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永珩《片口鄉,隱匿在氐羌部落深處的世外桃源》

周永珩《片口鄉,隱匿在氐羌部落深處的世外桃源》

圖文/周永珩

【作者簡介】周永珩,中國殘疾人作家聯誼會、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在《詩歌月刊》《星星》《四川文學》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300餘篇,有作品30餘次在國家、省、市獲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北川羌族自治縣片口鄉地處北川、松潘、平武三縣交界的群山環抱之中。片口鄉四周有九道山樑和九條山溝,這九梁九溝猶如九條長龍張著大口吮吸白草河水,形成九個「龍口」:梭子口、埡口、上片口、下片口、上澤口、下澤口、溝口、桃李口、三江口,故其名曰片口。

(松柏村之秋 鄧偉攝影)

(竹林溝星雲 鄧偉攝影)

(白草河晨曦 鄧偉攝影)

片口也是白草羌人的發源地,生活在這裡的白草羌人就曾多次揭竿而起,奮力反對封建社會的壓迫和剝削。而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在這裡設立土司,劃片而治,逐漸形成了羌族的一個獨立分支——白草羌。自漢代以來,片口就是川西平原進入松潘,通往藏區的一條重要通道。沿河靠山而建的片口,不過一丈寬的街道上,兩邊店鋪林立,幡旗招展,人喧馬嘶,顯示著它的繁華,明清時期,片口就因茶馬貿易而成為一處熙熙攘攘的街市,清代中期,法國傳教士曾在此傳教,並建有教堂。民國時期,更因一度畸形熱鬧鴉片貿易而有「小成都」之稱。「天主教堂」保存至今,百年古「碉樓」見證著片口的歷史的變遷,百年「古街」演繹著片口的古今傳奇。而今的片口鄉民風淳樸,傳統文化積澱深厚,擁有高蹺獅子、抬狗羞靈官、祭天耍水龍、三月三搶童子等獨具特色的古羌文化遺產。

(白草河晨曦 鄧偉攝影)

(片口天主教堂 鄧偉攝影)

片口鄉天主教堂始建於1840年,後毀於兵火,1928年重建,最早的傳教士是一位法國人,傳教士從成都冒著交通不便,沿途滑坡落石不斷,獨自一人來到這個語言不通、生活不通的世外之地興建教堂傳教,將福音、科學、現代教育和醫學傳入邊遠地區和窮鄉僻壤。1951年教堂改建為小學,1982年重新恢復為教堂。片口全鄉2115戶,6580餘人,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在一個羌族聚居地,傳統的天地君親師大行其道的地方,片口的天主教信徒仍然虔誠地保持著天主教的各項活動,每次禮拜誦經,那真誠的表情,無不讓你感動。

(片口羌碉 周永珩攝影)

(片口古碉 鄧偉攝影)

羌碉是古代戰爭的防禦性戰碉和信息聯絡點,古代戰爭主要用弓箭、大刀、長矛。在戈矛時代,用羌碉作戰防工事,對戰略防禦,戰術持久,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羌寨河谷建碉,起到鎮守一片,保護門戶的作用。羌碉底寬頂窄,牆面由下至上逐漸向內傾斜,形成強大的向心凝聚力,使牆體上下左右前後,各層緊箍,建成後堅不可摧。片口鄉現存的羌碉還在訴說著它們過去的輝煌和悲壯,亦成為現今羌民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片口高腳獅子 周永珩攝影)

(冬去春來 鄧偉攝影)

