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从历史的大趋势来看,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集权制国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但秦朝建立以后,奉行严刑峻法,奴役天下百姓,激起民怨,加上六国反秦势力尾大不掉,秦自建立伊始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拿东南方的楚国来说,在灭亡以后,就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以至迷信神仙方术之言的秦始皇经常说“东南有天子气”,吓得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特意两次出巡楚地,“东游而厌之”。

秦始皇之所以如此重视楚地的安定,除了上述方士之言外,也与楚国自身的实力有关。在战国中后期,楚国国力雄厚,“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秦国倾全国之力才灭了楚国。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70多岁的谋士范增前来游说项羽的叔叔项梁起义,他引用楚南王的话:“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但是对于这“三户”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也没个确切的说法。大体数下来,说法有十余种,这边选取最代表性的几种分享给大家。

一、三户人家说,虚指人数少。这个说法最早出自于《史记集解》,“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意思是楚国百姓非常怨恨泰国人,即使是只剩三户人家,也足够灭掉秦朝。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二、昭、屈、景三大姓说。这是晋朝人韦昭的看法,“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昭、屈、景也”,他认为这里的三户是指楚国时三大姓氏。

楚国灭亡以后,王族昭、屈、景都有血脉流传下来,变成家族继续存在。楚南公认为能灭掉的秦朝的一定是楚国人,所以才这样说。

三、指楚国驻扎在三户的申息之师说。三户在这里是指地名,楚国在秦秋时期灭了申国和息国后曾经在三户留武装驻扎,这里沿伸出去的意思是指,秦朝不得人心,即使楚国现在只有很弱的军队,但最终一定能灭掉秦朝。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四、陈胜、项梁、刘邦说。在秦末的起义大军之中,陈胜、项梁和刘邦的军队最具实力,最具实力,陈胜揭竿而起,项梁的继承人项羽和刘邦分率两支军队攻进咸阳,推翻了秦朝。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说,三户指陈胜、项梁、刘邦最具说服力。

关于三户的争论还在继续,笔者也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来探究下这“三户”指的是什么。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只是一个预言,但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对确立楚国人在灭秦义军中的领袖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到底指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当时项梁在听完范增的话以后,将楚国王族之后,12岁的牧羊娃熊心做了楚怀王,并以他的名义号召楚国人进行反秦,项梁的军队很快就发展了起来。

陈胜是楚国人,“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又曾经当过起义军的领袖指挥过天下义军,在“亡秦必楚”的预言影响下,复立的六国王族因为实力不足,都纷纷投靠投奔楚国,楚国也成了事实上六国联军的首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读涯史 的精彩文章:

灭掉秦朝以后 项羽有想过当皇帝吗?为什么最后自封为西楚霸王?
创建太平天国的最大功臣 杨秀清曾是他的手下 不死或能灭掉清廷
为打败英国人 孙中山上书给李鸿章提了一建议 现在看来非常可笑!
为什么说这个荒淫无道的昏君 才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
诸葛亮死后 刘禅用一方式发泄对他的不满 蜀国人表示无法接受

TAG:涯读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