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Pike版本開始,OpenStack組件走上模塊化易組合之路

從Pike版本開始,OpenStack組件走上模塊化易組合之路

OpenStack的開發人員已經採取了他們的第一個關鍵步驟來減少OpenStack不同組件之間的相互依賴,允許一些組件更容易地單獨使用,並與其他開源工具一起使用。

OpenStack基金會的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今年曾提出過一項戰略,即讓開放的雲管理軟體更加模塊化和「可組合」。

實際上,這反映了一些終端用戶對OpenStack的處理意願:與其將其作為一套完整的套件運行,還不如挑選和選擇適合他們的部分,並將其與其他開放源碼或專有工具一起集成到現有環境中。

「可組合性」已成歷史趨勢

CBA(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通過支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包囊進了幾個銀行的功能,打造了一個整合的平台,包括OpenStack為裸金屬提供的Ironic組件,用於容器化的Apache Mesos,以及谷歌開發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庫Tensorflow。作為新的私有雲環境的一部分,該銀行使用不同的開放源碼技術和不同的開源技術。

儘管OpenStack的各個部分一直都是緊密集成的,但如果想要將OpenStack組件與其他任何東西集成在一起,用戶只有先將組件拆分獨立後才能實現。

按照Bryce的話說:「你需要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放在一起。」

儘管開源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Bryce說,在「豎井」中出現了一種歷史趨勢。

「專利技術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專利公司在整合方面做得很好。」Bryce說,「你看甲骨文或微軟,或者谷歌和亞馬遜,他們都會把好東西緊密地整合在一起,並預先包裝。」

「在歷史上,開源世界已經研發了很多偉大的技術,但在某些方面,我們一直將這些技術相互隔離,而不是相互融合。現在的一些思想轉變,不僅是在OpenStack,更是在整個開源生態系統中,這是一種理解,即用戶需要所有功能,但他們希望能夠很好地實現功能協作,想要更好的體驗。這就是為什麼可組合性的概念進入了開發者社區的上游,並成為開發人員正在構建軟體的方式。」Bryce還說。

在OpenStack的最新版本Pike中可以看到兩個組件——Ironic,這是一個裸機部署安裝項目;Cinder,塊存儲組件——都被重新設計,這使得它們可以更好地獨立並與其他開源技術集成。

Bryce說:「在我們看來,Cinder 正以一種獨立的方式與容器技術進行整合。很多時候,這很困難——如何安全地將它們連接在起來,並以一種自動化的方式融入企業存儲或網路。Pike的開發團隊付出了一些努力,以真正讓這種獨立的模式作為Cinder的原生部署模式。」

OpenStack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Cinder現在可以作為虛擬機、裸金屬、使用Docker或Kubernetes的容器的獨立存儲服務。

實現可組合性的下一步

在OpenStack未來的軟體發行版(接下來的兩個版本是「Queens」和「Rocky」)中,預計除了Ironic和Cinder 外的其他元素也將實現可組合性。

Bryce說:「比如身份管理模塊和網路模塊。」

儘管可組合性很可能通過簡化OpenStack的元素來幫助許多傳統的企業項目,但Bryce也希望邊緣計算的興起能在開源生態系統中驅動可組合性的進程。

「我們必須處理很多其他技術,這意味著需要打破OpenStack從前緊密集成的格局,以讓外部組件獲得更好、更簡潔的API和更一致的體驗,與OpenStack協作的更好。」Bryce說。

編譯:曉寬

作者:Ry Crozier

來源:https://www.itnews.com.au/news/openstack-takes-first-steps-to-let-its-parts-stand-alone-4723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源雲中文社區 的精彩文章:

可為OpenStack監控提供幫助的7種AI方法
是炒作嗎?調查顯示容器生產部署有點低迷
OpenStack和Serverless:大賭注還是必然?
導致安全問題的5大容器錯誤
容器部署的未來是什麼?

TAG:開源雲中文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