人。都說儒道不分家,說到「真人」,我們就得提提道家名著《莊子》了。《莊子》這本書把得道之人,有道之人,成仙之人叫作「真人」。如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又名呂純陽,人們就把他叫作「呂真人」,這個稱謂我們看電影電視聽多了。但「真人」是不是就是道教中的一個稱謂那麼簡單呢?其實道家所指的真人就是那些學問道德到家,做人達到最高標準的人。

說到底,學問不是文字,更不是知識,而是從人生經驗和作人做事中提煉出來的思想與品德。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本意是:孔夫子教育世人,做人要隨時體驗,隨時反省,從人生經驗中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後以後隨時用自己學習到的道理去解決人生的問題,而每次學習,每次體驗,每次心有所得就會心微笑。故「悅」乃會心的微笑也!!

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孔夫子想說的是,一個人如果要做學問,他就要耐得住寂寞。 「遠」指的並不是空間上的路途遙遠,而是指時間上的久遠,有種知已難求的意味。孔子想說的是:做學問,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了解,但只要有學問就會有知已(學問即是思想,總會有人與之共鳴的。)當然這個知已幸運的話就在你的時代出現,如果不幸運得話,可能就要到你化為一坯黃土數百年後,他才姍姍而來。如生前畫作不值幾個錢,死後卻價值連城的梵高,又如生前舉家食粥酒常賒死後卻養活了一大幫紅學專家的曹雪芹……

至於「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夫子本意應為:一個人真正做到為學問而學問,他就不會怨天尤人,他只會自我批評,反思自己的學問,修養是不是還不夠,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是否達到了道德的標準。

最後想說的是:這三句話的本意為:一個人不管讀書做學問還是修養道德,自始至終都要能夠自得其樂。這樣才可以不亦說乎,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靈島主的塗鴉 的精彩文章:

《論語》的讀書札記之絮語

TAG:海靈島主的塗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