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對話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冰雪產業發展不會一蹴而就

對話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冰雪產業發展不會一蹴而就

身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的楊揚在個人角色上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她要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冰雪運動推廣以及後備人才的培養中。

「我現在是國際滑聯理事,說的每一句話都要保持中立,所以就不能在冬奧會的解說席上為中國運動員吶喊了,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身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的楊揚在個人角色上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她要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冰雪運動推廣以及後備人才的培養中。在採訪中,楊揚多次強調了人才以及青少年之於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在今年冬博會的主論壇上,楊揚坦言,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以後,自己有機會接觸並了解更多國家的冰雪運動發展情況。她同時也表示,只有基礎足夠強大,才有機會出現更多優秀的運動員。而像中國的短道速滑,在冬奧會歷史上拿過九枚金牌,但是當一些優秀運動員退役之後,也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空檔期,就是因為我們的基礎還不夠強大。

1

冰雪產業發展的人才問題凸顯

要想發展產業,先要發展人才,尤其對於中國這樣基礎相對薄弱的大市場,人才短缺的問題就會比較突出。楊揚表示:「我國的冰雪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人才短缺是凸顯的問題之一,不僅僅是專業人才。過去我們對於冰雪運動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了競技體育上,可以說我們在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甚至服務人才等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

楊揚認為,冰雪產業要想普及到全民,以至於擴大到全產業鏈,它所涉及的範圍是非常廣的。從項目運動的發展層面看,原來我們可能只關注專業運動隊,現在要考慮學校、社會、俱樂部甚至社區,怎樣將所有這些人都納入到整個產業體系中,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中國體育正在改革,改革的過程中又暴露了人才短缺的現實,因為懂專業的人未必懂管理,懂管理的人在專業知識上也可能會有缺乏,複合型人才非常少,這就需要發揮團隊的作用,通過不斷的溝通協調來解決問題。」楊揚補充道。

2

人才培養要發揮社會合力

體育也是教育,打基礎就要從孩子抓起。「奧運會之所以長久不衰,就是因為它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楊揚說道。今年的冬博會也著重關注冰雪後備力量的話題,除了要培養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創造空間和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是教育,那麼學校就會成為他們冰雪運動啟蒙的重要陣地,讓冰雪運動先在校園裡熱起來,這是為產業打基礎的關鍵一步。

當然,學校並不是提供教育的唯一場所,要想加快產業的發展速度,需要綜合一切社會上的積極力量。楊揚本人在退役後就在上海創辦了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在青少年培訓的戰場上延續自己的滑冰夢。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把更多滑冰方面的技能以及心得分享給孩子們。

另外,楊揚也著重提出了家長在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帶來的影響。「滑冰一項非常享受的運動,大部分小孩子第一次上冰之後都會喜歡上它。用什麼角度看待孩子的每一步成長對於家長來說很關鍵,如果家長的引導是錯的,更多地關注成績,孩子也會產生反感。怎樣讓孩子享受一項運動,這是需要家長正確引導的,這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相比去年,今年的冬博會有更多的國外廠商以及組織機構參與進來,很顯然,開拓中國市場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反過來,這也給我們自己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機會,從國外的先進理念中汲取養分,特別在冰雪文化層面的培養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而楊揚對此也深有感觸。

「在一些發達國家,冰雪本來就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他們冰雪文化的核心,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即生活。想達到這種程度也是急不來的,我們當前這一代的孩子們正在受到產業發展的影響,到了他們的下一代,就會享受父母帶給自己的紅利,這在之前是非常少見的,不過未來是值得憧憬的。」

楊揚還表示,像挪威這個國家的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全是自發的,佔到整個國家的五分之一人口,很多孩子在家庭成長階段就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這個基礎上,產業發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3

產業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億人上冰雪」是機遇也是挑戰。楊揚認為,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給我們冰雪運動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現在又恰逢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特殊時期,更是讓這個時代機遇有了新的加成。不過具體的工作還是要從教育做起,並且要保持耐心,扎紮實實地把工作做好才能實現既定目標。「體育產業不要急,需要一個過程,就像從事任何體育運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清事情的主次,一步步地去實現。」

現在的楊揚身兼數職,但是她依然認為,自己20餘年的冰上生涯帶給她的除了榮譽,還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楊揚說,到現在她依然秉承著運動員時期的行為準則,首先要不斷給自己挑戰,再有就是要認真對待從事的每一個角色,積極應對挑戰,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其實也是對每一個體育產業人才的基本要求,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揮空間。

4

結語

冰雪運動目前正處在體育發展的前沿,處在舉辦冬奧會的前沿,同時,也處在體育改革的前沿。要實現冬奧會的目標,我們不僅要解決工作方法的問題,更要在體制機制管理方式、備戰模式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總之,人才是事業的基礎,失去了基礎,一切都無從談起。

聲明:本文為禹唐體育原創,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路,未經同意不得轉載,轉載/合作請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號:yutangxz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唐體育 的精彩文章:

接觸粉絲已佔據運動品牌營銷的最高優先順序
亞冠恆大對陣上港收視率1.92%,乒乓球亞洲杯5場入榜
跨界大戰後,拳壇迎來了真正的年度戰役
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球隊價值排行榜
對話IDG董事長熊曉鴿:對投資者而言,理性判斷永遠是最重要的

TAG:禹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