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邦項羽最後一戰之前,發生了什麼?最終改變了楚漢相爭的結

劉邦項羽最後一戰之前,發生了什麼?最終改變了楚漢相爭的結

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天下展開了殊死決戰。

劉邦為牽制項羽,命令韓信從側翼迂迴。韓信能征善戰,僅用四個月的時間就滅掉了魏國,代國,越過太行山,逼近趙國。

趙王歇和趙軍統帥陳余率領20萬兵馬集結在陘口。謀士李左車向陳余獻計道:「韓信乘勝而來,銳不可擋,但他們長途跋涉,必定糧草不足。我們井陘這個地方山路狹窄,車馬難行 漢軍走不上100公里,糧草必然落在後面。我們派3萬精兵從小路截斷他們糧草,再挖深溝,高築壘,堅營寨,不與他們交戰,用不了10天,我們就可以活捉韓信。」

陳余笑道:「兵書上說:兵力比敵人大10倍,就可以包圍他,韓信不過2-3萬人馬,我們怕他做什麼?」一口回絕了李左車的建議。

韓信得知陳余不用李左車的建議,暗暗歡喜。他以背水為陣和疑兵之計一舉潰趙軍,殺死陳余活捉了趙王歇,然後出千金重賞,捉拿李左車。幾天後李左車被緝拿歸案。眾將士以韓信必殺李左車無疑,但韓信一見李左車,立即上前為他鬆綁,並請李左車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手,儼然是弟子對待師傅之禮。李左車道:「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圖存。我是將軍的俘虜,將軍何以這樣對待一個俘虜呢?」韓信道:「從前百里奚住在虞國,虞國被消滅,秦國重用了他,從此才強大起來,今天你就好比百里奚,如果陳余採用了你的策略,我早已是你的俘虜了。正因為陳余不聽你的建議,我才能有今天的勝利。我是誠心向你請教,請你不要推辭。」

李左車見韓信真心敬重自己,這才開口說道:「將軍連克魏,代,趙三國,雖然取得不小的勝利,但將士們已十分疲勞,再要去攻伐燕國,倘若燕國憑險固守,將軍恐怕要感到力不從心。」韓信問:「先生認為該如何是好呢?」李左車道:「將軍一日之內擊敗趙國20萬大將軍,威名遠揚,燕國不會不知道的。將軍挾此餘威,一面安撫將士和趙國百姓,一面派使者去燕國,曉以利害,則可不戰而使燕國屈服。」

韓信大喜,連聲讚歎:「先生高明之極,就這樣辦!」韓信當即修書一封,在信中闡明了漢軍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分析了燕國的處境及戰與降的利害,又派了一名能言善辯的使者把信送往燕國,同時,又按照李左車的建議把軍隊調到燕國邊境線上,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

燕國君臣早已得知趙國滅亡的消息,今見韓信大軍壓境,無不惶恐。燕王看了韓信的書信後,立即表示同意歸降。

韓信只憑一紙書信未費一兵一卒,就順利地拿下了燕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鐵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楊廣弒父殺兄,取得皇位,最終也失去了皇位
齊國這位謀臣智挫晉謀,令齊景公刮目相看,得到了重用!
明朝這個皇帝修鍊棄朝政27年,原因是如此的荒唐
太平天國中真正的漢子,後人對其評價極高

TAG:木鐵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