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中國畫意境的表現

論中國畫意境的表現

中國畫,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意境是文藝作品藉助形象傳達出的意蘊和境界;「意」是情與理的統一,「境」是形與神的統一,在兩個統一過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就形成了「意境」。

趙春秋 溪山無盡聽泉鳴

中國畫不論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都特別注意表現對象的意境,「意境」即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把意境稱為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情感,謂之境界。」?中國畫意境,是畫家通過描繪景物表達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藝術境界。它能使欣賞者通過聯想產生共鳴,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繪畫是否具有意境,這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追求意境的表現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畫的重要特徵之一。

畫家們將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於是便有「寫山則情滿于山,畫水則意溢於水」的意境。中國山水畫,以「肖形」為佳,而以「通意」為主,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明代傑出書畫家沈周的《廬山高圖》,是他四十一歲時為祝賀老師陳寬七十壽辰的精心之作。

沈周 廬山高圖

《廬山高圖》立軸,紙本,縱193.8厘米,橫98.1厘米。圖中山巒層疊,草木豐茂,飛瀑高懸,雲霧浮動,此圖構圖、布局頗具匠心,黑色濃淡主次逐漸變化;疏密,鬆緊,有條不紊。畫面右下角山坡,兩棵勁松虯曲盤纏,形成近景;中景以著名的廬山瀑布為中心,水簾高懸,飛流直下,兩崖間木橋斜跨,打破了流水飛白的呆板,兩側巉岩峭壁,呈內斂之勢。瀑布上方廬山主峰聳立,雲霧浮動,山勢漸入高遠。構圖由近景的山坡虯松,中景的瀑布、巉岩、峭壁,遠景的廬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遠,近、中、遠景相連,一氣呵成,貫穿結合而形成S形曲線,山巒層疊,草木繁茂,氣勢恢弘。

欣賞中國畫,不僅只是看畫,還要有足夠的知識涵養,要知道關於這幅畫產生的背景、原因,作畫者的身份等才能觀其畫,知其意。也正因為如此,作畫者的精神境界、才氣、學識的高低,也決定了他對於表現對象美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決定了作品成功與否。而沈周的這幅《廬山高圖》正是以廬山之「高」,以此象徵祝賀陳寬高壽。這也正是《廬山高圖》的精神所在,沈周把畫所要表達的「意」與畫中所呈現的「境」緊密結合,主觀精神的表現和客觀事物的藝術再現二者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美。畫家通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藝術美三方面取得了高度的和諧,以此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使欣賞者見到此山已非此山,彼景亦非彼景,造就了一個包含創作主體情感和意志的獨特的藝術境界。

意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如在目前」的較實的因素,稱為「實境」,也是表現與外的「形」;一部分是「見於言外」的較虛的部分,稱為「虛境」,也可以說是蘊涵於內的「神」。神是形的升華,體現著形態創造的意向和目的,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處於意境結構中的靈魂、統帥地位,如北宋徽宗趙佶所繪的《芙蓉錦雞圖》。

趙佶 芙蓉錦雞圖

《芙蓉錦雞圖》縱81.5厘米,橫53.6厘米;是絹本設色立軸,雙勾重彩工筆的花鳥畫。此圖畫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錦雞構成畫面。畫中錦雞落處,芙蓉搖曳下墜之狀逼真如實,錦雞視線之際,雙蝶歡舞,相映成趣。整幅畫動靜結合,構局嚴謹,表面上是一副色彩艷麗,典雅高貴的芙蓉錦雞圖,實際上它卻在向我們傳達著深遠的意義。由這幅畫的纖巧富麗,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一股雍容富貴的氣派,向我們側面表現出作畫者至高無上的身份地位。其次,古人稱雞有「五德」,「頭上有冠是文,腳下雄健是武;臨敵敢斗是勇;見食呼友是仁;按時報曉是信。」一,雞身上的花紋表示有文化。二,雄雞的模樣很英武。三,雄雞打架很勇猛。四,母雞護小雞很仁慈。五,雄雞報曉很守時,表示守信用。趙佶在畫上的題詩「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也與其意相符,表明了趙佶畫這隻五彩斑斕的大錦雞,是為了借雞的這五種自然天性頌揚儒家文、武、勇、仁、信這五種道德品行;這也是他對大臣的要求。

