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心理學知識:為什麼小孩子愛「假扮」

心理學知識:為什麼小孩子愛「假扮」

捉迷藏、踢毽子、打彈弓,童年似乎總是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兒童遊戲,但有這樣一種遊戲,我們在裡面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可以把樹枝當做光劍,或者騎在一把掃帚上想像自己是一個正要起飛的女巫,模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樣子也是惟妙惟肖,猜到是什麼沒?沒錯,它就是假扮。

「假扮」,其實就是角色扮演,就像一場戲劇演出一樣,在這個遊戲裡面,你可以假扮任何角色。它似乎只在我們孩童時期出現過,但其實,假扮陪伴我們的時間,比我們想像得還要長。

當一個孩子在12-18個月大的時候,就學會了假裝。比如在被媽媽逼迫著喝水時,他們會舌頭吸著吸管,嘴巴里咕隆一陣響,狡猾地假裝在喝水,但媽媽很快發現其實水杯里的水一點都沒動。到了18-24個月時,嬰兒們又開始做一些稍微複雜的模仿動作,用一個玩具勺子喂自己的玩具吃飯,拿著玩具電話模仿打電話,或者是扔出自己的玩具飛機試圖讓它飛來飛去。3-5歲的孩子們,想像力得到進一步發展,這時他們可以想像出一些像海盜、城堡和超級英雄這些不存在的角色和場景。在這個階段,他們也開始與其他孩子們一起完成一個複雜的假扮遊戲,比如中國傳統的過家家遊戲往往是這一階段孩子常玩的。這時真實的玩具並不需要,因為他們可以隨便拿著一個道具做替代,比如把一個勺子當做牙刷,把鏟子當做鐵鏟。或者用語言來分配角色,用姿勢來完成角色扮演。在一場醫生與病人的情景對話中,孩子們只要事先商量好誰做醫生誰做病人,病人的扮演者一個簡單的手捂肚子的動作就能讓這場角色扮演順利進行。

然而,熊孩子們自得自樂的角色扮演,卻在父母那兒成了調皮搗蛋的象徵。因為這些熊孩子們總是一不小心就留下了一個亂糟糟的 「作案」現場,父母的衣服鞋子散落一地,家裡的鍋碗瓢盆還殘留著他們用泥巴和草做成的「飯菜」,這不僅讓父母大感煩惱,還會讓哥哥姐姐們無比厭倦要為他們料理後事。

事實上,「假扮」看似是調皮搗蛋孩子的專利,但其實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正常的心理階段,孩子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想像就是在假扮遊戲中得到充分發揮。那麼,假扮遊戲為我們日後的成長發揮了哪些作用呢?如果你說要讓一個三歲的孩子換位思考,這個想法顯然很不現實,但要是玩假扮,孩子們不僅將主動參與,還會主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

比如,如果一個孩子穿著高跟鞋,披著大裙子,開開心心地扮演媽媽,而另外一個小朋友哭哭啼啼地假扮小寶寶時,她會仔細思考如果小孩子哭鬧或行為不當時該如何處理,這時她不僅需要平時細心觀察和積累一些大人該做的行為,而且還需要想到當自己是孩子時,哭鬧意味著什麼。一人身兼兩個角色的思考問題,是日後社交活動必備的思維能力之一。

如果一個小孩扮演超人,這時又可以在成為救人或者照顧別人的英雄角色時,打破小孩子們一向被照顧和聽從命令的習慣,讓他們漸漸開始認識到自己自身的力量,學會關心和照顧別人。

在這些扮演他人的角色中,隨著身份和情景的變化,小孩們不僅要學會如何轉換角色,還會變得更理解和體諒人,而且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和記憶力都會得到發展。

談判聽起來像一個屬於成年人的嚴肅場合,但事實上,在你是幾歲的娃娃時,就已經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場談判。比如,如果兩個孩子決定玩一場假扮遊戲,但在角色扮演上發生了爭執,如果不想大打出手弄得不歡而散,這時說服、協商等這些基本的談判計較就會派上用場。

這種交流也發生在現實世界的互動里,孩子央求媽媽再多給一塊糖,也可以說是一場談判。但幻想遊戲世界中,成功的協調需要格外注意所有這些細節。兒童必須經過一系列溝通、談判、妥協、合作和協調的複雜交際能力,才能保證遊戲能順利進行。

除了協商,談判過程中你來我往的心理戰也是一個必要環節。當一個小孩與其他小孩共同完成一個角色扮演場景時,他們必須不斷地考慮自己的行為和語言該怎麼樣表達,才能正確地傳達自己的想法,而且他們還必須注意其他參與者傳達的信息,並學習如何解答它們。在孩子們的世界裡,這個心理過程的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一場成年人間談判桌上的較量。角色扮演除了能讓我們從思維、社交技巧上得到鍛煉外,還會發展我們的語言能力。

協調溝通過程中,自然會發生語言的交流,這個過程確實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我們在牙牙學語階段說話更流暢,但語言能力得到發展的根本性原因是假扮有利於發展我們象徵性思維。

從某種角度上說,「假扮」可以當做是一種象徵性的遊戲,因為它涉及到符號的使用,孩子們通常用一個物體去指代另外一個,比如把勺子想像成梳子,把桌布想像成披風,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雖然很離譜,但正是這些指代行為,讓我們能學習建立一種物體與另一種物體的對應關係。

象徵思維是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因為我們的語言說到底是指代符號,語言既指代物品,比如蘋果用來指代紅彤彤、脆甜甜的果子;也可以指代我們的思想,你說一句話時也常常是你心情和對世界看法的流露。所以,在孩子們將一個東西想像成另外一個東西時,他們培養起了自己象徵性思維能力,也培養起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一個孩子們在12-18個月大說出第一句話時,往往也是他們開始角色扮演的時候,那些有語言障礙的孩子,也會很少角色扮演,他們也顯得更內向和靦腆。

所以,再看到小孩子們一本正經地玩過家家或者其他角色扮演的遊戲時,千萬不要嘲笑他們。在他們的意識里,這就是一場進入現實世界的大演練。許多成年人生活的必備技能也是從我們每個人都愛玩的假扮遊戲中開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萬個你不懂 的精彩文章:

鹼性水解人類屍體:人體液化氣味像蒸蛤蜊
這件事排慢性自殺第一名,長期大腦將被「吃掉」!
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從痰治——食物中的化痰好葯!
喝酸奶前先搞清這四件事
距今6.5億年古生物分子化石現身

TAG:十萬個你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