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文說詩——人生不過三場雨,你正在經歷哪一場?

老文說詩——人生不過三場雨,你正在經歷哪一場?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南宋/ 蔣捷 / 虞美人~聽雨

昨夜落雨,直至天明,略停數刻,繼續大雨如注,書房的瓦頂,每逢下雨便噼啪作響,要知雨大雨小,只需聽聲分辨便知。或許是沾染了古人的嗜好,一直以來,都比較喜歡下雨天,記得十六歲時就寫下過《定風波~觀雨》,年輕時,聽雨,觀雨,甚至淋雨,只覺得很是暢快,如今,不敢再淋雨,臨湖觀雨的機會也少了,幸而這屋頂,還讓我經常能感受聽雨的樂趣。

說到聽雨,便自然想起了這首虞美人。蔣捷,又是一個生在南宋滅亡之際的詩人,但凡有骨氣的文人,大多再南宋滅亡之後選擇了歸隱,這蔣捷也是如此,所說我一向認為人品好壞不代表作品好壞,可讓我推薦解析人品不好的作者的作品,也還是暫時做不到的。

蔣捷的這首聽雨,便是寫於南宋滅亡,隱居鄉野之後。作為「宋末四大家」之一,他的詞做多半是抒發憂思故國情懷、山河破碎之慟 ,文筆以悲涼清雅、寥落疏爽為主。尤其在用字遣詞造句上,常有奇巧之作,也算獨具一格,這首虞美人,便是代表之作。

聽雨這一題材,已被歷代文人描寫甚多,且多半都是抒發淡淡的憂愁。蔣捷在這首詞里,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空間變換、環境各異而讓聽雨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作者從「聽雨」的視角出發,通過時空的轉換,依次描繪了三個時期的三幅「聽雨」畫面,將一生的悲歡離合,傾注到了這五十六個字里。

第一幅畫面,是作者少年得志也是年少輕狂的時候,「歌樓」、「紅燭」、「羅帳」,這三個詞已經表明了作者所處的環境和當時的情景、心態,少年時流連青樓,無限春光,歌舞昇平,醉生夢死,奢靡無度,這是在說自己年少不識愁滋味,更是在說南宋在家國傾覆的前夕,還依然是夜夜笙歌,根本不管明日的死活,一個「昏」字,道盡了一切,君昏,臣昏,民昏,不知亡國危機,不正和這少年不知愁一樣么?

第二幅畫面,是一個中年人在漂泊的孤舟中聽雨的畫面,水波遼闊,風急浪大,還有一隻離群孤飛的大雁聲聲哀鳴,此時,元兵南下,南宋朝廷最後的時光幾乎都是在船上漂泊的,此時,沒有了歌舞昇平,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逃亡的苦痛,就像之前的少年終於真正知道愁了。這是寫作者自己的羈旅逃亡顛沛流離的悲涼,也是寫南宋最後的時光,此時,賢臣輩出,就像是懵懂少年長大懂事了,可是,這一切似乎都晚了。

第三幅畫面,是如今,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踽踽獨行,來到清凈的僧廬之下,安靜的聽雨。此時,故國已忘,江山為外族所佔,少年的輕狂無知和中年的立志奮進此時都已不再,一切也似乎都不那麼重要了。「悲歡離合總無情」,就是追憶這一生經歷的結論,既然已心如止水,波瀾不驚,自然就可以「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飽經滄桑之後,卻欲說還休,這幅畫面尤為蕭索落寞,蒼涼悲壯。

這樣的三幅聽雨的畫面,即連貫銜接,又前後照應,一個風流少年到古稀老人歷程,由春到秋的四季變換,作者寫自己的身世,卻分明寫下了一個朝代的歷史興衰,而且,沒有空嘆興亡,還給出了前因後果。不知道內情的人,看這首詞,會有人生的感悟,知道內情的人讀這首詞,還可以感受作者的哀嘆故國的,不同層次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體味,這就是好的作品,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處啊!

——老文(文俊壹)——老文說詩

讓我們一起學習詩詞,愛上詩詞,更多詩詞佳作解析,請關注後查看往期文章,能在這裡遇見你,真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大貪官帶著幾大車銀子出門,卻被活活餓死,這是為何
歷史上最富裕的宋朝,繁榮超過盛唐,GDP超西歐
北宋就有燈箱廣告?餓了嗎,叫個外賣吧!畫里有話你看出幾個意思?
作為最好吃的時代,宋發明了哪些菜及菜式?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