中國畫的意境美在於動靜相生,形神兼具,兩者如果相輔相成,完美統一,彰顯筆情墨趣,就能達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芙蓉錦雞圖》就十分貼切的表現出了這樣的意境美,以獨特的藝術方式闡釋了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意境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被稱為「畫之靈魂」。中國畫是我國藝術的精粹,它以筆墨為工具,以寫意為靈魂。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中國繪畫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根基,那就是博大精深的筆墨精神和寫意精神。一幅畫如果沒有意境,就不能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使人產生共鳴。其中,寫意人物畫歷史悠久,也像我們展示著它獨特的一種意境;現存最早的宋代梁楷的大寫意潑墨人物畫《潑墨仙人圖》也向我們詮釋著它別樣的風采。

梁楷 潑墨仙人圖

《潑墨仙人圖》立軸、紙本、墨筆,縱48.7厘米,橫27.7厘米。此圖畫一位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可掬。那雙小眼醉意朦朧,彷彿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脫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形象活靈活現。畫面上幾乎沒有對人物做嚴謹工緻的細節刻畫,通體都以潑灑般的淋灕水墨抒寫,那渾重而清秀、粗闊而含蓄的大片潑墨,可謂筆簡神具、自然瀟洒,絕妙地表現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塗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這幅畫生動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動態,卻不在意太多細節,不拘形似的畫法,也向我們傳達著作畫者的無拘無束。梁楷,祖籍山東,曾於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是一個行徑相當特異的畫家;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而且青出於藍。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梁風(瘋)子」。他總是能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徵,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準確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徵,同時,也讓觀畫者體會到他融入畫中的感情。《潑墨仙人圖》中,除了人物以外並無任何背景,但正是由於背景的空白,使畫面產生了虛實結合的效果,讓我們體會到了那「仙人」所處「天地」之大,也表現著梁楷性格的桀驁不羈。

「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蘇軾曾這樣評價過王維,同樣,這句話也說出了中國畫的意境不是只有畫就能表現的。在《廬山高圖》和《芙蓉錦雞圖》上都有作畫者的題詩,而題詩正是作者在作畫之前的立意,只有作畫者先立好了意,先給這幅畫一個「神」、一個靈魂,才能更好的表現這幅畫,使這幅畫的意境得以更好的表現。所以說中國畫的意境的表現要以詩為基礎。另外,在《芙蓉錦雞圖》中,宋徽宗趙佶的題詩是他所創的瘦金體,為什麼要單獨說他的書法呢?因為詩書畫印四位一體是構成中國畫的形式要素,是讓中國畫的意境得以表現的方式。其實,中國的書法其本身也是畫,中國畫的用筆也如書法一般充滿節奏和韻律,正是這種節奏和韻律表現著一種藝術的「氣韻」,一種意境。欣賞一幅畫,畫中的氣韻和意境很重要,好的作品能更好的表達作畫者的思想,讓人產生美感。而從一幅畫的印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態,或當時的環境,以此讓我們能更好的去了解畫作,欣賞畫作。

趙春秋 寒江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一個極具鮮明民族特色的藝術品種,經過上千年的積累和沉澱形成了它特有的面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審美情趣。追求意境的表現是中國畫重要特徵之—,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內容整理自網路;編輯:國畫藝術)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古箏曲《梅花三弄》,暗香浮動、水清清
圖文教程:山水畫基礎技法(6)
嶺南名家:黎雄才國畫作品欣賞
清錢泳書法欣賞:《記靈飛經》冊
黃姬水《行草書四首詩卷》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