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看就會的推拿手法——拿走不謝

一看就會的推拿手法——拿走不謝

這些小兒常見疾病,或許可嘗試著用推拿幫助孩子緩解癥狀。

小兒推拿常見穴位

補肺經/清肺經

GIF/1K

GIF/1K

GIF/1K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操作: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下圖,清200~400次。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GIF/1K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上圖。約推100~500次。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髮際邊緣)100次

GIF/1K

GIF/1K

穴位:天門(攢竹)

位置:自兩眉中間至前髮際呈一條直線。操作:用兩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髮際,約推30~50次。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精神萎靡,驚風等。

揉太陽

揉太陽(按揉眉梢後太陽穴)100次

GIF/1K

GIF/1K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向前揉為補,向耳後揉為瀉。揉30次。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頭暈

傷風感冒怎麼推?

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風寒感冒: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關節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重推三關穴500次。

GIF/1K

GIF/1K

揉外勞宮100次。

GIF/1K

GIF/1K

穴位:外勞宮(外勞)

位置: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揉50~100次。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腹瀉,腸鳴等。雙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GIF/1K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用食、中指揉二扇門50次,揉時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GIF/1K

穴位:二扇門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兩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驚風,昏厥,身熱無汗。

小兒風熱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見發熱重,微惡風或惡寒,咽痛,口乾,有汗,面赤,鼻塞,流黃涕,咳嗽痰黃,舌邊尖紅,苔薄黃。

1、清肺經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GIF/1K

GIF/1K

GIF/1K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GIF/1K

GIF/1K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上圖。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2、按揉大椎穴1~3分鐘。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與食、中、無名等指作對稱用力,捏擠大椎。按揉約100~300次,捏擠10~15次。

3、以掌橫擦骶尾部,以透熱為度。

4、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豐隆穴各1分鐘,推小橫紋100次,推膻中100次。

GIF/1K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約15~30次。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噁心,嘔吐等。

GIF/1K

穴位:豐隆

位置: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1~3分鐘。

主治:痰多,氣喘,胸悶等。

GIF/1K

穴位:膻中

位置: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6、高熱驚厥者,加清肺經300次,清心經300次,推湧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GIF/1K

GIF/1K

穴位:心經(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補心經: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清心經:指尖向指根直推,見下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GIF/1K

GIF/1K

穴位:湧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與2/3交界處。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稱推湧泉。見右圖,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稱揉湧泉,見左圖。揉30~50次。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

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門100次,摩中脘3分鐘,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

GIF/1K

穴位:板門

位置:手掌大魚際部。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魚際中點按揉,約揉200~400次。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積滯,阻瀉,腹脹等。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操作: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約5~10分鐘。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GIF/1K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約1~3分鐘。主治: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泄瀉,便秘,四肢無力等。隨證加減如流鼻涕、咽痛等癥狀重者,常用手法加

點揉風池穴1分鐘。

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GIF/1K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兩指之間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點邊緣處。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對稱拿之。約拿3~5次,揉100~300次。主治:風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多揉太陽穴。

GIF/1K

GIF/1K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向前揉為補,向耳後揉為瀉。揉30次。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頭暈。如高熱者,常用手法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經300次。直推脊柱5~10次。

GIF/1K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線。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稱推脊柱,約推100~300次。主治:脫肛,便秘,泄瀉等。搓擦湧泉300次。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補脾經100次,推三關100次。

GIF/1K

GIF/1K

GIF/1K

穴位:脾經(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面。操作:補脾經:使患兒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兒拇指橈側緣向掌根直推,見中圖。清脾經: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見下圖。約推100~300次。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四肢無力等。

GIF/1K

GIF/1K

穴位:三關

位置:在前臂橈側,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條直線。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約推100~300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鐘。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操作: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約5~10分鐘。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咳嗽初期手法

一般孩子在感冒初期咳嗽時,建議媽媽給孩子捏脊,配合分推肩胛骨,按揉肺俞。

分推肩胛骨和按揉肺俞穴可以交叉進行。對於捏脊很配合的寶寶,還可以採用橫向捏肺俞的方法操作20遍。

健脾化痰手法

寶寶咳嗽時如果有痰出現,這說明寶寶除了肺系統失調外,脾胃也出現了問題。

在中醫的觀點中,脾虛則生濕,濕氣轉化為痰,所以脾為生痰之器,而肺為儲痰之器。一旦咳嗽帶痰,在治療上除了要繼續宣肺止咳外,還要用到很多健脾化痰的手法:

這套手法的重點穴位有手上的穴位和全身的配穴,這些穴位都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尤其揉掌小橫紋配運內八卦對於治療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引發的痰咳功效明顯,特別針對6歲以內的孩子,大家可以試一下。大一點的孩子在按摩的時間上要翻倍,這樣效果才明顯。

鞏固手法

當寶寶咳嗽快好了,痰也不多了,按摩手法的重點就要有所改變了。這時推薦大家使用治療內傷久咳的手法作為鞏固期間的主要治療手法。

小兒咳嗽,初期在肺,中期在脾,後期在腎。有咳無痰四橫紋,痰多喘重小橫紋,熱痰取六腑,虛痰取二馬。

中醫小驗方:大蒜15克,白糖30克,大蒜搗爛加糖,開水一杯,浸泡5小時,每日一劑,三次分服,連服4-5天。

注意:推拿治療效果雖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眼看開學快一個月了,新入學的孩子們開始慢慢暴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幼兒園和剛上一年級的娃們——上課坐不住,精力不集中,衝動任性不服管,調皮搗蛋……各種不佳表現讓家長們有點撓頭。儘管對於相當一批孩子來說,這些表現主要是因為孩子天性使然,他們需要逐漸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模式,但不能否認的是,還有一部分孩子是因為多動。孩子出現多動情況怎麼辦?這是個問題。

