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致命傷:日本戰列艦竟有重大設計缺陷!

致命傷:日本戰列艦竟有重大設計缺陷!

金剛號戰列艦剛剛建成時

戰列艦興起之時,火炮的射程和射擊精度還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是有了威力更大的火炮,海戰交戰雙方也必須靠近到20公里以內進行對射。由於不需要在更遠的距離上進行測距和瞄準,因此,一戰前後設計建造的主力艦並沒有把艦橋建的更高。作為當時世界上的海軍強國,日本早期建造的戰列艦金剛、扶桑、長門、伊勢級等都沒有高大的桅樓。

隨著艦炮技術不斷地改進和提升,大口徑的艦炮射程越來越遠,精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較射飛機、較射氣球、機械式彈道計算機出現之後,海上強國在更遠距離進行決戰已經成為現實。

為了能優先掌握主動權,儘早地發現敵人就顯得非常重要。所謂「站得高看得遠」,當時海戰交戰雙方都是目視觀測,主炮校射這一最重要的火力指揮單元必須抬高,日本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打擊效果。所以,我們看到太平洋戰爭期間的日本戰列艦都有非常高的塔式桅樓,實際上這些都是硬搭建上去的「違章建築」。航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海戰的作戰模式,艦載機對戰列艦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日本戰艦除了主炮校射以外,防空觀察哨位也被迫要安置在更高的地方,於是,上層建築越來越繁冗,艦船的外形特徵也越來越明顯。在戰場上,美軍偵察機發現並能夠確認日本艦隊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這些艦船獨特的高聳的塔樓。

日本扶桑號戰列艦

日本海軍戰列艦這種建造結構雖然有利於提高艦炮射擊的精度和早期防空預警,但也勢必帶來迎風面積增大和船身重心提高的問題。而且塔樓一旦遭到攻擊非常容易損壞,小口徑的艦炮甚至都能將其擊穿。如「金剛」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比睿」號塔式桅樓被美軍巡洋艦擊中後,大半軍官當場被擊斃。在夜色中「比睿」號燃燒的高大塔樓非常顯眼,成為了美軍的活靶子。

最重要的是,這種高大的塔樓同樣影響了戰列艦電子設備的使用,不利於雷達的安裝。事實證明,這對日本海軍的影響是致命的。日本海軍貌似強大,但是決策層的戰略眼光卻相對保守和落後,他們始終認為雷達的探測效果不如人的肉眼,在雷達系統被美國海軍廣泛應用的時候日本人仍堅信自己的判斷。所以,日本海軍主力戰艦的大口徑艦炮一直都不重視通過雷達統一指揮校射,相反對肉眼觀察則更加地依賴。在此基礎上,日本海軍強調夜戰炮術,他們自信地認為這種「能力」會讓海戰的天平倒向自己一方。

日本山城號戰列艦

太平洋戰爭的逐漸深入讓日本感受到了防空方面的巨大壓力,由於雷達技術的落後,海軍不得不在戰列艦等主力艦上加裝更多的防空指揮所和防空火炮。防空火炮即使多的讓戰艦看起來像個「刺蝟」一樣,對美軍艦載攻擊機的殺傷能力仍舊是微不足道。在失去航空兵保護的情況下,日本海軍的超級戰艦一艘接一艘地被美軍送進了海底。

日本在二戰時期派到各個戰場的戰列艦其實都是一戰前後攢下的「家底兒」,二戰前後開工的戰列艦僅有大和級的2艘。那些老式戰列艦在建造時為了省錢省料,艦橋設計的都比較小,因此後續改裝難度很大,只能在不改變初始結構的基礎上「亂搭亂建」。事實證明,無論日本怎樣在它的戰列艦上做文章,落後於時代的武器裝備與落後的戰略眼光相結合,日本海軍最終敗亡的命運都是無法逆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代重殲 的精彩文章:

爆笑囧圖,高大威嚴的儀仗兵也會囧囧噠
又尷尬了!特朗普夫妻客氣握手後第一夫人被「推走」
巴頓將軍二戰秘聞 曾派兵營救女婿
軍訓遇到順拐 銷魂姿勢讓人笑噴
武裝直升機「飈舞」見過沒 炫酷到沒朋友

TAG:四代重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