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醫院走廊里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拒絕打針,他的父親,一個人高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父親看來也是用了力,幾次想抓住小男孩子,最後都被掙脫。那個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來形容,小小身軀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凄厲的哭喊聲讓人感到震驚,整條走廊都被驚動了。

一個人的情緒如果沒走到極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嗎?可以想像小男孩的恐懼到了什麼程度,也可以想像打針這件「小事」給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心理折磨。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懼怕的事,家長的職責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說打針這件事,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對打針,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還可以遷移到其它事情上。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認為這很簡單,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了。家長應教育孩子儘可能平靜地接受,並培養他們忍耐痛苦的勇氣。

我記得圓圓第一次因生病打針是在一歲八個月,剛剛懂點事,會說一些話。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帶她到門診看,大夫給開了針劑。取上藥後,我告訴她要帶她去打針。她可能對幾個月前打預防接種針還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預防接種針時還不太會說話,懵懵懂懂中屁股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幾聲,針頭一拔出去,我趕快說「咦,你看這個杯子上還有個小貓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貓咪吸引了,就忘記屁股被扎這回事。現在我說要打針,可能喚起她的那個印象了,我抱著她走到處置室門口時,她突然說:「我不打針。」

我停下來對她說:「寶寶現在生病了,咳嗽,還發燒。你覺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圓圓說不舒服。「那寶寶想不想讓病趕快好了?」圓圓回答「想」。

她又咳嗽,小臉蛋燒得紅紅的。我親親她的臉蛋說:「大夫開的葯就能讓小圓圓的病好了,能讓寶寶變得舒服。要是不打針,病就總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實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確地把理由陳述給孩子,孩子是會聽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讓病趕快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主書舍 的精彩文章:

TAG:君主書舍 |