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用藥,該對證,還是對病

中醫用藥,該對證,還是對病

導讀:中醫看病,應病證合參,不為病所困,有是證,用是葯。

中醫用藥,該對證,還是對病


中醫用藥,該對證,還是對病

作者/王彥權

歐大姐,女,56歲,高級工程師,2017年7月7日從深圳來診,自述,30年前因備考研究生熬夜引起失眠,中間尋醫問葯(常用安神定志類),均不效,症見口乾口苦,身怕熱,心內發熱起急,心煩意亂,頭面烘熱汗出,便干,舌質紅,苔薄白略黃,脈弦數。

處方:柴胡13g,黃芩13g,半夏12g,大黃4g,枳實10g,白芍15g,生石膏50g,珍珠母15g,龍骨20g,牡蠣20g,代赭石15g,牛膝10g。10劑,每日1劑2煎。

服後病人反饋,服藥開始,大便即通暢,便下黑濁臭穢,便後自覺渾身暢快,服藥2天,睡眠已開始改善,服藥8、9日,大便由黑轉黃,口苦口乾,心煩起急,烘熱汗出等癥狀明顯好轉,特別是晚上體息,已基本正常,因病人病之日久,怕效不牢固,守方微調,繼用藥20劑,失眠已愈!

按語:病人失眠30年,用藥不效(大多用安神定志類),症見:口乾口苦,大便干,心中發熱,舌紅,脈弦數,典型少陽陽明合證,大柴胡湯首選;肝胃火熱太過旺盛,上擾心神則心煩意亂,上攻頭面迫津外泄則頭面汗出,故加珍珠母、生石膏佐助清降肝胃之火;代赭石、牛膝、大黃釜底抽薪,引熱下行;龍骨、牡蠣平肝潛陽,安神定志;全方共行疏肝和胃、瀉熱安神之用,雖病久用瀉法,因方證對應,故效如桴鼓!

前幾天,一西醫朋友問我,某某病用啥方,我說,中醫看病,只對證,不對病,比如失眠病,可能出現小柴胡湯證,歸脾湯證,桂枝龍牡湯證,甚至出現四逆湯證,白虎湯證,大柴胡湯證等,「有是證,用是葯",就對啦!如果「有是病,用是葯」,見失眠,就酸棗仁湯,大方向就錯啦!



【來源:中醫書友會】

編輯/李小五 編號/GYZX0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護牙妙方:老中醫教你親自搞定6種牙病
手發軟,可能脾胃差;清晨手指僵硬要當心
菊花茶,喝對了才養生!
喝三七一定要加它!效果翻倍!給你16個奇蹟!
手上如果出現這幾種顏色,那就要注意了!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