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困、秋凍、秋燥,秋季最難熬的三個坎,你中招沒?

秋困、秋凍、秋燥,秋季最難熬的三個坎,你中招沒?

俗話說「春困秋乏」,那絕對不是隨便亂說的。一到秋天,總是特別容易感到睏乏無力。

據說,秋季有三個健康坎:秋困、秋凍、秋燥,過好這三大坎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秋季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雖然時間相對短暫,在有些地區也體感不明顯,但卻是我們步入冬季繞不開、逃不過的過渡時期。

秋季天氣多變,可能直接引發眾多基礎性疾病,想要安全度過三個健康坎,就要這樣做:

秋困

到了秋天,人體的能量已經處於過度消耗的狀態,此時本能會啟動「睡眠」來補充能量。

如果此時還睡不好,我們就會徹底失去這些健康的"老本"。除了每天盡量保證8小時的睡眠之外,我們也能用一些小方法來提神。

中醫當然推薦大家食療方法:別吃太飽,7種食物解決秋困千萬別少。

吃太飽,會讓腸胃跟大腦爭奪營養,讓人感覺睏倦不堪在這個秋困濃郁的時節,睡飽8小時,每頓稍稍餓一點,有利於我們保持清醒的狀態。

秋凍

「秋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產熱效率,提高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如今已經入秋,天氣轉涼,適當少穿些衣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增強對低溫的適應力。過多、過早地增加衣物,一旦遇到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因熱傷風而感冒。

過早地穿上棉衣,會使身體缺失對冷空氣的逐漸適應過程,導致抗寒能力降低,從而使身體在低溫環境下的主動調節功能降低。

衣物要慢慢地添加。但大家要注意南北方的差異。南方秋涼來得較晚,應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

北方秋涼來得較早,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氣溫較低時應及時增添衣物,以防著涼。

另外,還要提醒大家,「秋凍」並非適宜所有人。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肺病患者等特殊群體,並不適合低溫。

身體四個部位,兩個時刻不要凍。

早、晚兩個時刻不要凍。早,氣溫比較寒冷,晨練要記得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晚,當太陽下山後,會感覺到溫度急劇下降,勞動一天後身體又略顯疲憊,正是外邪入侵的時候,所以一定要保暖。

腹部、雙腳、脖子、肩膀四部位不要凍。溫度是人體免疫力、抵抗力發揮作用的保證。

腹部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胃痛,所以不論什麼時候都要蓋一層東西;足部一定要呵護好,腳冷,則冷全身;

脖子受冷會影響頭部血管問題,建議繫上絲巾;肩膀的保暖可預防肩周炎等問題。

此外,要防止「凍而不動」,運動鍛煉時不宜「動」得大汗淋漓,只要身體微熱即可,否則涼氣會通過表皮擴張入侵肌體。

秋燥

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溫燥,秋分之後,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

秋季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口乾舌燥、小便短少、大便乾結、鼻塞、咳嗽、鼻炎……甚至是心情乾燥,人變得易怒、易悲傷……這些都稱為「秋燥」症。

輕者容易感冒,重者會引發一些基礎性疾病。故秋季應多喝水,多吃酸甘滋潤的食物,如百合、銀耳、秋梨、蓮藕、柿子、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

粥就是對抗燥氣的好寶貝,如果再配合上下邊幾種食材,那麼就能完美度過一個滋潤的秋季了:

1、蓮藕、銀耳、百合平淡甘潤,緩解嗓子不適。

2、胡蘿蔔、西藍花、枸杞富含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的胡蘿蔔素,能夠有效修復皮膚乾燥。

3、黑芝麻、核桃仁、花生米富含優質的脂肪酸,可以改善腸道的乾燥。

4、菊花、桃花、烏梅三者加入粥里,可以生津止渴,清肝明目,讓心情遠離乾燥。

秋天來啦,多注意這三大健康坎吧,幫助一家人保持健康。在這個天氣多變的時期,要多注意身體哦。願每一位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季 的精彩文章:

8款適合上班族的連衣裙,秋季就該這麼穿
秋季水果煮著吃,滋陰潤肺,最主要的是簡單!
秋季漂亮的百搭襯衫,顯瘦又減齡,凸顯你的知性女人味
秋天到了,預防「秋季腹瀉」,這種疫苗,你給寶寶喝了嗎?
擺脫秋季枯燥只需一件白襯衫

TAG: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