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病皆因痰作祟,如何清理身體里的痰飲水濕呢?

百病皆因痰作祟,如何清理身體里的痰飲水濕呢?

GIF/1K

為什麼脾在五臟之中起到了那麼重要的作用?

如果脾的功能正常,能順利交接的話,心肝肺腎都能各取所需,各個臟腑的功能都能正常。如果脾傳輸不好的話,每個環節出問題,都有相應的一些癥狀。

導致肝出問題

1

肝和脾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一般這個時候會出現兩脅的脹痛、不舒服。因為中醫認為肝是佈於兩脅的,在肋骨的地方。另外,因為肝和脾密切相關,會影響食慾。

肝脾不和,除了出現胃口差,還會出現腹瀉的情況。

導致心出問題

2

心是藏血的,肝是統血的,表現在心脾兩虛的話,往往是有個血虛的基礎,這種情況下會表現出來失眠、乏力、睏倦,有的人會有心悸的表現。

導致肺出問題

3

中醫認為肺是主氣的,而脾是氣血產生的源頭,脾功能比較差的時候,產生的水谷精微傳送不到肺里去,就會產生乏力、氣促,中醫就叫肺脾兩虛,嚴重的會有乾咳、咳嗽的情況。

導致腎出問題

4

脾腎相關的話,往往是表現在一個脾腎陽虛的表現。中醫認為,脾和腎的陽氣是非常關鍵的。脾腎陽虛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四肢畏寒,胳膊腿比較怕涼。

另一方面,表現為五更泄瀉的現象,早上一起床就要上廁所,而且大便比較稀,嚴重一點的可能還會出現水腫。

所以,補脾以補為通特別重要。

補脾去濕的神方

明代的萬全在《六科準繩》這本書里,提供了一個治療脾胃虛弱非常有名的方子,療效非常好,經常被大家稱為神方。

這個神方就叫「七味白朮散」。

在這個方子中,人蔘具有健脾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炒白朮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人蔘、茯苓、炒白朮和甘草,其實是四君子湯。在此基礎上,加入的藿香葉具有芳香化濕的功效,木香可以健脾化濕、行氣,葛根解郁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

生活中有哪些去濕的小方法?

紫蘇葛根粉

1

上文中就提到葛根的功效,在這裡採用葛根做的粉條,搭配歸脾經、肺經二經的紫蘇葉,吃一個月就可以明顯見效。

葛花茶

2

葛花具有解酒醒脾的作用,用於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嘔吐酸水等傷及胃氣之症。

注意:葛花茶不適合寒涼體質,寒涼體質的人可以在葛花茶中搭配枸杞,以中和性味。

按摩承山穴

3

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取穴時,採用俯卧的姿勢,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每天按摩承山穴2次,每次按壓100-200下,15-30天即可有明顯的效果。

今天就到這裡了,到這裡了,明天墨墨將為大家講述養腎三字經,我們明天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道醫 的精彩文章:

TAG:微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