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有了殲20我國為何還進口蘇-35戰機?一主要原因曝光

有了殲20我國為何還進口蘇-35戰機?一主要原因曝光

2015年11月,俄羅斯和中國簽訂了24架蘇-35SK戰鬥機的出口合同,使我國成為該機的第一個出口客戶。其實俄羅斯早在2006年就開始向中國推銷蘇-35戰鬥機了,不過我國似乎並不是很感興趣,以至於多年來中國即將購買俄羅斯蘇-35的消息一直頻繁出現。

蘇-35SK是即口蘇-30MK2十年之後我國再次進口俄制戰鬥機,第一批4架蘇-35SK已在2016年12月交付。蘇-35SK的配置和俄羅斯空軍蘇-35S自用型基本一致,外觀上的唯一區別是缺少垂尾頂部的航行燈。

長久以來,軍迷為了我國到底進不進口蘇-35以及為什麼要進口蘇-35爭論不休。現在第一個問題已經塵埃落定。但由於我國採購的數量不大,僅夠一個戰鬥機團的編製,所以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微妙了。

首先,我國進口蘇-35SK肯定不是為了仿製。據說中俄雙方達成蘇-35SK銷售協議的一個附帶條件就是不得仿製該機。中俄曾為蘇-35SK的交易進行了多年艱難談判,雙方的主要分歧在於採購數量和中國不得擅自山寨該機上,俄羅斯要求中方購買48架以上,而我國覺得數量越少越好,最後雙方統一分歧,達成24架的購買協議。

目前看來,我國小批購買蘇-35SK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摸清俄羅斯4++代戰鬥機的技術水平,為我國「側衛」系列戰鬥機的後續改進提供思路。蘇-35是蘇霍伊設計局對蘇-27「側衛」戰鬥機的終極改進,在技術水平上比同期服役的蘇-30SM和蘇-30M2高一大截。蘇-35與蘇-57隱身戰鬥機共享同一種航電架構,具有Sh135「雪豹」無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希比內-M」電子對抗套件、OLS-35紅外搜索與跟蹤感測器、14.5噸推力的AL-41F1S(產品117S)發動機、具有兩塊大尺寸液晶顯示器的先進座艙,該機全新的機身結構以及結合了矢量發動機的一體化飛控系統對我國來說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2、蘇-35SK能迅速實現戰鬥力,彌補殲-11D服役前的裝備真空。作為一種接近成熟的貨架產品,蘇-35SK列裝後很快就能實現戰鬥力,對亞太地區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F-15和F-16V戰鬥機形成有效威懾,這就是為什麼蘇-35SK將全部裝備湛江空2師,劍指南海的原因。作為國產殲-11最新改型的殲-11D自2015年4月首飛後研製進展緩慢,可能在多用途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飛控上遭遇技術困難。蘇-35SK的服役能大大緩解殲-11D研製的急迫度,讓研製單位潛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3、蘇-35SK的反隱身絕技。由於俄羅斯在隱身戰鬥機的研製上遠遠落後於美國,所以為對抗F-22「猛禽」戰鬥機發展出了獨特的反隱身技術。

蘇-35S和蘇-57都在機翼前緣襟翼內置了L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這兩個陣列(蘇-57上是4個陣列,可動邊條內還有兩個)的作用並不是所謂的「擴大機鼻雷達的掃描角度」,而是被作為探測隱身目標的主要手段,通過波長較長的雷達波可發現只能針對X波段雷達實現隱身的空中目標。

第4代和第5代戰鬥機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隱身鴻溝,使五代機擁有戰場單向透明的巨大優勢,可以決定何時發動進攻,何時退出戰鬥。第4代戰鬥機等於在蒙住雙眼戰鬥,根本無法發現對方,就更別提有效擊落了,這就是為什麼F-22和F-35屢次在演習中創造幾十比一,上百比一奇蹟般交換比的真正原因。

蘇-35的L波段雷達雖無法對隱身戰鬥機進行精確定位,但能提醒飛行員出現F-22或F-35,及時採取行動規避,使後者失去了先發制人的優勢。據俄方資料介紹,蘇-35的L波段雷達除用於探測隱身目標外,還能用於遠距離非合作敵我識別,與傳統的敵我識別裝置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和抗干擾能力好的特點。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美軍一新型防彈頭盔又領先世界,中國山寨後能救戰士的命
已經成為收藏界的珍品,蘇聯一經典禮品名槍重金都買不到
俄羅斯軍隊配一保命黑科技,15秒內不懼明火讓士兵逃命
EAP驗證機價值15億人民幣,它是英國航空的最後輝煌
美國看熱鬧不嫌事情大,在敘利亞是處處挖坑讓局勢複雜化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