片口高腳獅子是北川獨有的,耍獅子和扮笑和尚的人要在腳上綁一根高四尺的木腳。木腳與地面的接觸面極少,很難掌握平衡,即使這樣獅子和笑和尚依然要做各種高難度動作,如溜叉子、翻跟頭、上石梯、拆陣等。片口耍獅子流行擺陣,就是接待獅子的人在自家門口擺一個陣讓獅子或笑和尚來破陣。陣分文陣和武陣。文陣就是出一些文字題,如猜謎語、歇後語、趣味數學等,笑和尚只需動腦子就能猜出來。武陣就考功夫了,武陣一般有好聽的名字,如美女梳頭、海底撈月,隔河抱蛋等,有的需要獅子單獨完成,有的需要獅子和笑和尚合作。不是所有陣都能被拆下,按規矩只有將陣拆下來才能拿到主人家給的禮信錢。

(抬狗羞靈官 周永珩攝影)

(祭天耍水龍 周永珩攝影)

「抬狗羞靈官,祭天耍水龍」這一習俗在片口古已有之。相傳在很久以前,一向風調雨順的片口突然遭遇連年大旱,禾苗乾死、人畜飲水困難,萬般無奈中人們用轎子抬著嗅覺靈敏的狗四處尋找靈官,行進途中,人們一面對轎子上的狗表示親昵,一面用各種方式羞辱戲耍隊伍前面的「靈官」,原本衣冠楚楚的「靈官」,被整得狼狽不堪,威嚴掃地,同時耍起9條巨大的水龍以作配合上演「九龍搶寶」,人們紛紛把水向龍身和舞龍的人灑潑而去,混戰中終有一條龍「排除萬難」奪寶成功,受到眾龍和眾人的膜拜,以後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九,片口人都用這種習俗來祈福。從早上太陽初升,耍到黃昏月上山頭。入夜十分,篝火燃起,人們圍著熊熊的篝火跳起沙朗,喝酒吃肉,直至夜深,一年一度的「抬狗羞靈官,祭天耍水龍」才算結束。

(農曆三月三「搶童子」 周永珩攝影)

農曆三月三「搶童子」在片口鄉已有400多年歷史了,以前「搶童子」是為了求子,延續香火,但現在已經發展成片口的一個傳統民俗活動,在法師的誦經聲里,村民們抬著「童子」出發了。沿途祭拜王爺廟,地藏廟和火神廟後,到達「搶童子」主戰場——三清廟。在三清廟內,經過誦經、轉佛、給「童子」開光等祭祀活動,「搶童子」正式開始,所有人都可以參加,搶到「童子」,就意味著未來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好。

(流水潺潺 周永珩攝影)

(片口自然保護區風光 周永珩攝影)

1993年建立的省級片口自然保護區面積 83 平方公里,保護區內植被垂直公布明顯,有常綠落葉闊葉林帶、針葉林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和高山灌叢、草甸,灌叢以小杜鵑、鐵苞劍竹為主。有野生脊椎動物 208 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馬熊、小熊貓、藏馬雞、綠尾虹雉等 39 種。近幾年片口鄉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為依託,大力發展中藥材、土特產種養,所產的厚朴、雲木香、當歸、山藥、玄參、天麻、山藥、羊肚菌、蜂蜜等產量高、品質好,大批珍稀中藥材遠銷國內外。

(片口老街 鄧偉攝影)

(片口老街 周永珩攝影)

片口鄉至今保留著氐羌部落的傳統習俗和原生態的鄉村風貌,那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樹之中,渾然天成,民俗獨特的百年羌碉、民居倔強的屹立,折射著古老與滄桑,加之境內林木蒼翠,鳥鳴其間,流水潺潺,風光迤邐,四季如畫,令人陶醉不已,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超過1100個點,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加之色味俱佳的片口的「九大碗」、老臘肉、山野菜膾炙人口。使人一置身於片口便流連忘返,身處此間,凡俗頓消,彷彿置身於那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

(初春竹林溝 鄧偉攝影)

(竹林溝口風光 鄧偉攝影)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亦思淳《巴厘島 慢慢地,漫步;慢慢地,慢下來》
小說:太陽褶皺的情緣(五)
小說:太陽褶皺的情緣(四)
故事:舊愛新歡
散文:兩情最重是珍惜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