西醫說:

多動症或多與遺傳有關

基於前些年的科普工作,很多人對於多動症並不陌生。多動症屬於一種心理與行為障礙性疾病,有這個問題的孩子通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衝動任性、情緒不穩、自控力差等行為,還有的伴有學習障礙,但是他們的智力卻正常或基本正常。

儘管多動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楚,但主流觀點認為大約70%是由遺傳決定的。除此之外,多巴胺等神經化學遞質的失衡、大腦額葉發育異常、在子宮內或出生時缺氧、病毒感染、藥物濫用、父母性格不良或關係不和、教養方式不當、缺鐵缺鋅高鉛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多動症。

目前,多動症並不能藉助於什麼專門的檢測儀器來判斷,而是主要依據醫生的臨床經驗和專業的系統評估來下結論。至於治療,則採取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比如在醫生指導下讓孩子學會用新的有效的行為方式來替代過去不良的行為方式,或者服用托莫西汀、哌甲酯等藥物。

中醫說:

心肝偏旺導致神魂失守

青大附院小兒推拿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張銳醫生(上圖)告訴記者,中醫向來主張將人體看做一個整體,而人的生命則是動靜相結合的統一,動屬於陽,靜屬於陰,當陰陽失衡的時候,動靜也會隨之出現不和諧的情況,所謂「動太多而難寧靜,則提示陽有餘而陰不足。不當動而動,為無序之動,提示心神不寧,神魂失守。動不協調,則說明指揮不靈,程序錯亂。 」

張銳醫生介紹說,雖然在中醫理論中沒有多動症這個疾病名稱,但是翻開古代中醫典籍,還是可以見到關於多動症行為及其原因的分析等內容,而且並非寥寥幾筆。比如《脈訣》就提到:熱則生風多動是也。 《幼科鐵鏡》則記載:驚生於心,痰生於脾,風生於肝,熱出於肺,此一定之理也。熱盛生風,風盛生痰,痰盛生驚,此賊邪逆克必至之勢。 《馮氏錦囊秘錄》曰:風非火不動,火非風不發,風火相搏,而成驚風。《金匱翼·顫振》則稱:顫震,手足動搖,不能自主,乃肝之病,風之象,而脾受之也。

所以,傳統中醫將多動症歸於心肝偏旺,神魂失守。其中,因於心者,心屬火,火性升散。各種外感內傷致高熱、神昏、抽搐,氣營兩燔,均可熱極生風。急驚之後,餘毒未清,心神受損,常遺多動。心主神明,心為神舍,神出於心則思維與活動,神舍於心則安寧與睡眠;心神有節,出入正常,自無多動;心旺神搖,難以自控而多動。因於肝者,肝屬木,性條達,如性情壓抑、所求不遂,肝氣不舒、陽亢化風,營血暗耗等均可致肝旺血虛生風而多動。心屬火,肝主風木,木火相助,風火相煽,使多動症反覆發生,難以控制。

怎麼辦:

綜合治療可以堅持推拿

中醫認為多動的癥結在於心肝偏旺,在調理時,則採用寧心平肝以安神的小兒推拿方法,來達到制止多動,使之安寧的目的,還要開竅醒神來提高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也要祛風,方能讓孩子鎮靜。心肝偏旺,除部分先天因素外,還常與護理不當有關,「比如孩子發燒之後,不少家長認為,癥狀消失了,就是好了。但忽略了因病導致的內熱積在體內,如果不注意調理,就可能造成心肝偏旺。 」

治療多動症,小兒推拿常用到的穴位不少,大家耳熟能詳的有湧泉穴、太沖穴等。湧泉穴能鎮靜安神,引火歸元,定心志;掐太沖穴則能疏解肝氣。另外,鎮靜安神的推拿手法,大家來學一下 :1.揉小天心,按揉3—5分鐘。 2.分陰陽,揉2分鐘。 3.補腎經,按揉5分鐘。 4.揉二馬,2—3分鐘。 5.大清天河水,推1分鐘。6.掐五指節,3—7下。7.掐老龍,3—7下。如果覺得孩子平時容易躁動不安,夜晚不能安睡,都可以試試這些穴位。

雖然目前從臨床來看,推拿治療多動症確有療效,能明顯改善癥狀,甚至徹底治癒,但是治療時間是比較長的。通常,還是提倡綜合治療,小兒推拿加上藥物、心理、行為、運動療法等,多管齊下,效果會相對更好。

服務內容

母嬰護理

家庭早教

育嬰師

家政服務員

鐘點工

護工

育兒諮詢指導

地址

南陽市獨山大道光武路交口向西300米路南

培訓基地:南陽市光武東路40號

諮詢服務

176 3872 8338:133 3365 706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粒家庭育兒 的精彩文章:

孩紙的批評與教育

TAG:米粒家庭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