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簕 保健品開發

白簕 保健品開發

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又稱鵝掌簕、三加皮、三葉五加、簕菜等,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屬(Ac-anthopanax)攀援灌木。作為民間草藥和野蔬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味苦辛涼,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舒筋活血、消腫解毒和止咳平喘之功效;

生長期萌發的嫩芽更是產地人們喜愛的野生蔬菜,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葯食同源,具有保健功效。目前國外學者主要研究白簕三萜皂苷,國內學者也從成分和美味野蔬方面進行相關研究。

因此白簕從保健功能、藥用價值、提高農民收入方面,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開發前景。相關學者系統地開展成分鑒定、繁殖技術、栽培試驗和開發利用。

白簕鮮葉中Vc的含量是番茄的2~3倍,Fe的含量是番茄的8倍,含較多谷氨酸和精氨酸,具有健腦和增強腦細胞呼吸作用的功能,同時還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白簕嫩芽屬於高鉀、鈣低鈉型野生蔬菜。

鉀鹽有降血壓作用,與高血壓發病率呈負相關;食用後漸覺喉嚨甘涼,其清熱解毒功能明顯;富含粗纖維,有改善腸胃道功能、潤腸通便、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減肥等功效;

可以做冷盤、炒食,也可煮湯,在其產地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特色蔬菜。為了廣泛地開發利用,黃美娥等研究表明直接抽真空方法為最佳保鮮工藝,延長嫩芽采後貯藏期。

在廣東恩平已將白簕葉製作成茶葉————大人山牌簕菜茶,且已通過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正在申請綠色食品認證。白霸的根皮、莖皮可製作為保健酒即有名的「三加皮酒」。

在雲南許多民族常用白簕置於棚架或攀援在樹上,又因白簕枝具有刺,是作綠籬的好材料,也可用於假山或庭院上,有廣闊應用前景和觀賞價值。

此外,白簕的開發應用正在進一步拓展,劉岱純等進行白簕透明香皂的製備工藝研究,黃曉慧等製作出白簕含氟牙膏,黃俊生等研製出白簕消炎噴霧劑。

白簕種子存在休眠,播種前打破休眠來提高白簕種子萌發率,黃宏健研究表明簕菜種子採收後不能直接播種,需要經過一個夏季完成形態後熟和一個冬季完成生理後熟,才能萌發。

白簕嫩芽原為野生蔬菜,人工栽培時應滿足其基本生長條件,引種時應注意採用相似原生態環境。

土壤應富含有機質,最好是陰坡,光照適中、空氣濕潤的地帶,若光照較強,必須搭上一層黑色遮陽網。培育好的幼苗,除了寒冷季節,可隨時定植於栽培田裡。苗高20~35cm即可開始采掉頂芽,促使多萌發側芽,提高產量,收穫期在每年3~6月份,成活植株可連續收穫多年。

在這篇文獻中知道了白簕更多的用法。

炎症與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癒的過程密切相關。自從百餘年前,水楊酸鈉被應用於臨床發揮抗炎作用以來,非甾體抗炎葯得到了不斷地改進發展,但對胃腸道的損傷始終是其最常見且最嚴重的不良反應之一。植物藥物常具有高活性、低毒性的特點,因此,尋找臨床有效的植物抗炎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該實驗中,以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趾腫脹模型作為評價天然產物抗炎作用的炎症模型。研究發現,角叉菜膠誘導大鼠足趾腫脹可能與前列腺素(PGE2)有關。

PGE2是抗炎藥物在臨床上作用靶點中最有效且最敏感的物質。本研究中,白簕黃酮提取物能顯著抑制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足趾腫脹,提示抑制腫脹可能與抑制炎症介質PGE2的釋放有關。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炎葯分為甾體和非甾體兩類,療效雖好,但均具有較多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為胃腸道反應和肝腎毒性等。因此尋找更好的抗炎葯勢在必行。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藥提取物黃酮類化合物多具有抗炎作用,中草藥具有毒副作用較小的特點,白簕是一種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草藥。

且本實驗結果顯示,其黃酮類化合物可降低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趾腫脹的程度,因此對白簕黃酮類化合物的抗炎藥理研究具有一定意義,有較好的開發前景。

在這篇文獻中,學會了抗炎藥物如何通過動物實驗證明。

由於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逐步增強以及人工合成色素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從植物中提取、開發天然色素成為各行業科技工作者普遍關注的課題。

在成功開發的植物色素中,有不少來源於藥用植物,如接骨木果、烏飯樹果、決明子等。成熟的白筋果顏色烏黑,其40%乙醇提取液呈鮮艷的深紅色,是開發天然色素的良好材料。

將新鮮的白簕成熟果實除去樹葉等雜質,在研缽中搗碎,精確稱取10.000g,按1:30的固液比用體積分數為40%的乙醇浸泡、在60℃水浴鍋中迴流提取1h。

冷卻後過濾,得到深紅色澄清、透明液體,用40%的乙醇水溶液定容1000mL,搖勻備用。取適量上述白筋果色素提取液以40%乙醇為參比,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400~650nm的範圍內掃描,確定其最大吸收波長。以白簕果色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值作為衡量色素含量的指標。

該研究中的單因素實驗結果表明白簕果色素提取的最佳條件為:40%乙醇(V/V)、浸提溫度60℃、浸提時間lh。

白簕果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穩定,在酸性環境中呈現鮮艷的深紅色,在中性及鹼性環境中變為褐綠色。

高錳酸鉀、亞硫酸鈉、苯甲酸鈉、Vc、檸檬酸及EDTA等對白簕色素具有增色作用;隨著亞硫酸鈉、EDTA質量濃度的升高,增色作用減弱。Ca2+、Mn2+等金屬離子對白簕果色素具有減色作用,Sn2+、Fe3+影響色素穩定性。

但文獻中沒有提到白簕果色素的使用方法和價值。不過通過對這篇文獻的閱讀,學會了色素的提取。

在本試驗中,我們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完成了白簕急性經口毒性、30d餵養和遺傳毒性等毒理學試驗。

結果表明,白簕急性經口毒性最大灌胃量為40g/kg,屬於無毒物質。無論有無S9活化系統,白簕5個劑量組TA97、TA98、TA100、TA102等4種菌株的回變菌落數均小於溶劑對照組的2倍。

白簕高、中、低劑量小鼠的骨髓微核率與溶劑對照組差異不顯著;白簕高、中、低劑量組小鼠的骨髓微核率與溶劑對照組差異不顯著。

因此,深度開發白簕,將其研製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對促進地方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葯食兩用白筋的成分鑒定和栽培技術,2015-09-10,肖肖,西華師範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農業科學

(2)白簕葉黃酮的提取純化及其抗炎作用初探,2013-11-01,楊慧文,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1002-0306,食品工業科技

(3)白簕果色素提取及其性質研究,2013-12-28,何可群;李相興,貴州民族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4)野生蔬菜白筋的安全性評價,2014-04-25,林春華,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遊記 的精彩文章:

重瓣狗牙花 葎草 反枝莧
蘿藦 前胡 川續斷

TAG:植物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