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答「創文」提問的老師,你知道你浪費了多少人的心血嗎|大象公會
為什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如此重要?
文|杜修琪 郭子健
據媒體報道,湖南郴州市兩名中學教師拒絕回答市創建辦人員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知識提問,其中一人更「冒充學生家長,不予回答,意圖矇混過關」,被區教育局通報批評,作出「扣除兩人第三季度(3 個月)績效工資,並取消當年評獎評優資格」的處分。
7 天后,區教育局召開專題會議,認為學校對兩名教師「問責過重」,已責成涉事學校撤銷處罰決定。
外界看來荒唐,在當地卻未必是什麼怪事,相比於大多數郴州市民背誦「創文」知識的熟練程度,兩位教師顯然拖了後腿,並不一定能贏得鄉親的同情。
事實上,那位冒充學生家長的老師,就是被周圍學生揭穿的。
不是你想背就能背的
你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24 個字嗎?
我們城市精神是什麼你知道嗎?
在中國城市街頭,突然向路人提出這類「創文」問題,如果能得到高比例的正確回答,通常說明這座城市的條件不錯,往往是全國同等規模城市裡的佼佼者。
▍
十堰市,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市民抽查「創文」問題
獲得並保持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申報前連續兩年人均 GDP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申報前 12 個月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無嚴重違紀、違法犯罪;
申報前 12 個月內未發生有全國影響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申報前完成國務院下發的節能減排任務;
未發生非法出版、制黃販黃、侵權盜版的惡性事件。
一個城市在經濟、廉潔、治安和環保等方面都有如此出眾的表現,而市民只需完成小學生級別的死記硬背,並非多麼難以接受。
▍
蕪湖市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們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4 字訣字卡
而且,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每三年評選一批,機會有限,多數城市都需要努力爭取,才有被街頭抽查背誦成果的榮幸。
此外,評選文明城市並不照顧參選城市級別,很容易出現同級城市紛紛當選、只有個別城市落在最後的情況,甚至某個副省級城市會眼看著一堆縣級市排在自己前面。不僅各地政府,就是熱愛家鄉的市民也會感到壓力巨大。
當時,全國 15 個副省級城市中,只剩下武漢、西安、哈爾濱、瀋陽、濟南還不是文明城市,而西安擁有國家衛生城市稱號,這對其他四城是個巨大的優勢,武漢的壓力可想而知,幸而最終評選順利,武漢當選為第四批全國文明城市。
▍
現在,不是全國文明城市的副省級城市只剩下濟南
含金量最高的稱號
其中一些稱號顯然含金量有限,如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均屬於文化領域,重要性較低,何況後者的數量超過 300 個。
國家森林城市則不然,獲取難度不低,截至 2014 年只有 75 個城市當選。坐擁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的副省級城市青島,2012 年宣布投資 40 億元,突擊「植樹增綠」,都拖到 2015 年才拿下森林城市,落在了同省的淄博、棗莊之後。
▍ 由於「植樹增綠」的勢頭過猛,一些樹苗栽到了立交橋下,還有的除掉舊草皮,為將來的森林騰出空間。圖為青島網友拍攝的位於高架橋下種植的樹苗,官方回應稱「暫時性」種植。
即使如此,武漢還是更需要文明城市的加持,原因很簡單:國家森林城市的主管部門只是國家林業局(副部級),而主管部門的級別高低,是城市稱號等級的最直接衡量標準,也是決定一個城市有多大熱情去爭取這一稱號的直接原因。
國家森林城市不但遠不如文明城市,甚至還略低於國家園林城市(建設部)、國家先進科技城市(科技部)、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
全國文明城市之所以成為稱號王冠上的明珠,正是由於其主管單位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中共中央直屬機構中央文明辦(正部級)。
這意味著,從 2002 年的中共十六大開始,該委員會的級別提升了。
▍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歷任主任
▍當選全國文明城市的市(區)時任市(區)委書記升遷情況
▍ 2014 年武漢市民收到的「聖誕卡片」
開放時代才有城市稱號
2005 年,第一批全國文明城市公布,爭得頭彩的 12 個城市都大費周章。
但中國人對這樣的競賽早不陌生,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過一個重要性堪比文明城市的稱號,就是國家衛生城市。
多數情況下,人們會將二者連起來,結成一個特有名詞:「創文創衛」,並列為城市的戰時口號。
衛生城市的獨特地位,在於其歷史因素。組織上,國家衛生城市由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選,這是一個與當前的行政體系無法兼容的「議事協調機構」,但歷史上曾擁有過極大權力。稍微上年齡的人,應該會懂得其歷史地位:「除四害」的指揮者。
這個從政治運動中誕生的機構,至今仍繼承著當時的組織方式:
直接由黨、國務院領導,由軍委、計委、建委、農委、科委、工交、財貿、農業、水利、冶金、化工、宣傳、文化、教育、衛生、環保、體育、公安、民政和工、青、婦等部門領導組成,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搭配其他同級部門。
各省市都有其分支機構,形成上下級關係。一旦調動,它有著超越狹隘部門的動員力量,當然,作為城市稱號,它的影響力也非同一般。
現在,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已在機構上被調整,成為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但是仍然有極強的動員潛力。
所以,創文創衛就成了所有稱號中超然獨立的兩大桂冠,其餘的稱號即使掛在各部級主管單位,也只有作點綴二者的綠葉。
▍ 開封在推廣「三城聯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時,某社區板報標語不僅口號學習了宜昌的先進經驗,連城市名稱也一併「學」了過來。
不過,這兩大桂冠的歷史並不長,國家衛生城市也僅僅始於 1990 年。不止它們,目前大部分的城市稱號,都開始於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
聽起來十分古老的稱號,如雙擁模範城,也從 1990 年開始評選,沒有改革開放之前的城市稱號。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很簡單:不需要。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是一種全能型的社會控制模式。無需以稱號評選來調動地方的組織力量,直接用行政命令,效率奇高。即使領導人認為行政命令被消極抵抗,只需發動政治運動,顯然比頒發稱號更有效。
但 80 年代以後,政黨和政府的控制領域、範圍、能力都在縮減,社會恢復了部分彈性,尤其在經濟領域,人們得到了前三十年所未有自由度。這時候行政命令的可控範圍就縮小了,也無力再發起廣泛的政治運動,以完成創建任務的形式,替代以往的全面的行政管控,無疑更為合適。
如果你到某個城市,突然發現這個城市很多臨街小餐館關門了,各種流動攤販不見了,城市街道變得整齊乾淨冷清了,而到政府機關辦事則往往發現找不到人,那這個城市一定是在創文創衛驗收期。有些城市行政機關見不到人,是因為他們正在街上忙著消滅煙頭、落葉甚至蒼蠅。
▍ 2011 年濟源市為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決定在市區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 「撿煙頭狀元」評選活動。一時間全城煙頭搶手,甚至有「煙頭販子」出現。


※人類文明是怎樣誕生的 | 混亂博物館
※清成親王詒晉齋法書《新刻漏銘》
※瓷器是怎麼講故事的?
※1993年,我開了中國第一家性用品店|故事 FM
※高鐵站為什麼這麼偏遠|大象公會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